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玲
【摘要】初中化學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不僅知識點多,而且原理比較復雜,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加上一些化學教師思想保守,教學方法單一,導致化學課堂沉悶枯燥,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改變這一困境,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加快教學觀念的創新,加強教學模式的變革,注重課堂環境營造和學生心理把握,深入分析學生學習和教學現狀,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構建更科學、更高效的化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開展策略
相比于其他類型的學科,初中化學具有知識點多且復雜的特征,所以也經常會被戲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實際上,初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化學這門學科,也很容易誤認為其屬于常規知識學科,而將更多的時間集中到知識記憶與知識點背誦當中,這也是傳統初中化學教學模式容易陷入的誤區。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陸續開展,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初中化學的課程結構優化是確保教學效率與效果的基木條件,現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意義。
一、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意義與價值
1、培養興趣愛好。積極培養學生興趣是促進學科學習的重要條件。化學學科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人們身邊甚至人們體內無時不刻不進行著各種化學反應與變化,這些變化得以研究并形成理論,就組成了化學學科。在化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許多知識都具有連貫性,不同類型的知識串聯在一起就形成了復雜的知識點體系。盡管初中階段的知識內容并不多,但是也會讓一部分文化基礎薄弱的學生短時間內難以消化,所以最佳的方式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使他們能夠借助于學習來了解這些事物,進一步促進化學學科的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改革過程中,會著重加強情景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重,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加強理解記憶。化學學科涉及到多種學科知識與基木概念,這些知識和概念對于學生的要求較高,如果沒有深刻到位的理解,很容易出現錯誤的認識。比如說催化劑的認識,一些學生單純地認為僅僅是促進化學反應的速率,所以將其歸納到同種元素類型當中,這顯然是不正確的。又比如說質量守恒定律,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理解到質量守恒的層面,但是對于元素守恒卻沒有概念。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更多的是打基礎,而這些基礎的背后是深刻、豐富的化學知識,所以化學學科也是基于理解才能夠學好的學科。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同樣是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通過加強老師隊伍的建設能夠更好地實現該目的。
初中化學教學改革是米來化學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通過化學教學模式創新改革,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化學成績,降低學校與家長等多方面的阻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開展策略
1、激學習熱情。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基木條件,學生對于知識的培養興趣也來源于探究過程中的創新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加強前期的導入與引導工作。主要目標是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程度,從而更好地開展下一步的教學工作。目前來看,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多方面的,除了講故事引導之外,還包括有復習導入、猜謎導入、歌曲導入等等一系列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同樣有助于解決學生自學能力不足的問題。
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提前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進入地窖之前,人們會在地窖門口點燃一根蠟燭,如果蠟燭熄滅,人就不能進去。然后讓學生根據這個故事進一步學習二氧化碳的相關知識,不但提升了學生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能力,同樣也提升了課堂學習的效果。
2、聯系日常生活。化學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很多現象都可以用化學知識來解釋和分析。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可以書本中的知識點為基礎,結合生活現象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乳化現象”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先以生活化問題為引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生活中,我們廚房經常使用的洗潔精為什么能洗掉油污呢甲”弓一導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也可以結合實驗讓學生在試管中將一定比例的植物油、水和洗潔精進行混合,觀察試管內物質的化學變化過程。學生可清晰地發現,雖然植物油并沒有與水融合,但在加入洗潔精后形成了比較穩定的乳油液,這種化學現象就是“乳化”,而植物油乳化后液體便可隨著水流沖洗而除去。
又如,在教學“酸和堿”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常見的酸堿物質,如“醋”中含有醋酸,“檸檬”中有檸檬酸,汽車電瓶含有鉛酸或硫酸,我們日常食用的鹽、喝的茶,以及冬季樹干的白灰、草木燃燒后留下的灰燼等都含有堿性化學成分。利用這些生活化例子來進行教學,更便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和理解化學知識和理論,同時促使學生注意仔細觀察和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
3、重視實驗教學。要想有效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學知識,初中化學教師應當立足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合理的實驗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校要加快化學實驗室建設,完善化學實驗設備和設施,為師生創造一個優良的實驗環境。教師應提升對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合理設計和安排化學實驗內容,盡量讓學生多動手,自主學習和探索,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要隨時跟進學生的學習動態,對學生實驗關鍵步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留心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從實驗現象中認識和理解化學知識。
結語:為真正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化學原理,提高動手能力,增進對生活的感情,化學教師要加快教育觀念的轉變,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立足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程內容,注重化學教學過程中生活素材的應用,加強實驗教學,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和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風仙.芻議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8(2):164.
[2]張紅葉.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8(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