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平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閱讀素養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素質。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提升高中語文的閱讀素養也成為教師都關注到的問題,很多的高中語文教師開始意識到提高學生的閱讀習慣和素養對于學生學習語文和日后的發展是有多么重要,所以要以此為目標,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思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高語文的閱讀素養和質量。因此,本文基于怎樣能在新高考背景下提升高中生語文閱讀素養的進行了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語文;閱讀素養;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建立一個師生平等的關系,并在這其中充分地對學生加以尊重和理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提高閱讀的質量,從中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閱讀水平。而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來講,盡量不要將自己在閱讀之后的感受強加給學生,或者直接跳過學生閱讀的步驟。閱讀不是光靠老師講,學生就能體會得到的,應當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閱讀素養。在新高考背景下,很多老師都開始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等進行了總結,找到其問題所在。并且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了解自己的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關注學生的學習感受,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意義
語文是一個語言類型的學科,可以說閱讀是語文的學習基礎。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可以說是語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環節。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開拓學生的知識領域。作為一個高中生,雖然學生的思想境界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學習也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從而導致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對人生的感悟是非常少的。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語文越來越重視閱讀的教學,這也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余毒能力和閱讀素養,讓學生也會有更多的知識來對戰高考,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提升高中語文閱讀素養所要面臨的問題
在現如今的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問題等待教師去解決。閱讀也會對學生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等等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也要加強針對這些問題的重視程度,讓閱讀的教學體系能夠更完善。
(一)閱讀教學內容單一
現如今,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都還是在側重語文知識的教學,沒有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導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過于單一,不能滿足高中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高中時期,各個科目的教學任務都比較多,教學內容也比較復雜,教師只能以大局為重,通過減少學生的閱讀時間來加強對知識的講解。這也就導致學生的閱讀內容只停留在教材當中,沒有吸收到額外的閱讀知識。如若想要去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只能通過額外的閱讀素材和實踐去積累,可是高中生在校時間長,學科多,任務重,就算有時間也被各科的學習給填滿了。所以,怎樣能夠讓閱讀教學內容變得豐富,讓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進行,這些都是很多語文教師所頭疼的問題。
(二)教學方式太過傳統
在語文的考試當中,閱讀理解等關于閱讀的內容占據了卷面的一大半,學生和老師也不能完全的忽視閱讀教學,但在實際過程當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幾乎采取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對知識進行理解和閱讀,從而無法學習到真正的語文知識,對語文中的一些問題也沒有辦法很好的去解決。且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從而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參與到課堂當中進行學習。
三、提升高中語文閱讀素養的方法
(一)利用教材的優勢進行教學
語文的閱讀教學離不開課堂,而高效的閱讀教學也離不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角,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閱讀教學的方法,豐富閱讀教學的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將教材的優勢運用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能夠實現將教材的閱讀與課外的閱讀知識進行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閱讀的時間和機會,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閱讀教學的應用,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此外,閱讀教學不能只局限在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應當讓學生能夠走出課堂,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才能讓學生閱讀海洋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
以《再別康橋》這篇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為學生介紹徐志摩的其他作品,讓學生在課后的時間通過閱讀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去揣摩作家的作品在寫的過程中包含著怎樣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閱讀素養。
(二)設置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意識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往往都比較單一,讓課堂變得很枯燥,讓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無法體會到閱讀的價值和樂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入問題教學,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學習。只有學生的思想當中有對文章的問題,帶有目的性的進行閱讀,才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能力。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也要設置不同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讓學生在學習到了知識的同時也對問題進行舉一反三,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也要給學生一定的發揮空間,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素養。
(三)挖掘課文內容,加強學生思維能力
在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很快就掌握到其中的知識。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領學生去挖掘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對課文加以思考,并站在坐著的角度上去理解這篇文章的深意,從而幫助學生能更快更好的去進行語文的閱讀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語文的試卷上,閱讀理解占據了試卷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而閱讀理解就是指對在閱讀文章之后,對這篇文章加以分析,讓學生通過提出的問題帶有目標的進行閱讀和思考。所以,在高中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一起挖掘課文的內容,理解課文的深意,從而達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目的。
以《老人與海》這篇文章為例,本片課文當中主要是以描寫人物的獨白來對故事情節加以描述,而在小說體系中,獨白的寫作方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并對文章中的獨白加以理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本篇文章進行思考,從而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嘗試著讓學生作為文章的主角,身臨其境到文章當中,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更好的理解和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老人與海》這片文章當中,主人公當時的堅強和無助都體現在了獨白當中,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和內容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和想法,思考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并在這過程中加強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四)拓展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課本的內容是有限的,所以老師單純只靠課本進行閱讀教學,是無法滿足學生閱讀教學的需要的,因為這樣非但無法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而且還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為了豐富閱讀教學的內容,拓展學生閱讀的知識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利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和資源開展教育活動,在豐富學生閱讀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進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使學生在對所閱讀的文本內容進行分類的時候,也能夠比較的更加客觀和全面。
以《赤壁賦》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詩人當時矛盾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為本次教學的核心,并在教學的過程中引領學生對文章當時的情景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深入到文章當中,更好的理解本篇文章背后的情感。在思辨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依據文章的內容拓展知識,讓學生通過自己對本文的了解進行解讀,并讓學生說出自己在閱讀之后對本篇文章的理解觀點,讓其他學生也能在這之中完善自己對本篇文章的理解。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后,也要讓學生思考詩人晚上去赤壁賦游玩的原因是什么?在矛盾的情感變化當中,詩人當時的情感又是什么呢?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文章,讓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加強學生思辨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素養。
(五)從寫作環節入手,進行高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
寫作一直都是語文當中的重點內容,在試卷當中也占據很大的比重。這也一直是教師的教學難點,令學生頭疼的問題。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與從前相比雖然提升了一個檔次,但是基于高中的寫作要求比較高,很多學生的寫作情況都不太理想,這也是很多學生的語文成績一直上不去的原因。近幾年來,讀寫結合是很多語文教師經常運用的教學模式,閱讀本身的特點就是通過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而學生通過寫作的過程能夠表現自己在特定情況下的通過自己的思想和內涵進行表達。如果學生的閱讀量不夠,那么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無從下手,或者自己的寫作成果也是比較枯燥無趣的現象。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增大閱讀量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加強了學生的閱讀素養。
以《海蒂》這篇文章為例,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這篇文章進行以景為主題的寫作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段風景的視頻,并與文章中的奧西姆高山牧場風景進行對比,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也能對此有一個認知。在這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描寫了風景的文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風景寫作方法,觀察的角度,能夠運用的修辭手法等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加以思考,并將自己學會的寫作手段運用到寫作當中。并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到其中的知識。
結束語: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閱讀素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那么,在高中語文當中如何能夠更合理的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就是許多語文老師所必須面臨的問題。作為一名老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知道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意義,以及對學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內容,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能夠更充分地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讀書的快樂,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海碧.淺談新高考改革中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32.
[2]楊曉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20.
[3]侯協添.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調整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5):32-33+123+129.
[4]張再良.新高考下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8):36-37.
[5]張媛.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學術論壇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