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楠
摘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領域對美術、音樂等科目的重視程度陸續提升,以期培育學習者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美術流派眾多,因此,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大勢之所趨,是拓寬學習者視野、拓展其知識儲備、開闊其眼界、提高其藝術修養的關鍵途徑,進而滿足新課改的教育訴求。本文將以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為例,深度探究融合高中美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對策,從而為教育者提供些許理論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美術;教學探究
引言:
美術作品無不彰顯社會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其筆畫勾勒和色彩應用無不彰顯畫家智慧。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智慧之結晶,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高中美術教材本身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教師以此為切入點,創新教學方式,拓寬教學素材,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助力學生深刻認知傳統文化、提高其民族自豪感、藝術欣賞水平和核心素養,從而在文化的熏陶下,助力學習者塑造端正的價值觀,引領其傳承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的弘揚。
一、深度探究高中美術課堂活動融入傳統文化的價值
究其根本,高中美術課堂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關鍵平臺。同時,傳統文化中華美術作品傳承的保障。基于此,高中美術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能夠推動美術教育的長久發展,彰顯美術教育的優勢,助力學生獲得獨特的學習經歷,提高其文化素養,助力其全面成長;可以助力學生深度認識傳統文化,明晰傳統文化與美術的聯系,從而推動美術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可以幫助學習者掌握教材內容之外的傳統文化知識,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助力學習者樹立端正的人生價值觀,培育其愛國情懷,引導其積極主動弘揚傳統文化。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與高中美術教育的融合勢在必行,從而高效滿足時代發展訴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的時光,其中的精神內涵和智慧財富已得到世界人民的廣泛認可[1]。但現代化社會,由于快餐文化盛行、外來文化涌入等原因,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傳統文化傳承面臨巨大挑戰。而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的融合,既能夠提升美術教學質量,提高學習者文化素養,也可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二、深度探究高中美術課堂活動融入傳統文化的方法
(一)深挖教材,豐富教學內容
在高中美術課堂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豐富教材素材,提高其吸引力,調動學習者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必須深度挖掘教材,拓寬教學素材,美術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風景畫、山水畫、工藝品、國家傳統繪畫技術和社會發展歷程等傳統文化常識,教師應以此為切入點,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學習體驗。比如,以《禮儀與教化》為例,教師可借助互聯網設備,收集各種青銅器、蓮鶴方壺、司母戊方鼎等禮器的圖片,可選擇不同區域的喪葬禮儀視頻,古代畫像石、瓦當等雕刻藝術的圖片,惠山泥人、宜興茶壺、錫劇服飾等當地傳統美術文化,與禮儀、教化相關的音樂、視頻等制作課件[2]。
(二)探究內涵,領略藝術真諦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藝術形式多姿多彩。因此,教師準備課堂教學內容,必須高度重視傳統美術文化的多樣性特征,并循序創新教學形式,從而彰顯傳統文化,助力學習者掌握豐富的傳統文化常識。此外,在課堂活動中,教師應以豐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吸收傳統文化之精髓,引發學生參與美術課堂活動的熱情,從而引領學習者深度探究美術作品文化內涵,培育學習者的欣賞能力,提高其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從而塑造端正的人生價值觀,樹立傳承文化的理念,進而達到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的目的。以“追尋美術家的視線——美術家表現世界的獨特方式”一課為例,教師可以以《月華圖》、《梅花圖》、《花果冊》、《金農漆書》、《高士圖》、《竹石圖》等中華傳統名畫為例,結合多媒體設備,以鄭板橋的繪畫經歷、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等傳統文化為參考,引領學生深度探究畫作的色彩、構圖、筆觸等,探尋畫家觀察世界的視角,探尋畫作中蘊含的文化內涵、繪畫背景,探索畫作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領路藝術真諦,從而鍛煉學習者的探究能力、審美水平、創新能力,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三)融合文化,彰顯藝術特色
伴隨著全球化進程,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學生普遍具有獨特的審美能力,對傳統文化的認可普遍較低,進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造成一定阻礙。因此,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借助傳統文化,熏染學習者的審美觀念,影響其價值觀,引導其正確看待傳統文化,領略傳統文化的藝術特色,進而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在《我們怎樣鑒賞美術作品》的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北京奧運會的火炬圖案為例,引導同學以此為參考,探尋兼具現代與傳統藝術美感的圖案,并探究其創作思路。比如,“火炬”出自“祥云”圖案,是代表華夏文化的符號之一,且極具獨特魅力。
三、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高中美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可以拓展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式,助力文化傳承。同時,教師應在挖掘文化素材、組織活動、探究內涵、融合教材的過程中,為學習者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引導其自主探究優秀傳統文化,鍛煉其創新能力、欣賞水平、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以期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實現預期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1]梁海艷.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與利用[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9, 000(003):20-20.
[2][1]劉江. 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新一代:理論版, 2019, 000(013):P.2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