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蘭嬌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整合教學內容,拓展學習空間,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先學后教模式應用到實際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先學后教;方法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出現了一些新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先學后教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發展。本文將簡要闡述小學語文先學后教的意義,指出先學后教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要點,并探究有效的實施策略。
一、小學語文先學后教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先學后教,就是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完成前置性任務,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但由于語文課程內容多,課時有限,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就必須改變以往當方面教學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后教,訓練學生的能力,增加知識積累,通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訓練提高語文水平[1]。其次,語文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綜合性特點,教師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語文內容有自己的理解,突出語文主觀性特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先學后教,能夠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掌握學習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最后,通過先學后教,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2]。因此,先學后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探究先學后教的有效實施策略,推動語文教育的發展。
二、先學后教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要點
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興趣為引導,讓學生自主學習,深入研究文本內容,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監督,為了保障學習任務順利完成,教師在構建先學后教的模式中,要設計導向性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教學效果[3]。最后,教師要控制好教學節奏,在實踐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探究,思維緊貼文本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圍繞學習內容進行探討,并在學習結束后進行課后總結,強化教學效果。
三、小學語文先學后教實踐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觀念,在教學中設置前置性任務,改變學生的觀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習慣性聽從教師的安排,學習缺乏自主性,自學能力較差,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對語文缺乏興趣,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為此,教師要創建先學后教模式,一步步引導學生,布置前置性任務,讓學生主動探究,逐步轉變學生的觀念,在課堂中加強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于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考慮到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教師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讓學生先自主學習,嘗試獨立完成任務,例如,在《桂花雨》的教學中,教師要提前布置任務: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大意;標出課文的生字詞,通過查字典等方式了解生字詞的讀音和字義,標出文章的自然段,理解每一段的大意;在文中找出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回憶,思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布置前置性任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掌握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中理清思路,提高學習效果。
(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貫徹生本教育理念,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學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合理劃分,在教學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先在小組中學習,探究問題的答案,分析“落花生”的含義,對文章中父母的話進行深入的分析,結合課文內容思考花生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格,小組合作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相互合作,提高學習的趣味性,營造活躍的討論氛圍[4]。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表現,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先學后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三)整合教學內容,拓展學習空間
在小學階段教學中,教師要將生字、閱讀、寫作等內容相結合,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將先學后教應用于識字、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拓展學習空間,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教師要識字教學滲透到閱讀教學中,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生字的含義,將生字置于句子中,引導學生分析字義,了解生字的應用方式。其次,教師要將讀寫結合,構建先學后教的模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5]。例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文章描寫了四季怎樣的特點,在閱讀的過程中劃出生字詞,結合語境理解生字的含義,再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述,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學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引導,以學為主、以教為輔,體現先學后教的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先學后教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其運用到實踐中,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構建先學后教的模式,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教學更加高效,促進語文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梅. 小學語文"先學后教"之"先學"的指導方法[J]. 語文天地, 2020(3):73-74.
[2]李婷. 解析"先學后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26):1.
[3]張淑珍. 解析"先學后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2):P.78-79.
[4]周雅. "先學后教"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J].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9, 000(006):P.55-55.
[5]王玉萍. 探討先學后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2021(2019-8):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