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蓉
摘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理念對教師提出的嶄新教育目標,只有做好這一教學工作,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角,使其體驗知識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由此助力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目標,以此使教學不再僅僅局限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是推動學生學習素養的發展,為其成為新時代需要的學習型人才打下重要基礎。在高中化學課程中,教師為了切實響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號召,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征切實做好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工作,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為學生能力的提高創造良好平臺。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高中化學;培養策略
建立自主學習課堂是素質教育理念帶動的教學改革活動中教師重要的改革方向,其根本目的是強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實現被動學習模式向主動學習模式的轉變,由此使學生實現深度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素養的切實提高。在高中化學課程中為了響應素質教育改革的號召,真正為學生打造自主課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制定具體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指導課堂教學環節的優化,以此使學生真正在獨立模式下完成學習活動,體驗知識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最終真正將學生打造成學習型人才,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活動打下重要基礎。因此,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化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具體的闡述,為教師自主課堂的構建打下理論基礎。
一、引導趣味體驗,提供自主學習動力
構建自主學習課堂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此教師應始終在教學環節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主才能真正使其融入自主課堂之中,完成自主課堂構建的主體建設工作。為此,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首先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活動參與的主觀動力,使其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自主學習環節之中,從而實現自主課堂的建設目標。基于此,教師應首先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需求打造興趣課堂,引導學生建立趣味體驗,實現正向情感生成。
例如在《海水中的化學元素》這一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媒體資源構建數字情境優化傳統教學導入機制,為興趣課堂構建打下重要基礎。首先,教師應在課前搜集與海水相關的媒體資源,將圖片與短視頻等生動展示教學主體的資源帶入課堂之中,使其以生動的表現形式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后,教師可以在情境中播放一段展示海水中化學種類與其存在形式的動畫演示資源,將教學內容以動態化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不僅使學生在情境中通過觀看方式建立了具體的認知基礎,更以動畫這一新穎的數字化形式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字情境中學生真正建立了趣味化體驗,形成了對化學學習活動正向的參與情感,使其在后續的自主課堂建設過程中能夠作為主體角色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習環節之中,真正為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打下重要主觀基礎。
二、提供充足資源,打造自主實踐空間
通過開展實驗活動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實驗現象的觀察中對教學內容建立具象的認知,優化學生的化學知識理解。而在自主課堂的構建目標作用下,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實驗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真正獨立完成實驗操作,以此強化其化學探究能力。為了推動學生這一自主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驗資源,打造自主實踐空間使其積累直接的實驗經驗,在自主實踐中切實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優化與提高。
例如在《鋁,金屬材料》這一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充足的實驗材料,使學生真正利用鋁箔、鑷子等材料開展自主實驗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直接體驗鋁這一金屬材料與非金屬反應的性質,深化了其對鋁這一金屬材料性質的理解,還將真正積累起直接的實驗經驗,使其掌握科學的化學實驗方法,促成了學生自主實驗能力的提高。實踐材料的投放能夠真正打造自主實驗空間,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實驗教學模式,以此促使學生實驗經驗的累積,切實推動其自主實驗素養的提高,為其未來的化學自主課堂參與打下重要基礎。
三、構建問題體系,掌握自主探究方法
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自主探究方法同樣也是促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渠道,是學生參與自主課堂完成自主探究活動的重要能力保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以科學的探究方法為基礎構建問題體系,以系統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有序探究,并使學生在對問題的感知過程中逐漸掌握自主探究方法。這將使得學生在未來的知識探究過程中能夠以科學的方法為引導,有序地完成知識的探究活動,切實體驗知識從無到有的建立過程,最終促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切實提高。
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為了實現自主課堂的構建目標,必須首先做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工作,以此為其自主課堂的參與打下重要基礎,真正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推動學生學習素養的發展,為其成為學習型人才提供重要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嚴紅霞.高中化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74-75.
[2]胡景斌.高中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初探[J].東西南北:教育,2020(9):01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