梁莉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部門也在進行著改革,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語文學科在小學階段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這對其他學科以及學生以后的發展都有著重大影響,因此,要最大化發揮出語文課堂上的高效率。目前階段,小組合作模式成為了課堂上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文中,主要闡述了小組合作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小組合作;方法策略
引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小學階段的語文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是根本,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小組合作模式是目前階段比較有效的策略,要最大化發揮出這一模式的優勢,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讓學生更好的遵循社會的發展趨勢。
一、小學階段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的現狀
小組合作模式在我國的教育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不能最大化發揮出小組模式的優勢,老師要注意到這個問題,并展開深入的思考。
1.小組合作模式的開展中,有些要探索的問題是毫無意義的
在課堂上展開合作模式,純粹是走個形式,課堂上的問題,都是在小組合作中解決的,無論問題的適合與否,都采用小組討論模式,比如有的問題沒有拓展思維的性質,不用多加思考就可以得出結論,可是老師依舊讓學生展開談論,這就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1]。
2.學生們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
在課堂上老師拋出問題之后,并沒有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而是讓學生立馬進入到小組中開始討論,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于學困生,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進入到思考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的思維是很難得到提升的,在小組討論中也是要一定的時間的,但是老師給學生們討論的時間也不夠,有時學生們還沒有得出結果,老師就終止了這一活動,這也很難激發出小組合作的優勢。
3.小組內部的分工不明確
在小組內部,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但是他們沒有展開明確的分工,因此學生們的積極性也無法提升,一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他們處在被動的狀態下,不管是在發言上還是在思考上都比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要慢一些,這就出現了在小組內部錯亂無章的局面。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上展開小組合作模式的相關策略
1.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合理展開分組模式
在小學階段,因為基礎知識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等方面,造成了學生在班級中的差異性,學生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模式。在這一模式開展之前,老師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清楚學生的優缺點,以此來保障在小組合作模式的高效開展。在小組模式中,老師要最大化發揮出引導者的作用,保障課堂的高效性。所以在小組模式的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合理的分小組,爭取做到讓小組內的學生互幫互助,又有一定的競爭性,這也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的細致,提升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2.預習階段融入小組合作模式
預習階段也就是課堂上展開正式教學之前的階段,預習大多是學生自主展開的學習模式。但是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很差,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最終而放棄對課程的預習。不要小看預習的功效,預習可以讓學生更加科學的分配自己的時間,知道哪些知識是重點,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就會在這一內容上多一些精力,這也凸顯了語文教學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預習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監督、互相約束,以此來保障預習的效果。比如說在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設置出相應的預習任務,也就是對這一課的生字進行讀寫,閱讀課文,了解一下威尼斯的小艇,并且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分析,找出課文中描寫威尼斯的小艇的句子。最后,把這一堂課中的表現最好的學生和表現最差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讓學生在合作下展開預習。小組內部,學生們可以統一預習的時間、步驟等,整個流程都由組長來帶領,以此讓學生有高質量的預習[2]。
3.復習階段引進小組合作模式
課后的復習也就是老師在講課完畢之后,展開的反思,根據自身在學習上的不足,展開的復習。小學生在專業素養、學習認知、表達能力上都不相同,因此,他們的語文學習效果也是不一樣的,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可以在復習階段開展小組合作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講出自己的收獲,分享自己的學習方式等,以此來達到互相啟發,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目的。比如說在講解“松鼠”這一節內容時,老師要為學生講解有關說明文的相關知識,結合課文,來展開說明文的講解,體會文章中的語言特征。在語文課堂結束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模式,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收獲到的知識,以及不足的地方,讓學生分享出自己的學習計劃以及復習步驟。比如說班級中有一名學生對這篇課文還不是很理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這名學生闡述了自己在學習中的困惑,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組員,其他學生在聽到后,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大化幫助學生解決了這一困難。
總結語
以上就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模式的運用策略。首先老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分析,保障在分組上做到合理、公平,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預習階段引進小組合作模式,因為預習是需要學生自主進行的,但是小學生的自制力是非常差的,因此可以在小組內展開,做到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這也最大化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復習階段使用分小組模式,鼓勵學生大膽的分享出自己的收獲與不足,學生們互相啟發、互相幫助,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余淑貞.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06):145-146.
[2]李冬菊.基于“愛種子”模式下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