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鳳 肖沼泓
摘要:數學課程是技工學校系統教學中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傳統教學模式下重點發展的教育方向。新時期以來,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育中職生形成較好的職業能力也是改革的關鍵任務。我們應當深挖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依據新時期教育理念與教學策略一步步解決問題。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因而也對新時期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學中應當融合“職業”發展思想培育學生成長。
關鍵詞:技工學校;數學改革;職業能力
技工學校的重要任務是培育新時期青年成為專業化、全面化的應用型人才,而數學作為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基礎學科,更是應當引起重視。通過它培育技工學校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職業能力都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教學改革推進時,我們也應當做好教學評價與反思,切實提出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價值觀、情感與態度等等,培養技工學校學生形成較高責任意識,能夠適應社會環境,參與到崗位工作中。
一、樹立職業素養意識,拓展數學文化了解
當下,技工學校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同時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上有所缺失,導致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約束,未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內外數學知識學習。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在每一次開學前、節假日結束后等等時間段,強調數學學習的意義與作用,讓每一位學生確立數學學習目標,帶著自身感受與體驗探究數學。與此同時,技工學校學生將在未來從事一線生產、服務、技術、保障等等工作,之于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與工作崗位上有著巨大需求。所以,我們當拓展學生數學文化了解,加強其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水平。
而每一份社會工作都會面臨無法跨越的難題,將考驗著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實踐能力等等,數學知識難度較大,深入探究更是需要極大的耐心與專心。因而學習數學將有效增強學生職業能力,樹立學生職業素養意識,約束學生在思維與行動上的表現。數學教師應當拉近與學生的關系,抓住機會挖掘學生潛能,感染每一位技工學校學生,讓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學知識探究當中來。而學生能夠在數學基礎、數學能力上開拓創新,以職業素養意識拓寬職業發展渠道,以充實的頭腦與智慧贏得職業生涯大舞臺。
二、重視數學實踐教學,深化校企合作機制
實踐能力是新時期青少年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只有充滿實踐力與行動表現力才能夠提升核心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高效的進步與成長。數學教育應當為其提供良好的環境與資源支持,在教學模式、素質拓展方面用心考究,以教學改革之力拓寬教育發展之路。如項目化教學能夠通過模擬課堂等形式激活學生體驗,提升學生想象模擬無形產品的生產過程的能力,使得職業素養的培育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完成。此外,校企合作機制將能夠為學生提供更是實踐與發展機會,提前進行崗位實習、拓寬畢業實習路徑、提供更好的工作平臺等等。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培育,讓大家了解真實的企業崗位需要,加深學生對職業素養的認識,腳踏實地的學習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
三、開展數學建?;顒?,培育學生競爭意識
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建模能力與職業能力。教師在實踐中應當引導學生剖析知識落腳點,結合數學問題進一步解析討論,將抽象化的概念轉變為具象化的建模,進而能夠深刻理解與記憶,最終應用相同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數學知識融合為整體,拓展數學思維能力,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展現出高超的應用水平。而學校及教學小組還可以組織建模大賽、知識競賽等等,讓職校生全面鍛煉提高職業能力。建模大賽、知識競賽等活動一般為小組形式,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體意識、責任意識等在無形中加強了,將能夠在今后的社會崗位中發揚優秀品質,參與到協同與競爭關系中,并充分展現自身實力,收獲豐富的認識與進步。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高效的教學方式應用能夠增強教學有效性,讓更多學生在課堂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成長。而構建起高效的教學模式就需要從教學方方面面中體現,以統一的教學思想為主導,讓更多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認識實踐。技工學校數學教學改革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導致改革不夠徹底、效果不夠顯著。今后的改革探索應當瞄準以上問題,逐個擊破、優化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職業能力的培養在知識應用與拓展方面表現十分明顯,學校及教師都應當參與到培育職業能力中來。通過數學知識連接生活實際給予學生更多鍛煉機會,通過建模大賽、知識競賽促進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提升,進而在磨煉中有所進步和成長,有效提升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馬云鵬.聚焦核心素養 ?深化課堂改革——第十三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展示培訓活動(南海體育館會場)綜述[J].小學數學教育,2018(Z1):15-18.
[2]孟金濤,張偉,劉林.經濟管理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0(04):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