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科 羅偉青
【摘要】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高中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培育核心素養。本文闡述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可采取“以思政教材為學材,整合思政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資源;以黨史影視為載體,設置思政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情境;以黨史著作為讀本,精選思政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議題”等策略,以期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議題式教學
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在保持原有學科性和學理性的基礎上,融合黨的基本知識、黨的偉大歷程、黨的輝煌成就等黨史元素,即在保證思政課的原味基礎上,形成有歷史味的思政課。從學科課程任務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政治素養和德育的重任,黨史學習教育是豐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必要手段,也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價值意蘊是什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更好地融入黨史學習教育?這是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思政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需要弄清的核心問題。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價值意蘊
高中學生的理論思維力、價值判斷力、政治認同力、歷史解釋力、社會參與力仍處于上升階段。用紅色文化浸潤學生心靈,把紅色基因植入學生腦海是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大事。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發揮著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陣地作用,在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方面有著學科優勢;以此為基礎,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有利于高中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培育核心素養。
1.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賡續紅色血脈
習近平指出,要抓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統編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黨史知識,比如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新中國的建設過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等。高中思想政治課不是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融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其綜合性決定了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政治課既有學科性和學理性,又有思辨性和活動性。其學科任務不止于完成教材知識的傳授,我們可以且更應該在黨史情境下開展課堂活動,建構活動型學科課程,讓新時代的高中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賡續紅色血脈。
2.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培育學科核心素養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是全社會都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它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為培育學科核心素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倡導“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要求思政課教師整合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精設教學議題,開展活動型課堂教學,在活動中培育學生的歷史思維、價值思維、辯證思維;遵循育人規律,巧用紅色史實,采用情境創設綜合性教學等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善于使用貼近學生實際的紅色革命史實,宣傳中國革命精神,優化教學情境,培育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策略
第一,以思政教材為學材,整合教學資源。高中思想政治統編教材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革命傳統教育融入教材中。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當以思政教材為學材,從教材中挖掘黨史學習教育的資源,讓學生汲取養分,增進政治認同和精神認同。其實施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順黨的發展脈絡,構建清晰的邏輯思維。從時間線索看可以概括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三個階段,從史別脈絡看可以分為“道路探索史、理論發展史、經濟建設史、民族復興史、對外開放史”等五條脈絡。高中生受視野及認知水平的影響,其看待黨史缺乏價值判斷力、辯證思維力,容易出現歷史虛無主義、缺乏“四個自信”。理順黨的發展脈絡,就是讓學生感知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交出了怎樣的答卷、未來將往哪里去。二是挖掘教材黨史元素,構建課堂教學新思維。教材是聯系教與學的重要紐帶,是高中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挖掘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黨史元素,有其獨特的學科育人價值。思想政治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需要思政教師善于整合教材內容,并以史實建構邏輯框架。例如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讀教材感覺歷史味很濃,但從編寫意圖來看這并不是歷史知識的再現,而是側重從宏觀角度論述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重點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發展和主要內容。
第二,以黨史影視為載體,創設教學情境。在信息化時代,影視素材已經成為思政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黨史類影視作品飽含著豐富的黨員典型事例、歷史人物及精彩故事,能觸及學生淚點,能戳到社會問題的痛點,能引發學生對時代主題的思考。議題式教學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方式,思政教師可選取影視中黨史素材,為思政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創設教學情境,設置情境問題,實施議題式教學。例如在必修3《政治與法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單元教學時,可以《覺醒年代》李大釗與陳獨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片段為情境,引出“建黨初心”話題,引導學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探究活動,引領學生直面各種質疑,解決學生在認知上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更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領導核心。
第三,以黨史著作為讀本,精選教學議題。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課需要引導學生閱讀黨史著作,其主要目的是拓展學生的視野,深層次的目的是要解決黨史知識存量不足問題和建構黨的知識結構化問題。就已出版的著作而言,《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簡史》等黨史著作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這些黨史著作將理論蘊含于生動實踐中,將道理蘊含在歷史經驗中,不少篇章或用歷史故事切入,或用歷史事件印證,由點及面、深入淺出,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讀性。
引導高中生閱讀黨史著作,思政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推薦閱讀作品或文章片段,為思政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議題式教學精選議題。例如在講授必修1“偉大的改革開放”時,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便了解改革開放的背景和意義,再以“改革開放的歷程”為議題開展議學活動,促成學生對這段歷史的認識有層次性、序列性和結構性。
參考文獻:
[1]高大帥.強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黨史教育探討[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4):145-147+151.
[2]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中國人大,2021(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