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摘要: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數學課程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運算能力的開發與發展,同時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作用。小學生正處于腦力開發、邏輯思維能力構建與完善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的數學教學過于枯燥、僵化,就會消磨掉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使教學的效率降低。因此,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鋪平道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興趣;培養策略
引言:
學生所具備的學習興趣,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一種重要變量;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具有充足興趣時,會積極且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反之則會產生一種厭惡、消極的學習情緒,使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理想的目標。所以,培養學生某一學科的興趣,已經成為增強教學效果與質量的重要途徑與措施之一。小學生由于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進而導致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長略短,而如果能對其學習興趣進行調動,使其具備強烈的求知、探索欲望,則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更好地集中,同時還能養成更完善的思維方式與良好的學習方式,從而推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強化。
一、培養學生興趣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開始步入社會、接觸外界、認識世界,所以其對任何事物都具有極其強烈的興趣與好奇心,這有助于對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調動。所以,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教學活動當中,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還能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教學知識的價值,進而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而學生也不必在面對過于繁重的學習壓力。同時,教師必須意識到培養學生的科目學習興趣,是小學數學的教學核心內容的一項,這還能為高質、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好了相應鋪墊[1]。
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
(一)教師應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理念
為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得到合理且充分的培養,教師需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對過去的“包辦式”教學思想進行及時轉變,使學生的教學主體價值得到更充分發揮;同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的培養,并從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與需求出發,對教學方案進行合理制定,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行管得以養成,從而能積極、主動地投入進數學課程的探索與思考當中。例如,教師針對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進行教學講解時,如果按照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規劃,一般會以平行四邊形的基本定義為切入點,進行相關概念的講解并引導學生進行認知理解;但由于圖形的認知學習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單純地向學生介紹理論知識,則無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活,進而會對學生的深入理解造成阻礙作用。教師在此時可以將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元素融入講解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對圖形的特征進行全面地了解,比如讓學生自行去查找生活中的四邊形圖案并進行觀察,再從中挑選符合平行四邊形定義的圖形,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重點。此外,為進一步增添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還可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安排學生圍繞平行四邊形開展相關游戲,借此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其拼搏意識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生更加具有參與教學的動力。
(二)設計并搭建合理的教學情境
新課改的進一步落實與應用,小學數學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與解題技能,還要使學生建立起系統化的數學知識框架,以便幫助學生充分地融入教學活動當中。所以,教師可設計并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對知識點進行全面掌握,同時對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關聯,以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更靈活的運用[2]。這使教師在構建教學情境時,可充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與生活素材,使學生在情境中進一步認識自身的主體教學意義,借此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獲得激發,并從中掌握更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時,可在課堂中構建出圖書館借閱的場景,借助信息教學設備引導學生進行圖書分類,并理清不同類別圖書的數量,之后再引導學生對“虛擬圖書館”中的藏書總數進行計算。這樣能使學生通過實踐,對本章節所學內容進行了解、掌握與運用,在情境中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以便能掙脫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的束縛,從而在更為放松、積極的教學氛圍中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使整體的教學效果與質量得到增強。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新技術
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學需求的不斷變化,使多媒體教學技術與設備被應用在了實際教學活動中,同時也為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全新途徑。對多媒體教學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不僅能使教學的方式得以有效豐富,還有助于改變過去僵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得到更為有效的教學與培養,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新方式。例如,學生在學習《觀察物體》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除了向學生提供一些實物進行觀察外,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對物體進行更徹底的剖析與展示,使學生能對物體的基本構造進行更深入、全面的觀察與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技術的支持下,對物體進行平移、旋轉等處理,這樣既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提高,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具體知識,使其數學視野也能得到必要的開拓,并為之后的學習活動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這不僅有助于教學效率、質量的提高,還能幫助學生為后續知識的學習做好相關的準備與鋪墊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對數學這種具有極強思維、邏輯性的學科進行學習時,教師為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并使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與技能得到強化提升,數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活與培養,借此也能使教學效果、質量獲得有效提高。所以,小學的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并對各類先進的教學手段合理且靈活地運用,促進學生的學科興趣提高,使其能積極地參與各項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周秀良.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2021(2017-3):140-141.
[2]陳利華.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興趣教學的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19(6):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