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
【摘要】新課改明確提出,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以確保小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圍繞打牢語言基礎,提高學習能力;借助課堂教學實踐,提高閱讀能力;強調思維發展,提升建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提高觀察能力;挖掘文章主題,提供核心素養等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策略來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策略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需要注重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還可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特點來制訂一套系統、完善的課堂教學內容,以實現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打牢語言基礎,提高學習能力
通常情況下,語言和文字屬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比較關鍵的內容,根據新課改要求,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語言和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以期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打牢他們的語言基礎知識,為他們構建良好的語言結構體系,從而使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實際上,大多數的低年級語文知識主要以漢語拼音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并輔以工具查閱及筆畫的方式,上述兩種方法的有效結合,有效地實現了語言的初步建構。對于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和體驗,并對課文內容進行精讀,從而達到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語文園地五——我的發現》一節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了解意思相近或相同的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還是相近的。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在學生了解和掌握生字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他們嘗試理解“教誨、尋找、伙伴、災難、明亮、柔軟”等詞匯的內涵,這些都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所必要的。然而,語言的學習與應用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要培養學生足夠的耐心,并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來為其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借助課堂教學實踐,提高閱讀能力
語言、思維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它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需要語言教學的輔助,而且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學生思維培養也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課堂教學實踐來對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盡可能為小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水平。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閱讀競賽。首先,教師借助生字卡和多媒體來對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詞進行復習,隨后借助故事情景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使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教師組織部分學生分角色來對全文進行通讀,另外一部分學生邊聽邊進行表演。雖然這樣的課堂教學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無法實現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了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的改善,小學生語文教師需要引入課堂教學實踐,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并在小學生進行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使得詞句連貫,字音準確,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生只有對閱讀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并注重課堂教學實踐,才可以更好地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勢,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強調思維發展,提升建構能力
要想滿足新課改要求,確保核心素養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注重教學展開與思維發展的聯系,從而確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建構能力。通常情況下,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以文章為主要載體進行的,此時,語文思維的發展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文本閱讀的效果。因此,需要對語文思維的拓展和培養給予高度的重視,以確保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進行聯想、理解等思維能力的拓展和培養,借助情境對話、師生互動等課堂教學方式,來有效延續小學生的未知欲望,使其在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提高其經驗與知識的建構能力,為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進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節內容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認識“航、宇”等13個生字,會寫“杯、失”等8個字,會寫“太空、生活”等12個詞語;(2)可以對整篇文章進行正確的朗讀,能說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3)通過對太空生活的了解和掌握,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在對上述內容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預留一段時間讓學生先對全篇進行通讀,并標記出自己不認識的詞匯,然后帶著這些陌生的詞匯來進行課堂學習,以期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從而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使他們在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建構能力。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在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聚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點和新課改要求,并在此基礎上來構建一套系統、完善的課堂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實踐之中,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教學《我是什么》時,教師可以有條理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與環保相關的內容。這樣既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環保習慣和意識。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引入“摘蘋果,(下轉第10版)? ? ? ? ? ? ?(上接第9版)考考你”的課堂游戲。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游戲之中,加深他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以期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當小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在一起,以更好地發揮語文學習的作用,為提升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并達到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
五、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提高觀察能力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使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拓寬教學思路,而且還可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進行教學資源挖掘和利用過程中,還需要與小學生的自身情況相聯系,通過對課程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曹沖稱象》一節內容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小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課文所要表達的精神,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感知來更好地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其次,在對小學語文教學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教學資源的時間和運用,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進行《黃山奇石》一節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周邊的景色進行觀察,然后借助語文知識來對所看到的景色進行描述。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最后,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社會教學資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這一部分資源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形象性。如果教師能夠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分析,并將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可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科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一定的風土人情,來有效拓展小學生的視野,并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為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夠更好地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小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六、挖掘文章主題,提供核心素養
實際上,出現在小學教材課本中的文本,大多是經過精挑細選得到的,它們都能夠反映和傳遞一定的主題思想。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挖掘,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進行《朱德的扁擔》一節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為學生設置一系列的問題來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如,“同學們,通過對該篇文章進行閱讀后,可以體會到朱德是個怎樣的人呢?”該問題的設置,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題,使他們對整篇文章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對文章主體進行挖掘的過程中,還可以使小學生感受偉人以身作則、吃苦在前的形象,初步滲透革命傳統教育。實際上,教材中所包含的主題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而且從不同的層面對其進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收獲。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對文章主體進行有效的挖掘。這樣既能夠有效拓展小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寬度和知識水平,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其能夠使課堂教學富有彈性、靈性和智慧,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可以使小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建構能力、語言應用能力、觀察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巧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2(8):76-77.
[2]卜超.淺析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J].未來英才,2017,5(23):132-133.
[3]劉海.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1(8):64-65.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