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摘要:在生活教育理論實踐中,如何堅持以學生為本、提升課堂活力,有效推動英語課堂改革,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頭等大事。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案例的基礎上,探討了在生本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活力的路徑。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生本課堂;活力
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教學觀向我們闡明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雙方需互相配合,共同推進教學活動。其中,“做”為教學之核心,這就十分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但從目前初中英語的教學實際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應當引起初中英語教師的特別注意。
一、案例片段
片段一:
英語教師A所講授的內容是“stop somebody from doing something”,為了讓學生對該短語熟練掌握,教師提問一部分學生使用該短語進行造句。有一位同學十分積極,他主動舉手要求回答問題,于是他和教師進行了以下的一段對話:
Student A:My grandmother stops me from eating too much.
Teacher A:Why?
Student A:Because my grandmother thinks I am too fat.
這位同學的英語語法造句沒有任何的問題,其英文發音也非常正確,但是這句話的句義卻讓很多學生哄堂大笑,在這種情況下,該同學感覺到很難為情并有些害羞。為了避免該同學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英語教師A立刻說出了下面的一句話:
However,I don’t think you are fat.I think you are strong!
片段二:
英語教師B組織學生們使用英文對話來表演“看病”的一段對話,在角色分配過程中,該教師想要找一位比較肥胖的同學來表演患者,此時班里有一位長得比較肥胖的學生B主動站起來,和教師發生了如下的一段課堂對話:
Teacher B:lovely kids,Who will play the role of a sick person?Who can be the first volunteer?
Student B:I want to play the role.
Teacher B:OK! I think you are fat.You are the right person.
全班同學在聽完上述對話以后,全都陷入哄堂大笑之中,而B同學在這笑聲中漲紅了臉,一臉沮喪和委屈的樣子。
二、案例分析
通過上述兩個教學片段我們可以發現,A、B兩位英語教師在英文對話的過程中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卻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其導致的結果就完全不同。教師A的做法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良好心理狀態,有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教師B的做法對心理較為敏感和脆弱的中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極有可能導致該學生在以后對英語課堂產生厭惡,甚至是恐懼心理。
一般情況下來說,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主要依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融洽人際關系,依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然而師生之間的這種關系比較脆弱,受到感情的影響較大。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合情地恰當使用英語對話,不僅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輕松而和諧的語言氛圍,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較為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態度,非常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作為英語教師來說,要善于在對學生的情感方面進行正確的把握和調控,然后在此基礎上營造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初中英語生本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
以學生為本做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在深入把握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將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實際的教學行動中,本文經過分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積極措施,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活力:
(一)密切聯系生活,讓學生親近英語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英語知識來源于生活,其意義和價值體現在應用于生活,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來說,要密切關注聯系生活,將初中英語的教學突破課堂的局限,擴展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在聯系現實生活的過程中促進英語人文的發展,同時切實提高自己的英語意識和英語思想。如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更注重從整體上對相關的語言材料進行系統性的理解,能夠幫助學生對整體的語境進行分析和掌握,所以結合現實生活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十分重要。本文認為教師可以在新授單元之前,做出整體把握,針對單元的重點、難點,提煉相關的口語元素,讓英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指導。此外,在英語課堂上需采取靈活多樣的情境再現或者是模仿表演等方式,讓學生來理解和感悟初中英語里的內涵和語境。教師在設置教學情境的時候,注意將其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保證情境和教材的緊密相連,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與生活的天然聯系,從而去親近英語,以便在日常的學習中提高對英語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規范教學用語,增加學習者信心
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因為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對初中生產生莫大的影響,所以英語教師應該努力規范教學用語,為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做好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措施。因此,英語教師還應該時刻注意采取鼓勵的方式增加初中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在肯定學生表現的時候,要經常使用Congratulations! Excellent! Well done!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滿足感;當學生表現不好時,教師應該用Don’t be nervous! Try again!來鼓勵他們別灰心;當學生給出錯誤回答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一句I’m afraid I don’t think so,而不是挫傷學生積極性的那句No.You are wrong。作為教師,要真正意識到學生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積極的言語引導,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一個開放的、民主的環境,鼓勵學生去交流和分享,充分調動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使更多的初中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進而不斷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
(三)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的孩子們來說,無論學習什么,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事感興趣時,他會著迷于追求和探索。因此,怎樣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對同一門學科持續地產生學習的動力,一直是很多老師孜孜不倦學習研究的目標。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就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的學習將會由乏味變得有趣、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出擊,課堂教學將充滿活力。作為英語教師要在平時觀察學生的世界,更多地思考學生的求知需要;要了解學生,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帶入教學;要敢于、善于讓初中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以游戲的方式參與各個教學環節,鼓勵大家在快樂的氛圍內習得語言、應用語言,這才是生本課堂的表現。
(四)切合學情,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生活教育強調實踐,重視行動,把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統一在“做”上面,教師需根據學情,將“做”變得更具操作性,才能提升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
1.立足實際,設置情境
初中英語教師要特別注意,設置情境不要脫離初中生的現實情況,畢竟他們年齡比較小,對于成人的一些生活情境沒有深刻的感觸,所以要創設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生活情境,這樣,學生才容易產生情感共鳴,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分析和解決能力,促進應用意識的培養。
2.合作學習,參與設立規則
初中生由于年齡的緣故,大多活潑且爭強好勝,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創設合作學習,并由學生參與設立小組競爭的規則。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學生,也是老師,在同齡人面前操練英語不容易使人害羞,學生親自參與制定規則,更能讓他們調動主人翁的意識,充分發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在互助合作中提升應用能力,并培養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
四、結語
初中英語的課堂改革還存在著不少的突出問題,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以陶為師”,認真學習和借鑒生活教育理論的精神,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密切關注聯系生活,積極創設生活情境,規范教學用語,著眼趣味性教學,著力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富有活力的英語課堂,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學生濃濃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合作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受益終生的技能,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璐.淺析在生本教育思想下如何選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161-162.
[2]蔡夢丹.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J].學苑教育,2021(05):25-26.
[3]陳婷.試析如何打造初中英語教學的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1):176-177.
[4]李睿晟.構建生本課堂,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實效[J].學周刊,2020(3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