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給我們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不僅有效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將信息技術和學科教育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則是主要結合了當前數學自主性的培養現狀,簡要分析其原因,著重闡述了如何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在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自主性;方法策略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隨著時代發展,教學課程發生一定的改變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關鍵期。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良好學習環境,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把握,合理設計,大膽組織,積極引導。
數學課程是培養人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多種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并沒有預想的那么理想,那么在當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利用網絡信息化進行高效的數學教學是當代很多數學教師都面臨的一個問題。筆者先結合現狀分析自主性差的原因,再針對原因結合經驗做出了相應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一)傳統模式殘骸影響,學生興趣低迷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大部分教師在線下課堂或線上課堂都以“滿堂灌”式的教育為主,課堂只是學生被動接受的機械記憶過程,缺少學生自身對學習的求知欲望,從而壓抑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此外,由于以前教育技術的限制以及教師自身的教育思想沒及時更新,“填鴨式”單一的教學方式,常常使得學生喪失興趣,有時候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這種教育方式與學生發展為主的現代教育理念相違背,長遠來看是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的
(二)學生自身無意識去自主學習
由由于小學生此階段身心發展的不完全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小學生自己并不具備自學的意識,只有在老師不斷正確引導之下,才能夠逐漸樹立自學意識。
(三)問題的解決
1、基于時代發展,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教育的步伐也在不斷向前。教育理念在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得到了新的發展。作為學生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引路人,要定時的關注社會教育領域發展的相關動態,及時了解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避免因理念更新不及時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所了解到的新聞動態,定期和學生分享,增強其趣味性。
二、基于網絡發展,教師要學會科學技術輔助法
(一)利用視頻音頻幫助把學生的抽象思維轉化為具象思維
當今世界是一個科技十分發達的世界,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到處都被各種的科技產品所覆蓋。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科技元素也漸漸與教學元素相融合,從而更好的為課堂服務。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學會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創新教學方式,可以利用直觀的圖片,生動的視頻,精美的課件等,大膽創設教學情景,多方位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在解決過程中培養發散性思維。
比如,學生在學習《圓柱和圓錐》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3D動畫,將一個圓柱體和圓錐體清下的展現在多媒體屏幕上,之后利用動畫演示圓柱的整體效果,從而使得學生更加清晰且直觀的感受圓柱體。此外還可以利用動畫拼接,展開等技術將圓柱體分為長方形,兩個圓形,之后再進行整合,這樣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圓柱的內部結構(展示圓錐也可以用此方法),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視覺愉悅感,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提升學生的自主性。
(二)利用信息化平臺個性化學習并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在科技發展如此快速的今天,各種教育領域的應用程序也逐漸變多,這位教師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為學生的發展帶來了好處。之前很多教師因為各種原因難以因材施教,現在教師便可以利用類似于釘釘,直播等信息化的平臺,提前錄制一些教學視頻,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實現個性化教育目標。
例如,學生在學習《生活與百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好相關的視頻,然后上傳到類似于釘釘的云端平臺,在開始上課前告訴學生可以通過這些觀看視頻進行預習,學生則是利用回放倒退功能實現重復觀看,如果還是很困惑,便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老師再進行解答,學生在此過程中是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個體,教師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和幫助者,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利用網絡信息查詢,人機互動提升學生自主性
網絡是科學技術發展進步的結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網絡技術產品在教育領域的使用也是越來越廣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明確的人物,然后讓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查詢功能,人機互動功能,促進學習自主性的提升。
例如,學生在準備學習《自行車里的數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前利用網絡,讓學生自己嘗試用“自行車里的數學,自行車有什么數學問題”等關鍵詞搜索,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自行車里存在的數學是什么樣的,之后將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在課前進行展示,教師對于此進行鼓勵,以此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的提升,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收集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
(四)基于網絡發展多元化構多元化評價體系
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學生的發展需求發生多元化的變化,評價需求也是學生發展需求的一種。為了避免因為評價引起的類似于嫉妒心的不健康的心理,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向學生收集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學的評價,使得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同時也可以做出針對性的改進,并適時的對改進表示感謝。
學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說“教師教任何功課,教都是為了不教”。在這個開放、多元、的新時代,教育信息技術以其獨特性和先進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夠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性的提升,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付衛國.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祖國:教育版, 2013, 000(011):P.356-356.
[2]佟金玉.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7, 000(0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