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強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要從德智體美勞開始,逐漸向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延伸,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學習能力,而且要讓學生成為善于溝通與思考、能適應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節奏的高素質人才。在此情況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本論文的目的在于探討高中數學教育中的互動教育策略,為大多數教師提供課堂互動模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互動教育;策略研究
高中階段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思維的啟迪有重要影響。在高考背景下,既要緊扣課程標準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進一步提升,互動教學扮演著重要角色。
1.高中數學互動教學的意義
互動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十分重要。而教師對學生的說明,是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另外,通過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安排指導。互動教學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交互式教學”。“交互式教學”是指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交換、交流。傳統高中數學教育中教師指導是主體,忽略了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學生不主動,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尤其在高中階段,如果學生的知識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那就有可能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產生嚴重影響[1]。高中數學教育中的交互式教育,能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及時解決知識問題。與此同時,教師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加強師生互動的同時,還可以使“教”與“學”結合在一起,從而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提高師生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2.創造互動式教學課堂
數學是高折射率的學科,許多教師都注意到班上的學生有這種特點。在數學上表現好的學生,生物表現也好,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數學思維和理解來學習其它科目。數理測驗中的提問類型很多,回答問題的方式很多。假如學生只記住一些問題,不知道如何發散思考,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在無謂的工作上,這就要求老師要主動引導學生,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還要具備良好的教育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高中數學不同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知識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巨大的飛躍,假如學生不積極參與教師的指導過程,學習的思索就會出現短路,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創造輕松、舒適的課堂氣氛,不僅是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考驗,也需要教師隨時回答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創造舒適課堂氣氛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學生們像朋友一樣友善。那樣學生就把老師當成了朋友,不會感到與老師和學生見面的壓力。目前高中數學課上有一些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提前了解新知識。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授知識,還要確認學生的預習效果,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在課前一般掌握新知識,在聽新課時能有目的地集中聽講,慢慢增加記憶。在過去,新的課堂上講授后,課堂上也經常進行演練。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減少課堂上的演習量,給學生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必須保證課堂上的溝通時間。
3.設計具有互動性的問題
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內容不僅要以教材為基調,也要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之內。依據課標的需要,在課堂上開發一系列互動鏈接,由教師指引,以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形式撰寫劇本。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互動教學的重要形式,互動性教學是設計互動性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2]。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交互式提問不僅可以避免單調的問答模式,而且還可以通過適當的活動來優化學生之間的友誼,引導學生進入課堂。
4.充分利用小組的形式
面對學生群體,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績等因素進行分組分配。這樣,將數學成績差和成績好的學生分成一組,小組成員就越能互相幫助,達到最有效的學習效果。小組成員必須選擇團隊領導來組織互動活動。交互式活動開始后,教師可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根據學生的談話情況給予正確的引導。當討論結束時,小組領導可以報告研究結果和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并向教師尋求幫助。
舉例來說,在“錯位相減法”一課中,方法并不復雜,但是計算十分繁瑣。有效的課堂溝通方式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至于整體問題,每組成員都要數組,最后將小組成員計算的結果歸納計算出來,與老師進行最后交流,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交流算法,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整體表現,從而達到了良性互動。
5.關注學生的綜合評價
在高中數學交互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綜合評價。通過有效的評價,總結互動教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使課堂教學環境更加和諧。教師要對師生互動的優缺點進行評價,通過評價指出學生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自覺改正缺點,在未來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優點。另外,為了達到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的目的,對學生的能力和具體表現進行評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是長處,必須通過肯定的評價來認識和肯定[3]。
比如,在“函數的單調性”的指導下,教師將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同時也了解學生對互動的情況。學生發現在學習函數的過程中,能夠自覺地運用數與形的結合來分析函數圖像的抽象條件,可以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分析。
在這個時候,教師不僅要看到學生所學到的東西,也要確認學生的意識和能力,確認學生體現出來的能力和知識。這樣學生在與教師的交流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老師的注意力,在積極進行未來交流的同時,還能自覺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好自己的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互動教學形式多樣,因人而異,當代教師為了促進中學數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和構建,需要理論創新與課堂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爽.高中數學互動教學策略探索[J].科幻畫報,2021(02):59.
[2]曹致.淺探高中數學互動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2):47+49.
[3]杜重山.淺探高中數學互動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