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雁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部門對幼兒教育問題的重視性越來越高,并且深受社會與教育界的關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發展提出了要求。生活自理能力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求引導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逐步養成自主穿脫衣、整理物品等基本的生活自理力。區域活動是幼兒園組織的一種幼兒自主活動形式,對于幼兒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方面進行了有探究,找到的如何利用區域活動提高幼兒自理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區域活動;學前教育;自理能力
引言:生活自理能力就是指人所具備生活中照顧自己的行為能力。由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年齡較小,身心發展不成熟,生活經驗缺乏,自理能力差,因此自理能力是幼兒發展需求之一,需要進行引導與培養。區域活動符合幼兒發展特點,在活動區域投放各種的教育資源,有意識地組織幼兒參與自理能力相關活動,逐步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
一、幼兒自理能力較弱的原因
首先由于幼兒年齡小,受生理因素影響,自理能力在客觀上存在不足的情況。因此自理能力不能以成長角度來思考。其次,家長過于溺愛,有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長也習慣包辦,導致孩子缺少獨立意識,過于依賴家長,自理能力較弱。再次,還有些家長,缺少自理能力教育意識,缺乏耐心,認為孩子做不好,即使能做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練習過程還會帶來麻煩,還不如自己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積極性與自信心,妨礙了幼兒獨立性與自主能力的發展。
二、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策略
(一)觀察記錄,發現問題
教師在組織區域活動時,教師要細心觀察幼兒的表現與行為,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調速活動設計。當然觀察記錄可以多樣化,可以是文字記錄、視頻觀察等,更好地發現其中的細節問題,針對性的設計區域活動更具有效性。例如:開展“放餐具”區域活動,為了給幼兒營造一個生活化的環境,在投放材料時增加了一些真實的材料,例如:塑料質的餐盤與飯碗,還有一些小食品小蛋糕、黃瓜等,為幼兒營造真實場景,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教師觀察與記錄幼兒的行為表現,一些幼兒在盛飯、裝菜時,拿不穩,很容易掉到外面;還有一些幼兒不注意衛生,用手抓放食物等等。然后教師針對性地利用問題進行引導,“你覺得怎樣做,盤子才能拿穩?怎樣做食物才不會灑到外面?”“小朋友們手干凈嗎?”可以結合手上細菌圖,讓幼兒知道雖然手上看起來沒有什么,但是卻包含很多非常小的細菌。“如果用手抓食物,會將細菌也一起吃到肚子里,我們會怎么樣呢?”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且自主改正,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組織競賽,調動內驅
幼兒階段孩子,一般貪玩好動,在組織區域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性格特點,采用具有競技作用的小游戲,來調動幼兒的內在動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區域活動中,更好地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例如:在組織區域活動時,組織“誰最快穿衣比賽”,可以是衣服、鞋子、襪子等不同內容,幼兒的積極性會被調動,參與度更高,有利于幼兒基本穿衣生活技能的培養。然后鼓勵幼兒進行思考,為什么小明同學褲子穿的最快,自己穿時由于踩到褲腳,耽誤了時間?孩子就會自主的回憶并總結,原來第一名的小朋友是坐著穿的,套好了褲子后再站起來。極具生活特色的穿衣區域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會生活技能,主動地探究穿衣的方法與技巧,有利于自理能力的培養。
(三)融入日常,潛移默化
自理能力培養需要貫穿與一日生活中,打破時間與教學的局限性,將區域活動與一日活動充分結合起來。區域活動與特殊日子結合,例如元宵節、端午節等節日,開展湯團、包粽子,具有特色的生活活動。將區域活動和環境主題結合起來有,保持環境衛生,從小做起,組織整理與裝飾房間活動;開辟菜園與除草活動等;當然在這些區域活動中的,幼兒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需要直面問題并給予糾正的時間與空間。例如:在做湯圓活動時,餡料弄到了外面;揉面時不是水太多了就是太少了;湯團形狀各異,大的大、小的小、有的圓、有的扁。還可以組織幼兒自評與互評活動,不但可以發現問題,還能引導幼兒思考原因,逐漸提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總之,由于日常生活教育豐富多樣,將區域活動與日常教學活動充分結合,可以最大化的發揮區域活動的價值與優勢,不但幫助學生學會生活自理技能,同時引導幼兒形成自理意識,增加動手實踐的積極性。
三、結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需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區域活動環境,滿足幼兒成長發展需要,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自理能力對幼兒未來的生活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組織幼兒參與生活化區域活動,幫助幼兒樹立自主動手意識,逐漸引導幼兒掌握生活技能,提升幼兒自理能力,擺脫過分依賴成年人的不良習慣,對于幼兒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為幼兒以后的生活和成長提供支撐和動力。
參考文獻
[1]陳麗香. 在區域活動中提升幼兒勞動技能的實踐探索[J]. 福建教育,2021(20):38-39.
[2]肖雨. 提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