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進章
摘要:在課改的情況下,道德與法治也是新課標內容之一,讓學生正確的了解道德與法治內容是需要具有培養獨立自主能力策略方法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構建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滿足新時代培養學生的標準。道德與法治的觀點將在這篇文章中呈現,在教學過程中多運用創新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教育;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
時代的步伐一直在不斷的前進,社會對于當下所需要的人才標準要求越來越高。當學生進入企業公司,那么里面需要正確的三觀以及較高的道德素養。由此看來,在新時代中老師教學的方式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教學基礎上,而是要使用創新的手段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老師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與活動進行融合,進而實現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改革,促使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創新環境。若老師能夠了解到學生已有知識體系,利用所了解的內容進行策劃教學,符合學生平常所接觸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所提升,進而順應時代的標準掌握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道德品格。再步入社會之前可以起到過渡的作用,讓學生能夠了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祖國增添一份光彩肩負自己的責任。所以我分析如何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創新,下面是我做出的探討內容:
一、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現今,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僅是在小學進行教學,從我們踏進校園的那一刻,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必修課,對于踏入校園的孩子們需要了解更多的社會知識,才會更好的發展自身。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傳統教育深入人心,學習成績成為學生與教師的重點關注內容,道德與法治的內容關注就不是很全面。學生處于懵懵懂懂的階段,對身邊的事物好奇心很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創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目前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夠,在道德與法治方面較為薄弱,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學生認知社會,更好的完善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體系。
在進行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進行游戲,讓學生感覺到不是純碎的學習課本知識,而是通過實踐活動來提升個人素養。教師要清楚的知道要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在設計游戲活動策略的時候創新活動內容,吸引學生的興趣。這門課程教學的內容要進行具體化不能過于抽象,脫離日常生活,會導致學生產生疲憊感并且理解不到位,在學習方面產生了障礙。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并不理想。
二、善于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結合
1. 整合學科主題。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和法治意識,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門課需要融入生活,不會缺少與其他課程的聯系,這種聯系貫穿始終。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是否能清晰地感知教學內容,合理規劃提高學生的相關素養。同時,教師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構建主體教學和構建“大教育”的理念,教育改革和教學與新時代相聯系。
2.教育改革,聯系新時代進行教學。道德法治貫穿于每個學習階段。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不同的認識,但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學習這門課程。因此,教師應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突破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創造一堂高質量的課。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先熟悉合作學習的方法,開展學生之間的合作游戲,讓學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首先,教師將游戲規則清晰的告知學生,要求學生三人為一組,并且手拉手排好隊,嘴里放置容器,傳遞水,最多的一組則勝利。老師要強調遵守游戲規則,不能犯規,最后通過所在時間類最后一名所倒在桌面上盛水的裝置含水量的多少來評選獲勝者。然后活動結束后,教師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交流,將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感受分享他人,同時邀請獲勝者發言,談談內心的感受。也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這次游戲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下一次合作時更好的發揮。最后教師可以鼓勵未獲獎的學生再次比賽,找到勝利的競爭的感覺,糾正上一次出現的錯誤。提升自信心。這樣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有差異,體驗教學模式更好的展現出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實踐活動獲取經驗,了解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在合作時學生應該了解到互相互助、齊心協力、遵守規則等,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教學質量就會增加。
3.向學生拋出問題教學模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道德和法治的內容,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老師在課堂上多向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例如:“你認為什么是道德品質?“我們不能做什么?”“如果我們做了違法的事情會受到怎樣的懲罰”,引導學生思考,答案不是唯一的,這有助于學生擴展他們的答案,使學生具有競爭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伴隨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寫出教材的內容,告訴學生標準答案,讓學生意識到行為的重要性和法治的權威。
綜上所述,在教師進行授課時要在學生的經驗基礎上進行授課,通過了解到的內容更好的做出規劃課堂,讓學生體會到優質課堂。教師不僅僅要傳授課本知識,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才會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成長以及分享,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將態度等情感問題融合進行教學,促使在課堂上師生之間關系融合,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郭書軍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J]中國期刊網,2019.11.4,第3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