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鎂淇 林淇 梁恩妮 劉雅琴 毛小娟
摘 要:近年來,掛科問題已成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難點,大部分掛科學生缺少重修學習的動力和有效學習指導。經過前期調研發現,輔助有掛科經歷的大學生學習教育平臺存在著市場空白。基于此,本文針對有掛科經歷的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入校內學業優異的大學生作為教員,為有掛科煩惱的在校大學生設計并搭建一個質優價廉的個性化學習輔助平臺,同時也為學業優異的大學生提供一種新的兼職方式。既營造一種互幫互促的“同伴效應”,又為降低高校掛科率提供一種現實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掛科;高校大學生;學習平臺
本文索引:徐鎂淇,林淇,梁恩妮.<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22):-112.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11(b)--03
近年來,“掛科”問題已成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難點。2019年10月14日,教育部推出的取消“清考”等22條舉措[1],大大增加了高校大學生“掛科”的代價。在開放、自由的大學生活中,許多掛了科的大學生重修時缺乏有效的學習指導和自我監督的能力,僅靠個人很難保證重修通過[2];而重修學生若想尋求好的學習資源,通常只能通過朋友間口口相傳的方式獲取[3]。因此,他們亟需一個能提供優秀輔導資源、促進同學間交流學習經驗的平臺。
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在校時會選擇從事兼職工作來賺取額外的生活費。經調查,大部分大學生更傾向于從事家教或從事輔導機構。然而,在從事兼職工作時,會存在與學習時間沖突、工資報酬被克扣的問題,更嚴重者可能會進入傳銷組織[4]。
本文針對“掛科”大學生的需求和兼職大學生的需求,設計并實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個性化學習輔助平臺[5],為有兼職需求的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和亟需幫助的“掛科”大學生之間的搭起一座橋梁,建立一個個性化輔助“掛科”學生學習的平臺,營造一種互幫互促的“同伴效應”[6],構建一個互利共贏的校園生態。
1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構建需求分析
1.1 調研目的
想要搭起尋找兼職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和亟需幫助的“掛科”大學生之間的橋梁,建立一個個性化輔助“掛科”學生學習的平臺,就必須對這兩個群體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團隊前期在高校中對“掛科”現象和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兼職資源展開調研。
對“掛科”現象調研的目的有三個。第一,調查掛科大學生掛科的原因,從而分析“掛科”現象的本質,為“掛科”大學生提供現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第二,摸清主要用戶、潛在用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占比,估計出各類科目通過的概率,為平臺發展提供數據參考。第三,了解掛科大學生的需求,貼合用戶需求,定制合理的平臺功能。
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兼職資源調研的方向有三個。第一,了解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在全部大學生群體的占比,調研其兼職“輔導掛科學生”的意愿。第二,了解這部分大學生的兼職時間以及所接受的薪酬范圍。第三,了解這部分大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對掛科現象的看法。
基于此,選取廣州市包含華南農業大學在內的5所高校全體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設計并發放問卷份。問卷分為兩大版塊,第一是關于對掛科現象的經歷和看法,第二是關于是否有意愿和能力輔導掛科的大學生。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容易掛科的科目,團隊通過高校輔導員統計的2017級至2020級三個年級公共課科目通過率的數據,并以此作為樣本進行數據分析。
1.2 調研結果
問卷回收975份,其中有效問卷為930份,有效率93%。樣本的年級分布不均,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這四個年級的學生比例約為2∶3∶4∶1。樣本中有掛科與未掛過科的人數約為4∶5。
在第一版塊“對掛科現象的經歷和看法”中,有42%的受訪學生有掛科經歷,掛科原因最多的三項為:沒有認真聽課、課后遇到難題缺乏同伴探討、考試難度大。另外還有約30%的大學生會擔心自己掛科。在調查的樣本中,幾乎所有掛科學生都有至少2科以上的課程未通過,掛4科以上課程的學生也不在少數。有些學生甚至存在屢次重修依然不過的問題。另外,通過調研和資料收集,高校掛科率不僅與學校辦學水平有關,還和課程有關。部分課程難度較大,掛科率達40%以上。以上這些反映的掛科問題無論對于學校還是學生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第二版塊“是否有意愿和能力輔導掛科的大學生”中,有85%的大學生認為這樣的兼職方式更安全且輕松,約有76%的學生愿意且有精力做兼職,約有5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擅長的科目并且取得優異的績點,可以輔導掛科的學生。另外,還有15%已經保研或考研成功的大四學生希望利用空余時間輔導掛科的學生。通過這四個數據可看出,學習成績優秀的高校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可利用的資源。
2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模式構建基礎
2.1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模式的市場定位
根據不同群體將目標市場劃分為主要目標市場和次要目標市場,其中主要目標市場具體包含兩類用戶群體。
第一類用戶群體是有掛科經歷的高校大學生,特征是學習缺乏積極性、掛科重修的通過率低。這一類用戶在大學學習期間欠缺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導致未能通過課程考核,這意味著他們將面對重修的壓力以及延遲畢業的風險。掛科無憂平臺針對他們的現實需求,通過提供個性化匹配教員的服務,給予他們學習上的指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順利通過重考。
第二類用戶群體是適合作為輔導教員的高校大學生,特征是學習成績較好,有時間和精力做兼職。這部分群體在大學學習成績較好,在一些科目中積累了較好的學習和考試經驗且樂于分享,愿意在學習上幫助他人,可以成為掛科無憂學習輔助平臺的教員。
平臺鎖定的次要目標市場的用戶群體,是對掛科存在擔憂、焦慮心理的大學生,特征是課堂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對于考試態度較為消極。在前期調研中發現約有30%的大學生擔心自己掛科。這部分大學生由于未能把握已有的課堂學習機會,平時沒有注重課后復習,導致在考前復習時才“臨時抱佛腳”,這樣的學習態度可能會難以通過難度逐漸提升的大學課程考核。掛科無憂學習平臺也適合這類群體,從學習效果差這一角度來看,這類群體與有掛科經歷的大學生有很大的相似性。平臺所提供的服務有助于滿足他們的課后復習指導需求,填補他們在課堂學習上的缺失,以達到避免掛科的目的。
2.2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2.1 潛在競爭對手分析
團隊通過網絡收集各類輔導機構,分析市面上比較有代表性的潛在競爭對手,得出表1。通過對主要競爭對手的研究分析,總結出以下3個市場痛點:
(1)部分收費服務價格偏高有一定的經濟門檻。
(2)主要面向學習意愿強、目的明確的普通大學生,缺少面向掛科問題的解決方案。
(3)平臺互動性較弱,用戶體驗單一。
2.2.2 SWOT模型分析
團隊基于用戶需求調研和市場競品分析,對平臺進行SWOT模型評估(見表2)。
3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模式的構建
3.1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的服務模式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創建了一個新的服務模式(圖1)。平臺引入校內優秀大學生作為教員,為有掛科煩惱的在校大學生搭建了一個質優價廉的個性化學習輔助平臺,提供了根據學員需求匹配合適教員的個性化定制輔導、考試預警和學員學習打卡功能,創建了供教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互動分享的社區交流空間。
個性輔導模塊為學員用戶提供專業的課程學習,為掛科問題亟待解決的用戶提供一對一精細化的個性輔導服務。學員用戶通過匹配的形式自主選擇教員用戶以及輔導方式。線上輔導方式提供匿名、實時輔導的靈活服務,教員通過文字,視頻,語音和文件傳輸的形式進行實時的輔導。線下輔導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地輔導服務。
社區模塊主要內容是分享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教員和學員均可在平臺中發布動態,記錄日常,分享自己對學習的喜怒哀樂和學科學習心得,也可以在平臺中瀏覽其他用戶的筆記內容,參與點贊互動,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在他人的分享中獲取學習的樂趣。
打卡模塊主要用于幫助學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員可根據個人情況(如打卡天數、打卡任務等)為自己設定個性化的打卡計劃。
預警模塊是為有掛科風險的科目設計的一個功能。大學生在掛科后離重修重考會存在一個時間間隔,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置重修時間、考試時間、考試難度等信息,平臺根據其設置定時向用戶發出預警信號,以及提供一些學習技巧或者相關經驗分享帖子。
審核模塊分為教員資質審核和建立信譽積分體系。平臺的教員大部分從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中招募,為了保證教員教學質量,教員需要上傳提供輔導科目的教務處成績截圖、學生證、個人身份證來證明。平臺還建立信譽積分體系,采用學員評分制度,用信譽積分來評定教員的教學水平。
3.2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的技術方案
平臺后臺程序基于Flask框架,采用Python語言開發Restful風格的API供前端App調用,數據庫采用MySQL,為了加快數據的訪問,采用Redis作為數據緩沖層。前端移動App采用Google公司開源的Flutter框架,該框架提供了豐富的控件和工具,可以在Android手機和iPhone手機上構建高質量的原生用戶界面。前端與后端采用https協議進行通信,數據交換格式采用JSON。平臺采用Nginx作為負載均衡器,將前端的請求均衡地導向后端服務器。
4 結語
掛科無憂個性化輔助學習平臺彌補了目前市場上為掛科大學生輔導學習的空白缺口,實現了個性輔導、打卡、社區分享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了掛科的大學生和學業績點優異的大學生間的橋梁,營造一種學習互促的氛圍,幫助掛科的大學生通過考試,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兼職方式,為降低高校的掛科率、增強高校學風建設水平提供了一種現實的解決辦法。但還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在推行中應完善平臺中教員與學員,學員與平臺之間的交易,提高教員個性輔導的質量,為解決高校掛科問題提供一種更加創新和成熟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教育部.教育部推出取消“清考”等22條舉措深化本科教改[N].中國教育報,2019-10-14.
謝春瓊,沈彬.大學生學業成就歸因研究——基于對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學生的調查[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0):169-170.
李晨碧.關于降低大學生掛科率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23):
85-86.
胡雪笛.大學生兼職及相關因素對就業的影響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孫景玉,石振國.面向教育培訓信息服務平臺[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8(33):91-96.
陳小卉,胡平,周奕岑.知乎問答社區回答者知識貢獻行為受同伴效應影響研究[J].情報學報,2020,39(4):450-458.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of Individualized Auxiliary Learning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 Taking the Platform of “No Worry about Flanking a Test” as an Example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XU Meiqi? LIN Qi? LIANG Enni? LIU Yaqin? MAO Xiaoju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flanking a test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ost of the failing students lack of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 learning guidance. After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in the market of the education platform to assist college students with failed experience in learning. Based on this, in view of the learning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failed experi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llege students with excell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teachers, designs and builds a personalized learning assistance platform of high quality and low pr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failure,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of part-time job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excell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t not only creates a kind of mutual help and mutual promotion of "peer effect", but also provides a practical solution to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flanking a test;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