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課堂提問是初中歷史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需要就如何提高該環節的有效性展開思考。本文就是基于此產生的,筆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分別是在設計問題時結合學生水平、在呈現問題時考慮學生喜好、在留出思考時間時結合問題難度。這樣的話,在課堂提問環節,學生就能有著極高的參與度,進而讓教師的課堂提問具有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提問;歷史教學;初中
思維從疑問開始,因而在學生的歷史學習中離不開疑問。那疑問來自于哪里呢?教師的課堂提問環節就是其中一個來源。問題的質量、呈現方式和所留出的思考時間都會影響到教師課堂提問的效果,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思考效果和學習效果。基于此,初中歷史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他們需要結合以上三點出發進行策略的研究。在研究出策略之后,教師就需要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進行實踐。
一、結合學生水平,進行問題設計
問題質量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很大影響,因而對問題設計環節,教師要有著重視態度。在設計問題時,“學生是問題的回答者”這一點不容忽視,因而教師要結合學生水平去進行問題的設計。如果教師不這樣做的話,他們所設計出來的問題就很難被學生解答出來,因為他們與學生的歷史水平不同。此時的學生就會因為問題過難而對提問環節有著排斥心理,教師課堂提問效率可想而知。
例如:在進行《三國鼎立》這一課內容的教學之前,筆者在備課時就進行了問題的設計。如果筆者此時沒有與學生交流,而是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設計問題。此時筆者就會認為,學生是讀《三國演義》長大的,他們可能十分了解三國的知識。基于此,筆者會直接提出“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這一難度的問題。在具體教學時,筆者就發現了:有很多學生只聽過赤壁之戰這一個詞語,至于戰爭的雙方、起因、經過和結果,學生則不清楚。因而當學生需要思考“曹操失敗的原因”時,他們很容易望而生畏,課堂提問環節一片沉默,學生都低著頭不看筆者。基于此,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二、考慮學生喜好,趣味呈現問題
在進行問題的呈現時,教師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這樣一來,學生的腦海里就會全是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此時問題的呈現方式就是教師需要慎重選擇的,教師要讓其充滿趣味性,他們也因此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喜好。如學生不喜歡平淡的呈現方式,教師就需要摒棄口述或者文字形式的問題呈現方式。當教師所選擇的問題呈現方式吸引了學生后,學生的思考欲望就會變強。
例如:《遠古的傳說》這一課中提到的人物有炎帝、皇帝、堯、舜、禹,內容都是圍繞他們所展開的。基于此,筆者所提出的問題也與之相關,如炎帝做出了哪些成就呢?大禹治水的方法有哪些呢?在選擇問題的呈現形式時,筆者就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因為該節課介紹的是遠古時期,大部分學生的答案中都提高了遠古傳說。基于此,筆者就挑選了學生喜歡的遠古傳說故事,搜集了與其相關的生動視頻。在課堂教學時,筆者就用到了多媒體。當學生看到了視頻之后,他們就會調動起腦海中關于遠古的經驗,進而集中注意力。接下來筆者就會呈現問題,讓學生進行遠古故事的探索,看其是否具有真實性。這樣一來,即便教師沒有督促學生,學生的思考態度都是積極的。
三、結合問題難度,留出思考時間
當初中歷史教師提出某一問題之后,該問題存在的使命就是引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思考。此時如果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恰當的思考時間,問題的使命就無法完成,課堂提問環節也因此失去了效果。基于此,教師要結合問題難度為學生留出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發揮作用。相比較于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學生對于自己思考所得到的知識印象會更深刻。此時課堂提問環節就發揮了它的功能,也因此具有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秦末農民大起義》這一課內容的教學時,筆者首先向學生呈現了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人物的肖像,讓學生去將肖像與人物配對,并且說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筆者這一行為會使得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然后筆者就進行了提問,具體問題如下所示:1、秦的暴政都有哪些?2、大澤鄉起義時間、發起人和結果都是什么?3、大澤鄉起義的歷史意義?4、陳勝、吳廣身上有著怎樣的品質呢?在這四個問題中,前兩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在課本中找到答案;后兩個問題比較復雜,學生需要進行一定的思考。基于此,在提出前兩個問題之后,筆者會給學生留出3分鐘的時間;在提出后兩個問題之后,筆者就會給學生留出5分鐘的時間。這樣的話,學生就能讓自己的思考過程變得完成,進而獲得不錯的思考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促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因為歷史知識是教不完的,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能力的獲取,進而幫助學生獨立飛翔在歷史的天空中去。課堂提問環節能夠達到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效果,教師要對其有著重視的態度。光有態度還不夠,教師要付諸實際行動,進而讓課堂提問環節有著順利的開始、精彩的過程和圓滿的結束。
參考文獻:
[1]柴月梅.論初中歷史課堂提問的藝術[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S2):155.
[2]薛會新.初中歷史課堂的提問方法探究[J].中華少年,2019(0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