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彬
摘 要:人才培養質量優劣是評估一個專業是否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專業的健康發展能夠促進高質量的人才培養。藝術類表演藝術專業結合多年的歷史積累,奠定了一定專業基礎。因此,表演藝術專業為人才高質量培養,進行“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研究。著重圍繞人才培養進行科學地、深入地、可行性的研究。為今后五年表演藝術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表演藝術;發展規劃;產教融合
一、優化“十四五”期間中高職一體化與統招三年人才培養
目前表演藝術專業生源以中高職一體化為主,截至目前合作中職校12所。在中職期間學生以藝術類課程為主,整體上生源質量較好。統招三年制的學生目前每年招生一個班級。學生學情較為復雜,所學藝術專業門類較為綜合。為了能夠讓表演藝術專業健康持續發展,根據中高職一體化與三年制的不同招生情況與學情,結合“十四五”期間企業產業升級與企業用人和市場需求,以產業結構調整對標市場,遵循高職院校的特點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與完善。
二、完善“十四五”期間課程體系建設
通過前期市場調研與企業用人標準反饋中發現。專業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根據三年制學生的學習分析,應該適當增加如《形體禮儀》、《表演基礎》、《播音與語言》等課程設置,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全面的具備綜合素養的高素質人才。
中高職一體化的學生入校前是在中職校進行藝術類課程學習,中職校的課程多以音樂、鋼琴、舞蹈、演唱為主,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在直升高職校后進行課程的延續與深化,應適當增加《小學音樂教學法》、《幼兒舞蹈創編》、《聲樂技巧與技能》、《朗誦》等課程設置。以培養專業能力更強更突出的專業技術型人才。
在“十四五”期間課程體系建設中,使學生能夠契合“綜合表演”(綜合表演藝術)的培養目標與定位。同時,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點帶面不斷地根據專業特點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三、打造“十四五”期間師資隊伍品牌建設
近兩年表演藝術專業師資隊伍不斷地的增加,截至目前表演藝術專業教師共計18人。校內專任教師12人,外聘教師6人。結合實際需求,表演藝術專業目前還需要舞蹈編導、作品編創等方面的綜合藝術表演人才(教師)。人才的高質量培養離不開優秀的教師團隊,未來表演藝術專業以“綜藝表演”(綜合藝術表演)為人才培養定位目標,增加完善師資隊伍極其的重要。在教師品牌建設上,先以“教師專業技能展示”+“教師課堂授課”進行全面評估,根據教師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課程安排,初步搭建師資品牌建設雛形。然后挑選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如:法國圖盧茲音樂學院、英國約克中文學校、俄羅斯喀山國立音樂學院的教師,進行“示范課+公開課”授課,進一步完善師資品牌建設輪廓。其次積極引進新教師,目前表演藝術專業結合十四五規劃,擬引進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等聲樂演唱專業教師。通過以上的師資隊伍建設,切實的搭建起師資隊伍品牌特色與亮點。
四、制定“十四五”期間教學成果與科研規劃
(一)科研成果規劃
結合本專業的師資力量,未來“十四五”期間。計劃完成2本校本教材與1本教材出版(其中1本為“綜藝表演”教材)。計劃省廳級課題立項5項。結合互聯網+線上教育,能夠積極完成慕課1項。
(二)技能競賽規劃
“十四五”期間,增加校內技能比賽。完善學生技能提升的同時,積累競賽經驗。積極拓展競賽渠道,參加各類地市級及以上競賽活動。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能夠獲得各類綜合獎項50項。
五、探索“十四五”期間1+X證書的建設
“十四五”期間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職業證書考取。如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考級、普通話考級等。同時規劃建設“教師資格證”的考取。
深化“十四五”期間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從“十三五”期間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到“十四五”期間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表演藝術專業從無到有,從探索到深化。循序漸進,穩步向前。在“十四五”期間,在深化校企合作方式上進行“三步走”發展模式。
(一)推進表演藝術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十四五”期間探索深化與東陽市文化館、橫店鎮文化站、橫店集團及其分公司校企合作新模式。在企事業單位的考察與調研中發現發現,在實際用人單位中,對一專多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別的多,也十分的緊迫。這也凸顯出我們在“十四五”期間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各企事業單位對復合型人才需求也是十分迫切。其次,我們培養目標是將來能從事具有演藝、主持、舞蹈、聲樂、配音、編排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未來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積累一定專業技能的同時,還可以做到真正在做中學,學中做這一過程,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屬性。又可以解決企業人才短缺問題。通過與企業對接,真正推動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專業素養的提升,綜合創作素質的提升。
1.校企“雙向互補”提升綜合演藝質量。
在“十四五”期間著重解決群眾藝術工作者尤其是創作者對藝術前沿知識理論掌握不足的問題,需要學校多元化人才進行融合。企業給予一定的平臺為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實現校企雙效育人。
2.校企“雙向互補”提升演藝作品內涵
面向“十四五”期間,未來繼續借助鞏固東陽市文化館、橫店文化站在群眾當中的區域影響力,為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影視表演學院表演藝術專業的學生實踐提供更多的平臺,使我們的學生在校內學習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在校外或更多的領域當中得到鍛煉。通過項目合作方式,各取所需,從根本上服務于地方群眾。通過建立規范、專業、系統的藝術知識的講授,提升群眾藝術鑒賞能力與作品表達能力,從而促進群眾藝術多樣性與內涵的發展。并對東陽市文化館、橫店鎮文化站、橫店集團及其分公司群眾員工等進行藝術創作能力進行提升,促進群眾與企業員工藝術開展,提升藝術的審美標準與藝術標準。
(二)推進表演藝術專業產教融合校企“文旅企業”育人新模式
在“十四五”期間,積極推進與文化旅游企業建立緊密聯系。首先,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較快,用人需求較為旺盛。其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養可以依托企業的要求在校進行培養,學生實習期間可以在企業直接上崗。實現校企雙向互通,雙向循環。最終,在校企深化融合的基礎上加深進一步拓展的可能。
(三)推進表演藝術專業產教融合“開放合作”育人新模式
在“十四五”期間,積極探索推進與英國約克中文學校建立聯系。推進職業教育開放合作。前期通過曾經留學英國的鋼琴教師與對方取得聯系,讓表演藝術專業教師團隊與英國約克中文學校教師建立緊密聯系,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然后,根據課程對接,通過“線上”交流學習的方式進行鋼琴、小提琴等多種藝術形式的交流。通過“線上”課程讓本專業的學生受益。深化交流形式與方式,摸索出雙方能夠相互為對方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社會服務。最終達到產教融合“開放合作”育人新高度。
六、總結
表演藝術專業“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研究,旨在提升表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探索表演藝術專業未來發展方向與定位,摸索表演藝術專業的特色與亮點。最終服務區域地方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唐欣欣,五年制高職表演藝術專業聲樂教學探討。藝海,2019,(12)
【2】李愛平,高職院校音樂表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探析。當代音樂,2019,(07)
【3】趙雅琴,高職表演藝術專業教學實踐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科技視界,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