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雙
摘要:農村中學生的輟學問題,已經成為桂平教育的突出問題。由于桂平市農村經濟的不平衡發展,一些農村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桂平市部分農村地區中學生輟學現象依然嚴重。為了有效抑制這種不良現象的不斷惡化,近年來,桂平市政府和教育局相關部門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本文主要就廣西桂平市農村中學生的輟學現象、原因進行調查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農村學生輟學進行研究,希望適應新形勢,探索新手段,推動農村教育新發展。
關鍵詞:農村中學;輟學現象;對策研究
引言:農村人才振興是鄉村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現階段農村教育發展對于戰略實施有重要的影響。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村中學生輟學現象已經有了改善,但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桂平市農村中學生輟學的原因,與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都有關系,農村教育發展任重而道遠,只有全方面解決各層次出現的問題,才能保障農村中學生受教育的權益,推動鄉村戰略落實和實施,
一、桂平市農村中學生輟學現狀的分析
桂平市是廣西第一人口大縣,是廣西農業重鎮,由26個鄉鎮、412個行政村和25個社區組成,重工業較少,財政收入主要靠旅游業收入,財政收入較少,農村經濟不發達。由于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農村基礎教育的資源遺漏殘缺問題尤為突出。提高義務教育教學普及率一直是桂平市義務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優先考慮事項。隨著中國義務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義務教育水平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進步。但是,我市農村教育設施不完備,很多學校場地規模不達標,師資力量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特別是偏遠山區,很多學生上學困難,這些原因直接限制到了農村勞動人口質量的不斷提高,影響了我市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在桂平市基礎教育建設方面,加大教育投資是當務之急。
從桂平全市中學生的失學輟學情況來看,大部分地方的中學生都在八年級和九年級就出現輟學退學現象,而且主要集中在鄉下中學。僅2019年春季期桂平市教育部門統計我市26個鄉鎮適齡兒童失學輟學就達496人,輟學的原因,與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都有關系,桂平市農村教育發展任重而道遠。
二、桂平市農村中學生輟學原因分析
1.社會原因
隨著我市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進入城市或者人口密集地區尋找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一定可以長期得到很好的投資回報。這也是一種"讀書無用"的新傳統觀念,這種傳統觀念已經在農村邊遠地區廣泛傳播發展開來。許多初中畢業生都變得不顧一切,輟學到城里工作。我只是想早點創業賺錢,減輕這個家庭的各種經濟負擔。其次,由于我市農村教育教學水平相對較低,教育資源有限,每年能夠順利進入城區中學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這也嚴重程度打擊了部分農村地區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信心。他們認為進入農村學校沒有希望,最好盡快進入社會。最后,由于社會競爭的加劇,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畢業后就業困難。"讀書無用"的概念應運而生。
2.學校原因
我市中學控輟保學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農村中學生嚴重退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農村學校教育水平低,師資缺乏,學校教育任務繁重,無法考慮所有學生。學生輟學是父母和學生自己的選擇。這是農村學生退學輟學狀況無法改善的一個重要因素。
3.家庭原因
家庭是造成農村中學生輟學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的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家庭經濟上的因素和社會觀念上的因素。從社會經濟影響因素分析來看,中國全面開始推進了覆蓋全國9年的義務教育,但隨后國家繼續實施了"兩免一補"等多項惠及廣大國民的優惠政策。經濟上困難的孩子家庭的實際經濟負擔也很重。從教育觀念影響因素角度來看,由于我國農村青年人的傳統文化知識水平低,讀與不讀由學生自己選擇的觀念深入大部分家長腦海,同時受到社會沒有文化卻獲得成功的某些人影響有一些農村學生家長甚至認為孩子讀書視浪費時間,還不如早點出社會打拼磨煉,對于他們的孩子成績好與不好、學與不學從不關心從不過問。
4.學生的原因
初中生是農村中學輟學率很高的團體。因為他們年輕,所以對將來缺乏明確的計劃,加上小學階段已經出現厭學情緒,對學習毫無興趣和激情。另外,他們還沒有進入社會,對于社會上的一切都感覺很新鮮,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再加上對知識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的認識,覺得有人照顧和賺錢是最好的選擇。還有很多農村中學生保護自己的意識不強,容易產生崇拜和跟隨社會人員的現象。同時中學生普遍處于叛逆期,加上父母大多不在身邊,在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愛這些原因都成為他們輟學厭學的直接原因。
三、桂平市農村中學生輟學對策
1.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
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對改善農村初中生輟學現象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社會各部門應該多注意鄉下中學生的失學輟學現象,共同為鄉下中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同時通過互聯網、網絡、宣傳欄等加強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另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還應積極和學校聯動,對于輟學現象,應該實行政府和教育部門強強聯合,減少或者杜絕非抗拒性輟學現象出現。除此之外增加地方農村教育投資,整備改善農村地區教育發展環境,擴大教職員,為促進農村地區中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的教育學習生活環境。改善全市農村中學的新生入學率,提高農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整頓改善學校宿舍周邊環境,減少學生負面影響。
為了有效整頓不良學校校舍周邊環境,凈化學校社會管理環境,減少不良學校社會環境,從而減少對學生的不良影響。政府、公安、物價、工商、文化等主管部門機關可以及時采取專項聯合調查行動,教育和依法嚴懲在學校周圍非法經營牟利的一些個體性企業主和不法商人。與其他學校保持聯系,加強維護學校內部和周圍的公共治安。
3.重視學生心理輔導、加強學生思想教育。
為了強化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在校應屆學生中正式初始開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努力增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在校長和學生中真正愿意開設一堂思想道德教育課,加強感情教育,讓孩子的心充實“愛”,鼓勵運用教育法,鼓勵教育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優點,刺激消極欺瞞和霸凌者自身的潛在善惡能力和善良品質,將消極欺瞞和霸凌者的一種消極因素最終轉化成愛為一種極端善良因素,正確引導消極欺瞞者的積極性和心理健康狀態,優秀品質和善良能力,將消極欺瞞為一種愛將來的暴力力量變為善良能力,將消極的善良力量最終轉化成愛為真誠、高尚、愛、正義。
4.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入,改善教育環境,提高教育質量。
偏袒農村學校的政策將為農村中學的師資力量和環境建設提供更多的支持,縮小鄉下學校與區域學校之間的差距,確保學校的共同平衡和發展。
結束語:
基于農村中學生學習狀況,減少輟學現象更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尤其是經過義務教育,學生的知識面有所增加,所經歷的事情也能更好的得到思考,初中階段是學生的關鍵時期,在農村義務教育更值得學生去學習,無論是哪個部門從哪種方法出發,都需要從根本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更為有效的增加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會加強,對學習的渴望也會加強,學生的輟學率也就會有所減少,學生綜合素質就會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春敏.新形勢下農村初中生輟學現象透視[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3.
[2]姚金贊.當前農村中學生輟學現象分析[D].河南大學,2019.
[3]吳華,李金鳳.農村初中學生流失現象透析[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7(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