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摘要:在新時代的教育觀念下,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的深入并且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先更好的完成教學的目標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思維導圖可以將固定的文字、概念轉化成生動、形象和直觀的內容。充分的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最大化的發揮出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運用方法
引言
隨著新課改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教師為了更好的轉化數學教學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將思維導圖引入到數學教學當中幫助學習探究和應用數學知識,以此來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本文從思維導入在多個方面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整合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想更好的發揮出思維導圖的優勢,就需要將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并且重新梳理數學知識之間的結構,讓學生能夠輕松的突破教學當中的重難點知識,全面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小學階段是從1到6年級,而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數學知識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需要學習的知識點也在不斷的增多。所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將每個章節中不同的知識點整合到一起,或者將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聯系起來用思維導入梳理出一個清晰的知識結構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可以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節數學知識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思維導圖和學生一起建立網格圖結構,使學生可以運用自己之前學過的圖形知識建立一個不同圖形的結構圖。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不同的多邊形特點進行分析和對比。思考不同大小多邊形面積的大小。當學生分析和探究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將不同特點的多邊形融入到對應的網格中,利用網格中的方格進行計算從而得出多邊形的面積。最后對于一些無法準確區分周長、面積等相關概念的同學利用多媒體軟件將形狀特征的結構圖展示出,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不同圖形之間的面積計算和概念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圖形面積、周長和概念進行整理和區分,從而讓學生更為準確和清晰理解相應的計算方式。
二、優化認知規律
思維導圖可以將多個層次的數學知識從而多個角度、多個方面演示出來,能夠更好的給學生呈現出知識體系的完整結構[1]。所以可以看出數學教學對于思維導圖的依賴性比較強烈,這是由于思維導圖的認知規律與網絡狀的認知規律相符。另外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將數學教學的脈絡具有條例性和嚴謹性的體現出來,能夠幫助小學生以此展開綜合性的復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構建出來,充分的發揮出思維導圖的認知思路和規律幫助學生深化知識點的印象。比如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中,需要在思維導圖中將口算和筆算等多種方式計算方式展示出來,并且以此為核心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學習。如果小學生能夠仔細、認真的觀看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深化學生對本節計算知識的印象。這與之前固化的習題練習相比更能體現出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在今后的除法學習中,小學生可以通過回憶思維導圖的知識結構解答出相應的題目,從而有效的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式。
三、思維導圖優化教學模式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轉變和優化傳統教學模式。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每天都在開展,然而卻無法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新知識教學中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教學,促使學生能夠帶著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習相關的知識。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促使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教學內容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為清晰的認識到之前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和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區別,可以將二者之間的關系繪制成思維導圖,學生通過觀看思維導圖理解他們之間的不同。在觀看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探討,從而使學生之間的思維發生碰撞,如此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區分知識點之間的不同,進而讓他們掌握有條理的知識結構。
四、思維導圖降低解題難度
數學問題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且可以有效的考察出學生掌握知識的方式和結果,要想更好的提高學生解答數學問題能力,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數學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直觀、形象的內容降低學生思考的難度。在解答問題的過操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題目,明確題干中的數量關系,將數學問題中的每個數量關系和知識點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2],然而他們具有較強的形象思維,教師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直觀的思維導入,如此可以讓學生清晰的觀看到數學問題中每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并且可以準確的寫出答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比如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解答問題。如在甲乙兩地有若干輛自行車,現在需要將甲地區的50輛自行車調往乙地區,此時兩個地區的自行車數量相等。倘若將乙地區的50輛自行車運往甲地區此時甲地區的自行車數量成為乙地區的自行車數量的2倍,問原來兩個地區的自行車數量各是多少?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容易混淆其中的數量關系,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出對應的數量關系,并快速的解答出題目。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不但可以展示出直觀、清晰的解題思路,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解題的質量和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許紅艷.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3-4.
[2]于泊.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有效策略[J].求學,2021(3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