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0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基于產業學院平臺的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SJGY20200523);2021年度黑龍江財經學院民辦教育專項研究課題《民辦大學產業學院發展與產教融合實踐研究》項目編(MBJY202106)。
摘要:為了能夠推進產教融合的深度,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新型的發展理念,需要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完善,利用優質人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因此需要重點針對民辦高校的教育體系進行改革,才能夠提升教育活動質量。產業學院作為促進企業、區域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通過產教融合能夠為人才培養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產業學院能夠利用學校和企業的優勢,構建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民辦高校發展、人才創新發展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對民辦高校產教融合下產業學院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分析,以期可以為產業學院建設提供有效參考意見。
關鍵詞:民辦高校;產教融合;產業學院;人才培養
產業學院是指民辦高校結合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專業設置,通過專業人才培養為產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持,促使產業以及教育行業能夠形成互相促進的辦學形式,構造人才培養、科研活動以及產業服務一體的辦學體系。當前我國已經針對產教融合的深化提出了政策要求,并提出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了較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人才供給和人才需求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要推進產教融合進程,對校園和企業的合作形式進行改進,才能夠加快產業結構轉型速度,讓教育活動和產業發展進行緊密聯合,滿足產業發展過程中對于優質人才的需求。
一、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打造“三棲”教師隊伍
在產業學院發展過程中學校教師是重要的主體角色,針對這一類教師應當對其實施培訓活動,由學校以及企業進行聯合培訓,利用多樣化的培訓形式構建“三棲”教師。“三棲”教師不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能夠針對學生實施管理,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可以為人才培養以及產業學院建設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支持。學校應當派遣校內的青年骨干教師進入到產業學院管理活動中,青年骨干教師綜合素質較強,具有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識,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可以為產業學院發展提供動力[1]。學校和企業之間還應當建立互相聘請和互相溝通的模式,由學校教師以及企業專業人才共同針對企業實施項目開發,吸引企業專業人才進入到教師隊伍中,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二、加強教學資源共享,形成“三層”課程模式
(一)共享教育資源,成立教學資源系統
學校和企業應當分享優質教育資源,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在線課程體系,對學生以及企業進行共享。教學資源系統中包括不同類型的內容,例如課標資源、教案資源、課件資源、企業工作實例、實踐項目、試題等。通過資源共享能夠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為企業項目實施提供理論支持。學校和企業應當定期對教育資源系統實時更新和維護,確保能夠將最新的教育資源上傳到系統中,滿足教學活動以及企業技術創新的資源需求。
(二)完善“三層”課程模式
產業學院的各個專業群存在專業共性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可以設計三層課程體系,將課程體系劃分為底層、中層以及高層,分別設置平臺課程、專業課程以及互選課程。平臺課程主要包括各個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課程為以專業為核心所形成的主要課程內容,專業性較強,高層課程屬于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課外拓展的課程類型,能夠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企業專業人才和學校骨干教師應當成立指導委員會,針對產業學院實施教學計劃的改進,及時對課程體系實施優化處理。
(三)重點推廣和使用數字化教育資源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教育資源在教育活動中使用比例不斷增加[2]。產業學院應當針對這一類資源構建教學機制,開發互聯網教學平臺,豐富在線課程內容,形成移動化的專業教學模式,打破教學活動在時間以及空間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通過線上教學平臺能夠及時向學生推送教學資源,改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和及時評價,創新教學活動形式。
三、完善校企治理體系,減少產業學院建設成本
為了能夠提高產業融合的速度,可以構建校企合作治理的模式,能夠控制產業學院在運營以及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投入。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需要給予產業學院相應的權利,構建院長負責的管理制度,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決策以及治理活動,互相評價和聘請師資隊伍。產業學院在設置課程體系時需要分析產業以及企業具體發展需求,促使校園和企業之間的聯系能夠變得更加緊密,形成新型的產業學院治理模式[3]。
結束語:
當前我國對教育行業的發展極其重視,民辦高校作為教育行業培養高素質人才重要主體,必須要加快產教融合速度,推進教育體系現代化發展進程,才能夠為社會各個行業輸送優質人才。當前產業學院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能夠為產教融合進程的推進提供重要助力,在這種背景下需要針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完善和創新,可以為學生提供高質量教學課堂。在人才培養體系改進的過程中,應當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打造“三棲”教師隊伍,分享優質教育資源,成立教學資源系統,完善“三層”課程模式,重點推廣和使用數字化教育資源,完善校企治理體系,減少產業學院建設成本,強化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劍書,喬建芬,趙凌俊,等.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以山西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安泰產業學院為例[J].輕工科技,2021,37(09):177-178.
[2]馬維旻.產業學院建設的理念與路徑——基于格力明珠產業學院的實踐探索[J].終身教育研究,2021,32(04):47-52.
[3]曾升科,曹毅,韓春燕.鄉村振興產業學院:制度設計、困境與形成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2):76-80.
黑龍江財經學院?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