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課堂提問是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方法,其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探究的熱情,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習到的知識,提升數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但是在具體的實踐環節,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在課堂中提問的,教師必須要注重提問的藝術性,精心的設計才能夠發揮出提問的價值。本文就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原則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提問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原則;提問策略
引言:
在數學教學環節,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其有利于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可以幫助教師發現學生在學習環節存在問題,及時調整。然而問題設計的好壞,會影響整個課堂的成效。如問題設計的好,則可以達到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問題設計不好,就會導致課堂一潭死水。故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問題設計,保證問題設計的質量。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原則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然而,在課堂中如何實施有效提問,是很多教師經常會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應遵循三大原則,(1)圍繞教學內容的原則,即所提出的問題必須要和課堂中所教學的內容一致。(2)遵循學生個性差異的原則,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也存在差異,故在提問時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的問題。(3)要注重提問的趣味性、啟發性原則[1]。如教師在提問問題時,要盡可能的趣味化,這樣學生才愿意主動地進行思考,同時還要保證問題提問的循序漸進性,以達到學生思維能力提升以及啟發學生的目的。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
1.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參與
初中數學具有復雜性、抽象性的特征,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在課堂中提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點撥,才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而在此之前,數學教師必須要學生營造一個較為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敢于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并舉手回答。首先教師在教課時,應面帶微笑,保證和藹可親的態度,對于優等生要肯定,差等生也要鼓勵。其次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從興趣點出發進行提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比如在學習無理數的知識時,一位教師就在課堂中出示了提前準備好的大篩子,并問學生:你們知道篩子有什么作用嗎?學生答:擲數比大小。教師露出微笑的表情說:還可以產生一種叫無理數的新數。頓時學生就產生了興趣,接著教師在黑板上寫下0.每擲一個數,就在0.后面添加,如0.3213445……通過這樣的趣味化問題設計,學生便理解了無理數的概念。
2.創設提問問題的情境,提升學生參與的興趣
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中,強調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的動機,應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就初中生而言,正處于成長期,自我意識以及心理進一步加強,故教師在提問問題時,既要考慮教學的內容,又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狀況,盡可能的激活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思維以及能力。
例如《用字母表示數》這一節課程,需要學生能夠掌握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初步建立符號感,同時能夠采用代數式對規律進行探索。在開展該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具體情境中,展現抽象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對字母的應用意識[2]。首先教師先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請同學們觀察下列式子,并回答能否列出類似的式子,如3+2=2+3、-1+3=3+(-1)等,學生在分析之后了解到像這樣的式子有無數個。那么教師就可以繼續提問,是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這樣的數,通過第一部分就讓學生了解了字母的含義和應用字母的必要性。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圖片,圖片中有很多正方形,第一是由一個小正方形組成,第二個是四個小正方形組成,第三個是由九個小正方形組成……讓學生尋找其中的規律,并運用字母進行表示規律。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先通過具體的數字情境轉變為抽象的字母,逐步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的過程。
3.循序漸進提問問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思維
為了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在提問問題時必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即是從最基礎的問題逐步過渡到深層次的問題,不同的問題可以挑選不同的學生進行回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和能力。
例如圖形的認知這一單元關于《角》的內容,教師就可以提出三個問題,第一請同學們找出生活中的角。第二出示生活中的角,并引導學生觀察角的特征。第三學會使用工具畫出不同的角。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思考,初步認識角。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總結角的概念。第三個問題就是讓學生畫角并表示。
4.合理對學生評價,提升提問質量
提問教學是初中數學課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問是否有效會直接的關乎學生的參與度以及課堂的質量。教師除了要精心地根據內容設計問題之外,還要對學生合理評價,評價應以鼓勵、啟發式為主。比如當學生并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時,教師可以采用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果學生能力較差,學習動力不足時,教師就要不斷的激勵,向這類學生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自信心。
結語:
提問是否有效,直接關乎到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以及教師教學的效率。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都要認真的研讀教學的內容,了解班級學生的特征,不斷創新、探索、總結和反思,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觀性、能動性,落實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唐建.有效提問 成就精彩——初中數學課堂中提問的實踐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4):133-134.
[2]張學文.芻議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開放式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