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金鳳
摘要:每一個學科的出現都有其背后隱喻的文化,數學學科也不例外,但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并不會將數學教學通向更深層次去引導學生了解數學文化,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來說有著一定的限制,因為數學文化的存在是為了吸引學生自發的研究數學知識點,而缺少了這樣一種文化,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可能會下降,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教學研討
想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滲透數學文化,教師就必須明白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合的意義,首先數學文化可以輕松地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并且學生的數學精神是由數學文化所延伸出來的。其次便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數學文化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對數學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探索,當然教師想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滲透數學文化,教師可以將數學語言與數學文化相結合,一次來培養學生對于數學文化的認知。
一、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的意義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滲透的意義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數學文化是數學的特質化標志,如果學生能夠對數學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會大幅度提高,并且學生在學習完成之后能夠朝著更加有趣的方向進行相應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會再度加強,這就相當于一個良性循環,學生通過自身不斷的探索來提高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興趣,學生的學習會更加輕松,學生的數學精神也會得到培養。
(一)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
小學生的閱歷較淺,他們在做一件事情時會首先考慮這一件事情是否有趣,而數學文化本身和數學知識點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數學文化背后所隱藏的故事是學生所喜歡的,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故事來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相關的探索,而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更多的數學文化,這就相當于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二)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精神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數學也不例外,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只注重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甚至在課下不會對數學知識點進行相應的探索,這直接導致學生沒有較為豐富的數學精神,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相關的知識點時無法靈活的進行運用,現在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數學文化,讓學生通過自發的探索來理解數學精神,也通過這種方式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三)有助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水平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助于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因為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會更加關注較為有趣的知識點,而數學文化的加入可以讓原本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并且學生在了解數學文化之后會主動的探索與數學文化相關的知識點,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會更加透徹,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開拓。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一)數字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想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滲透數學文化教師就必須找到正確的方法,在數字教學之中進行,相關的滲透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因為數字是數學的基礎,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數字相關的知識點時,將數字背后所蘊藏的數學文化傳遞給學生,學生可以有一個更加透徹的了解,并且數字教學本身是較為輕松的,在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宣傳滲透數學文化。
例如,我在輔助學生理解“扇形統計圖”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在教學之中滲透相關的數學文化,因為扇形統計圖在學生生活之中并不經常性的見到,因此學生對其了解是比較少的,而我要做的就是借助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了解比較少的情況來開展數學文化的滲透,首先扇形統計圖是統計圖大類知識點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也會讓學生在生活之中收集一些可以用統計圖表示的信息,比如班級中的學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如果讓學生用正常的表示方法去進行表達的話,那所展現出來的數據是非常繁瑣且非常難以觀測的,但通過扇形統計圖,學生就可以將身高分為各個階級,并以此為基礎,采用更加直觀的展示方法去讓人觀看,這樣的話學生會對數學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對于數學知識點的學習也會更加但愿。
(二)數學語言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語言教學也是小學數學之中的教學重點之一,教師可以在數學語言教學之中滲透數學文化,因為數學語言的存在是為了讓數學的書寫和傳遞更加輕松,而數學文化本身就是為了傳遞數學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共通性,教師通過數學語言去傳遞數學文化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學語言和數學文化的認知更加深刻,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問題。
例如,我在輔助學生理解“圓柱和圓錐”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在數學語言教學之中滲透相關的數學文化,因為圓柱和圓錐是幾何空間及相關的知識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學習圓柱相關知識點時可能會比較輕松,并且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是底面積乘高,而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則是三分之一底面積乘高,用文字去表達體積計算公式或許更易于學生記憶,但因為相關的知識點的運用過程中會經常性的遇到這些公式,每次使用都需要書寫如此多的文字的話,學生的解題速度肯定會受到影響,并且,用文字去表達數學公式也很難展現出數學文化。因此,我會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語言,并引導學生嘗試著用數學語言去進行公式的表達。比如,學生在書寫圓柱體積公式時“V=S底面積×h=(π×r×r)h”,而圓柱的體積公式則可以在基礎上乘以1/3,書寫更容易的同時,數學獨有的語言也可以幫助學生感知到數學文化的存在。
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嘗試著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也需要通過數學文化來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因為學生從小學開始便學習數學,如果在這個階段沒辦法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那學生在后續的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只會感覺到無盡的枯燥,因為這是他們在小學階段便養成的感覺,在這個階段作出相應的改變和在后續階段作出相應的改變,所付出的努力和經歷是完全不同的。
參考文獻:
[1]王建賓.淺談小學數學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途徑[J].當代家庭教育,2021(28):31-32.
[2]邵征鋒.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開放性慎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1(10):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