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強調(diào)教師應借此機會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班主任肩負著教導學生的重要責任,在這一過程中有相應的管理工作要做。文章立足于此,對過往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法的不足之處進行了簡單分析,并以新課改為背景對初中班主任在新形勢下應如何做展開了研究,提出了明確定位、搭建和諧關系、樹立權威與民主并重、營造文化氛圍、家校合作等策略,希望能夠為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4-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83
隨著社會大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基礎教育結構也發(fā)生了相應改變,新課改被提出并得到了落實,這不僅讓學科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基礎的班級管理做出改變。就以班主任引導為主的初中班級管理來說,面對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人格獨立意識、極易因“想要獲得存在感”而做出出格舉動的學生,若教師一味地采取一刀切、強硬地“控制”管理手段,必然會加劇他們對“被管理”的反感,最終造成適得其反的不良后果。這也就意味著,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伴隨著學科教學結構的變化,以促進學生知識水平與個人素養(yǎng)均衡成長為目標,初中班主任有必要優(yōu)化管理班級的方式方法,以更高效的手段為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提供引導和幫助。
一、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級存在的問題
班級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對于初中生來說,在這一階段,由于學習任務相對繁重,他們的大量的時間都是在班級中度過的。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從維持班級紀律還是引導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加強對班級內(nèi)部的管理工作力度都是勢在必行的。尤其是班主任,應肩負好“建立班集體并維持紀律穩(wěn)定、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的責任,積極“管學生”“管學習”“理紀律”“理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集體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但是,縱觀他們在之前工作中的表現(xiàn),我們能夠輕松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如管理過于刻板導致學生叛逆和抗拒情緒嚴重,管理過于寬松達不到預期效果等,嚴重阻礙了基礎教育工作的穩(wěn)步落實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其中,最為明顯也最難糾正的問題,就是管理過于刻板的問題。一些初中班主任局限在“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的刻板思維當中,認為“想要讓學生聽話就必須嚴格對待他們”,進而采取“控制學生”的方法管理班級,要求他們嚴格按照自己提出的要求參與學習[1]。甚至對學生的個人生活班主任也會過多介入并進行限制。毫無疑問,這種方式與學生的人格獨立意識是相違背的,很難被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同并且接受,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嚴重阻礙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個人素養(yǎng)的提高,嚴重限制了整個班級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借助新課改的契機調(diào)整管理班級的方法、尋找更高效的手段,是初中班主任應做的一件事情。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級的策略建議
(一)明確師生定位
表面上看,初中班主任所做的管理工作是圍繞班級展開的,但是在本質(zhì)上,它還是面對學生的,是在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進行的。在這一背景下,圍繞新課改提出新要求和新思想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班主任從高效管理學生和班級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在新課改的形式下,必須重新定位自身和學生在班級中的角色,盡可能平衡自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削弱“管”帶給他們的“上下關系不平衡”之感[2]。在這一過程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新課改提出的“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出發(fā),將學生視為班級真正的主人、將自己視為“管理者”和“引導者”。如此,明確了自身“權利被弱化”的地位,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選擇方法和開展相關工作時,班主任就會自然地摒棄“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學生必然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聽從。
(二)搭建和諧關系
如果說明確師生定位能夠讓班主任輕松選擇出更能被學生接受的方法來管理他們和班級,那么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zhì)量。對初中生來說,班級不僅僅是他們學習的場所,更是生活的場所,他們的大多數(shù)行為都是在班級中完成的,大多數(shù)記憶也都是在集體生活中留下的。因此,他們更愿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中,并希望能夠在這一環(huán)境中輕松完成學習任務、留下美好生活記憶。但是,在傳統(tǒng)的班主任管理模式下,教師往往忽略了對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氛圍的營造,更不是十分注重對于師生關系的維護,只是一味地將“管”視為根本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希望以“學生沒有出格的行為”保障他們的學習質(zhì)量,這與學生的美好期待是相違背的,嚴重制約了管理效用的發(fā)揮。因此,從高效引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角度出發(fā),班主任應將目光適當集中在“搭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上,積極搭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和諧的關系、輕松的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被管”體驗。
(三)樹立教師權威
所謂“嚴師出高徒”,自古以來,在教育方面都存在著這樣一個認識——“越是嚴厲的教師,越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這也是為什么時至今日新課改已經(jīng)對“減負”“快樂教育”提出了明確標準,教師還是會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通過制定嚴格的管理目標、樹立權威的教師形象,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若能在該“壓迫感”和“緊張感”中尋找到一種平衡,學生就能在二者的作用下更加服從管理、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進而實現(xiàn)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目標[3]。但若是他們過于緊張,勢必會產(chǎn)生“逃離教師權威”的消極情緒,進而嚴重阻礙個人發(fā)展。這也就意味著,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應注意樹立自己的權威,并以“平和”的手段維護自身權威、平衡“權威”與“學生情緒”之間的關系,以便讓學生在因“教師的嚴厲”而聽從管束的同時、在“平和的態(tài)度”中感到輕松,最終在根本上提高其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保障管理效果。
(四)創(chuàng)新民主管理
提高班級管理效用,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服從教師的安排并更加熱愛班級和學習、更加尊重教師,需要讓他們產(chǎn)生良好的“被管體驗”,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為什么在前文中我們提到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積極搭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以促進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班級學習以及生活體驗、提高班級管理質(zhì)量為目標,班主任還可以對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為主”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構建“民主化”班級管理模式。在“民主化”班級管理體系結構中,可以讓學生嘗試管理班級,讓他們圍繞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之法。這樣一來,無論是在班干部帶頭管理班級的環(huán)境中,還是在學生輪流監(jiān)督班級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是否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生都能自行發(fā)現(xiàn)影響集體進步的問題并積極探尋解決之法,他們更能意識到該問題對自身發(fā)展和班級成長的限制,進而可以主動做出自我反思與調(diào)整,最終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個人素養(yǎng)、促進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級的目標實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秉承著“民主”的原則,在班干部帶頭管理班級的環(huán)境中,教師應避免直接任命班干部,而是要讓學生自由參選、自主選舉。這樣一來,班干部才更容易被其他學生信服,民主管理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五)營造文化氛圍
初中生在班級中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身能力,而管理班級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并將自身思維水平、能力素養(yǎng)提升到新的層次當中,這也就意味著,班主任對班級做出的管理,與文化知識教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只有能夠促進文化知識教育工作展開的管理,才是真正高效的。然而,在過往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總是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管理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行為等較為淺顯的層次上,并不重視挖掘其與開展文化知識教育工作的深層關系。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看,班主任的管理手段起到了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但學生的改變只是停留在行為層面,并沒有達成思想的深化。因此,以高效管理為根本目標,班主任必須注意挖掘班級管理工作與文化知識教育工作的深層聯(lián)系,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以濃郁的文化氛圍帶動學生的積極學習,以著眼于文化的管理為開展文化教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4]。對此,可選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但不局限于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建立班級圖書角等。
(六)重視家校合作
雖然初中生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學校和班級中度過,但他們的生活行為、學習意識是否科學、正確,與家庭教育依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若是家長并不重視家庭教育對其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不注意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家中形成了不良習慣,班主任即使采取了十分科學的班級管理手段,效果可能還是不盡如人意。同時,班主任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面對該情況,出于減輕班主任壓力、共建良好教育環(huán)境的目的考慮,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利用家校合作平臺邀請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如此,學生更能感受到來自家長和教師的雙重關心,其積極成長欲望自然會更加強烈,班級管理效果也就能得到保障。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管理既是一項工作,也是一門藝術,是基礎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保障基本教學活動有序展開的重要工具。面對正值學習知識、建立人格的關鍵期的初中生,以新課改為背景,班主任應給予“班級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積極從班級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和社會人才需要出發(fā),營造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讓學生在氛圍和高效手段的共同支持下建立起更正確、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價值觀念,以此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向偉.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4):214.
[2]謝靜敏.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8):241.
[3]顧榮華.初中班主任管理與教育藝術提升的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51.
[4]李成強.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9):77.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石玉慧(1980.11—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與班主任工作。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課題名稱:《班主任在班級有效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20]GHB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