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斯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大家愈發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特別是美術、音樂等藝術學科,更是要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因此,本文將從核心素養視角下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創造力;培養策略
一、多讓學生表達意見,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單一的讓學生按照某張圖,某副畫臨摹,這樣對學生的思維就會起到束縛作用,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應該在基礎畫法的的奠基下,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創作繪畫中,自由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帶有個人風味,個人情感,個人性格的作品。
比如一個畫家,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呈現的形象就不一樣。在一張圖片中,有動物,有花草,有樹木還有學生。那每個學生去畫的時候他所站的立場就已經決定的這個畫面要詮釋的意義。有的學生可能是以畫中學生的角度去觀察的,那在畫中,學生就是主人翁。給人的感受就是這個學生在一個有動物,有花草樹木的環境中享受快樂。有的學生可能是以動物的角度去觀察的,那畫中的主人翁就是動物了,那他的角度就更為新奇,刻畫也就會更為深入生動。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創造力潛能,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由散發想象力。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我們愛大象》一課時,我們教學課程中表現的主題是大象,我還是像往常一樣把大象的基本外貌特征,習性,及它相關的講解清楚之后,讓他們加入自己的主觀認知,去創作一幅以"大象”為主題的畫。有的學生畫的和書本上特別像,有的用色特別巧妙,使人感到大象十分逼真。然而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學生,他的畫作卻引起了我的注意,以致于幾年的時間,我還是能記得那幅畫。那幅畫是一幅主色調為灰色的畫,大象身上是深灰到淺灰的漸變,有粗糙紋理的皮膚,大象甩著鼻子噴著水,一切都非常生動。但最為打動我的是他那幅畫”突兀”的灰色太陽。對的,就是灰色太陽。這個學生是一個內向的小孩,當我走到他身邊,問他"為什么你的太陽是灰色時",他以為我要批評他,他有點急了,不知所措。然后我說明原因后,他和我說,"大象一身都是灰色的,也許它所看到所有東西都是灰色的,那它看到的太陽也是灰色的。"這個學生說完,我立即表揚了它,并且鼓勵學生自由的去創作,不受教材的影響,不受那些約定俗成的影響,也不受他人的影響。而是尊重自己的內心,去把內心的想法表現出來。灰太陽同學說完,我知道,在這幅畫當中它的視覺變了,不在是一個畫畫的人,而是把自己當成了大象。也許大象看到的物體都是灰色,或許也不是,但對于小學生的繪畫中,誰又會去計較那么多呢。反而這種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正是我們需要的,或者說要大力提倡才對。
此外,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活動中,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欣賞他人作品,立身實際,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大膽地表現出來,在作品評價的時候也可以對他人的作品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那將非常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融入生活,培養學生創造力
藝術就是生活的濃縮與提煉,它會把一些生活中的東西展現的更純粹,更極致。在我國齊白石畫的蝦栩栩如生,唯妙唯俏,是蝦激發了他的創造力。徐悲鴻畫的馬張弛有度,神采飛揚,是馬給了他靈感。在西方有對色彩敏感的莫奈,是剛剛冉冉升起的太陽,睡蓮激發了他的創造力。畫面極具張力的梵高,是向日葵,自己的生活經歷,讓他創造出一幅幅巨作。當然也有對光喜愛有加的倫勃朗,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但也只有他把光給他的感受完美的展現了在畫中。從此可以看出,畫家的創造力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生活中的素材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欲望,從而使他們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家鄉的小吃》一課時,在課前我就布置下了任務,讓學生將自己覺得美味的家鄉小吃以照片的形式保存下來,下節課,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分享,大家都躍躍欲試,課堂效果很好 大家的畫作也都多彩多樣。
三、利用多種課堂形式和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組織美術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是干巴巴的說教者,學生美術教育活動應該是充滿生機與趣味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一起來完成的。無論是單一的教師的講授,還是放任學生自主創作都會使美術教育活動無法進行,會使學生失去對藝術的興趣。一堂生動有趣的美術課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必要手段。就此而言,教師應該在組織美術教育活動的時候適當地采用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授課方式的創新將同樣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家鄉的老房子》一課時,我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了很多有趣的圖片和視頻展示不同家鄉風格的房子,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和歸納出房子的差異。通過這個各種活動,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個性化的繪畫。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美術越來越收到重視,因此,我們必須更新美術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使美術教育真正發揮其作用,即培養學生的創作力。使學生能夠感受變換無窮的藝術世界,使其內心的情感創造性的得到表達,并由此逐步實現完美人格的創建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春陽.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建設研究[J].美術文獻,2017,(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