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梅
摘要:伴隨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各個階段教師都需投身到課程教學優化和高校課堂構建的工作中,并且需以時代脈搏為導向,以專業趨勢為目標來設置課程和充實內容。其中“核心素養”這一概念被頻繁提及,不僅是高中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目標,也是教育趨向現代化的驅動力,進而得到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認可與青睞。基于此,教師除去教授基礎知識,傳授解題技能之外,還需著重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價值導向,著重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和學科素養。本文以筆者實踐經歷為切入點,立足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簡述數學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在基礎上探尋高效課堂的構建路徑,旨在為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一、培育學生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分析
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現核心素養有效滲透之前應先對素養培育工作進行全面分析與深入研究,探尋其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基本內涵與功能作用,即核心素養所包含的品質與技能是多維度,多角度的,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熟練的實踐技能,還需有完善的認知思維、知識架構,突出的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換言之,教師在課堂講解基礎知識和解題技能之余,需循環漸進地引導學生實現自我革新與塑造,并在一步步完善中實現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除此之外,學生在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與邏輯思路后能夠更加理性客觀和全面深入地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理論問題,使其數學知識遷移運用技能得到切實提升,為他們步入高階學習階段奠基。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路徑
(一)體現學生自己課堂上的主體性
為確保素質培育工作的全面落實,數學教師需先轉變現代教學思維,接納先進教學觀念,摒棄以自我為中心構建的傳統教學模式,需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位置,在尊重學生意愿與趣向的基礎上設置課程環節,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教師還需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自由的空間,使其能夠完成自我消化和知識遷移,能夠吸收課堂知識點與技能點;除此之外,教師還需細致觀摩學生的情感變化,態度轉變以及認知層次,從而結合反饋信息來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為后續調整課程設計提供依據。比如在講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時,教師需先拋出以下探究性問題“請學生生發揮想象,大膽猜測,直線與圓之間是是否有關,若有關則存在哪種關系呢?”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人數相近與實力相當的學習小組,鼓勵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思路分享和答案探究。最后,鼓勵他們派出小組代表上臺表達觀點,或是繪制示意圖。通過調動學生主觀學習意識,能夠彰顯其課堂位置,還能幫助他們將新舊知識有效銜接起來,深化舊知識印象,打開新知識思維,進而切實提升學的數學學習成效。
(二)依托教學工具激發學生驅動力
為取得優化教學成效,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成果,教師需依托最新涌現出的先進技術與觀念來講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得形象,由平面變得立體,由乏味變得風趣以及由靜態變得生動,促進學生的內化與應用。為此,教師需借助多媒體或投影儀來構建圖形結合模式,借此激化學生興趣,激活他們思維。基于該模式下,教師可以發散學生思維邏輯,開拓他們空間聯想技能,借此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成果。例如,教師在講解《相似三角形》這節內容時,教師應先在黑板上繪制出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的三角形。然后向學生展示兩個相似三角形的教具,鼓勵他們發現其中的相同或不同之處,并以同桌為一個小組對其進行實踐測量。在以上導入環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自然地引進“相似三角形”的定義與內涵。通過利用教具來開展探究性課堂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需與動力,并為實現素養培育目標而奠基。
(三)借助信息化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需摒棄傳統教學思維,通過創新教學理念來彌補原有教學弊端。在經濟發展的影響催動下涌現出各種信息技術,影響著日常生活,也給教育領域帶來新的機遇。基于此,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來篩選優質資料,使得校內外資源得到有機整合,進而使得教學內容更為趣味和新穎,凸顯信息技術的功能價值。比如教師在講解《直線與圓的關系》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瀏覽網絡來篩選所需資料和輔助教材,通過剪輯視頻動畫,制作圖文講解ppt課件來豐富教學活動,其中可以向學生播放泰山山頂太陽升出地平線和海邊太陽沒入地平線的視頻,借此給學生提供視聽盛宴,能夠使得端正學習態度,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最終實現素養培育這一教學目標。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初中數學教師應在除去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之外,還應著重鍛煉學生小組協作,獨立思考,邏輯思維以及聯想創新等品質技能,最終實現數學素養的有效培育。
參考文獻:
[1]朱國才.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20(030):95-96.
[2]樓蘭芳.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2020(0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