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摘要:現如今歷史的教學不再只是簡單的歷史講述,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一定的核心素養,使整個教學有方法、有內容、有側重,既使學生有目的、有方法學習歷史,形成一定的歷史知識體系,又使學生能夠從歷史學習中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如何解讀歷史核心素養,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之中是當前需要教師探索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歷史教學;策略研究
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包括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和家國情懷。初中歷史教育一是讓學生對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有一定了解和掌握,通過對史料的學習使學生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近代社會有深入的認識,并使得思想道德情感得到熏陶,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我國一直注重歷史教育,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使人正衣冠,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將歷史教材用活,讓歷史扎根于每位同學心中。
一、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育人導向
現如今初中歷史教材的編排與時俱進,用史料結合、歷史解釋等將歷史事件有內在邏輯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建構一個較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教師在運用教材時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因素,可以將教材重新整合編排,使其為教學所用,便學生所學。
首先,在歷史教材中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觀教育,例如在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時,不僅可以從歷史事件中感悟新中國來之不易,也可以從學習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等的精神中領悟先烈的艱辛,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對歷史產生共鳴,激發同學們的家國情懷,樹立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除了較為明顯的情感培養,老師還要挖掘一些隱性的價值觀教育,比如七年級上冊第九課時秦統一中國,除了講述秦朝統一的歷史,還可以從秦朝為什么能夠統一,對秦始皇辯證評價的角度出發,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史觀,能夠辯證統一的看待一件事情。
二、創設歷史情景,善用各種教學方法豐富課堂
在教學中善于運用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改變知識傳授過于刻板、學生較難聽懂的情況,還能使整個課堂的歷史氛圍濃厚起來,使課堂教學有一定理論方法的支撐。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歷史課堂可以從兩個方面創設一定的歷史情景,一是注重時間軸的建立,使學生能夠在時空觀念下感知歷史。建立時間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則在學生梳理的過程中將該時間軸上的歷史事件、人物、地點等知識進行串聯,這種大范圍知識點的梳理一般在學完一個單元或者學完一本書時都應該及時整理的,例如在學完初中七年級上冊部編版整本書之后,我先讓同學們將時間軸建立起來,接著我在復習的時候就將各種歷史時間放在學生建好的時間軸上,不僅僅將單個時間的事件,還將前因后果都講述清楚,如洋務運動和兩次鴉片戰爭的關系,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有沒有什么內在聯系等等,不僅將時間軸縱向梳理清楚,還橫向地將事件相結合,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在進行講述時還可以輔之以歷史地圖,使時間和空間都建立起來,讓同學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有一定的方向性。
二是搜集史料佐證教材內容,讓歷史解釋有一定的史料證明,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從原有的史料中建立當時當事的情景空間,使歷史講授更有說服力,學生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之前,我鼓勵同學們在課后積極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并給出資料查找方向,然后在課堂上結合老師學生的資料一起進行整理,篩選出符合要求和本節課講述內容的史料,補充教材內容,同時我也會讓同學試著自己解釋搜集到的材料,引導同學們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掌握正確的方法分析歷史材料,然后將同學的觀點和書上的觀點結合起來,使整個課堂有一定的史料支撐,同學們能夠用歷史事實闡述歷史觀點。
三、將歷史與時代相聯系,發揮歷史的現實性作用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老師多需要用史論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讓教學活動本身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在史料講述中和同學們一起揭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科學歷史觀和方法,例如在歷史人教版八年級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時,能夠通過總結歸納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將歷史與時代的結合不僅僅要講歷史還要講時代,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和鼓勵學生多關注實事,課外搜集資料來輔助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下去,真正幫助學生規律性地掌握歷史知識,能夠掌握最一般、最本質的規律性歷史總結。
總的來說,五大歷史核心素養各有側重,但都應當融合進當今歷史教學中,學習歷史知識是其中一項,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從歷史中有實質性的收獲,通過學習歷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也能夠將歷史與時代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新時代努力奮斗,堅持正確的思想引領。
參考文獻:
[1] 余建祥.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 文理導航(上旬), 2017(4):66-67.
[2]趙仕堂.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21 [27] :166.
[3]畢四軍.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 .2021 [04] :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