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高我國高中教育的質量,培養出更多綜合能力突出的人才,教育工作者不斷深化落實高考改革。新高考視域下,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傳統意識教育影響的學生并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所以高中數學需要遵循素質教育的原則進行深化改革。文章將對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一、引言
數學課程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學科,并且會對物理等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影響,所以高中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數學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學會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高中教師還需要深入探討,讓學生更加自如地應對日益變化的數學高考,確保學生能夠在數學高考考場上盡可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二、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因為我國高中數學教材內容十分多樣且豐富,所以數學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氣息濃厚、生動有趣的情境。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互動,并且有利于良好教學氛圍的形成。
例如,在學習空間結合體的三視圖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三視圖的理解更加全面,同時利用課堂時間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做手影游戲,通過大膽地嘗試和仔細地觀察,讓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的理念。數學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并且從中積極地發現數學知識和尋找數學規律。
人教版的高中數學教材中有部分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例如,在快遞員送快遞的過程中,他每天要經過很多的街道,有時甚至會出現重復走同一條街道的情況,那么如何規劃路線才能使送快遞的效率最高?學生在剛看到“快遞問題”時可能會比較迷惑,但是只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聯系所學知識,就發現可以利用排列組合的知識對具體的問題進行解答。
三、轉變數學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能夠適應復雜的數學高考形勢,高中數學教師應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全面的發展,學生除了需要重點理解和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識,還需要進行專題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培養,因為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例如,制訂出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確定學習的方法等。合作學習則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數學問題的探討和解決,合作學習模式的特點是小組成員通過取長補短和相互探討確定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研究性學習的發起者一般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深入了解某一問題或課題,教師可以在學生遇到困難時進行指導。
例如,在學習復數等理解難度不高、較容易掌握的知識時,則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做題掌握;學習指數函數y=ax(a>0且a≠1)的函數圖像特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函數圖像特點進行總結。為了讓學生在總結圖像規律時少走彎路和錯路,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小組討論之前為學生提供幾個思路,如“為什么定義中a不能等于1?”“圖像是否會經過定點?”等。讓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得出a>1時,則指數函數單調遞增,若0<a<1,則為單調遞減,以及函數圖像過定點(0,1)等結論;因為橢圓、雙曲線等幾何問題在高考數學試卷中都屬于難度較大的題目,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常見的幾何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
此外,在教師轉變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在高中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時,需要制定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目標的指引,讓學生完成學習,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會出現方向錯誤,也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知識、學習方式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設計教學活動,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究的方式獲得知識,懂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或者是明白什么道理等。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三角函數的定義》相關知識點內容時,數學教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培養。首先,數學教師在正式講解課程之前會進行備課準備,在備課時要把重難點知識點進行確定,還需要對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在準備充分后,再進行課堂教學。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法進行教學,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這樣既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與探索,對其數學思維進行培養。
四、優化數學課堂結構,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夠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率,所以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課堂學習情況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在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的前提下,數學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重新組織教材內容和開展分層教學。
例如,在學習圓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可能已經對圓的概念比較了解,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較短的時間對圓的概念進行解釋,然后通過解答和分析精心選擇的例題,如圓x2+y2-4x-4y-10=0上的點到直線x+y-14=0的最大距離與最小距離的差是多少?如果部分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較優秀的學生能夠憑借自己的思考計算出正確答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部分學生則可能會在解答時遇到較大的困難,所以教師可以讓解答正確的學生上講臺進行講解,最后可以和學生一起針對該題目進行數學思維的總結。
在高中教師對課堂結構進行優化的過程中,還需要將數學必備知識點進行落實,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在高考內容發生改變后,高中數學教師想要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就需要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把課堂教學作為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場地,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教學主體,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與研究,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難點知識點。其次,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要能夠根據最新版教材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對知識點進行整理,明確課堂教學主要目標,這樣既可以讓教學活動變得有效,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最后,教師要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給學生足夠的知識談論時間,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基本立體圖形》相關知識點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問題導入形式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產生好奇心,主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討論的內容與教材相結合,逐漸深化討論難度,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讓學生掌握考點知識。在學生探討結束后,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談論結果進行總結,對于重難點知識重新講解,加深學生印象以及理解程度,并通過不同方式對例題進行講解,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式,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擴展,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深化數學知識內容理解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運用也變得更加廣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具時效性特點。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立體圖形直觀圖》時,教師想要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章節知識,運用本章節知識解決問題,就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但是,大部分學生的想象能力都比較弱,這時,教師如果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將立體圖形的直觀圖進行展示,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直觀圖效果,也可以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將信息技術中的知識點與習題進行整合,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范圍得到有效擴展,也可以讓課堂教學呈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
六、設計多樣性的問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更加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質的考核,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師講解數學知識,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時,需要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進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多樣性問題的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提升,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
例如,在講解《圓的一般方程》這一知識時,教師在對相關知識點講解完成后,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開放性研究價值的習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研究。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學習,使得教學課堂與新高考要求相符合,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與此同時,整合教學資源,開闊學生視野也是設計多樣性的問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主要依據是教材、黑板和粉筆等教學工具,這不僅對學生學習范圍進行了限制,也使教師的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其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不僅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也使教師的教學手段與工具發生了許多改變。例如,在講解《排列與組合》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網絡中的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教材基礎知識學習延伸到課外知識學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也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與完整,從而滿足新高考的要求,使學生取得一個好的高考成績。
七、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視域下,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理念和模式等都需要進行深入的改革,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在數學課堂中創設有趣和豐富的教學情境,讓課堂的結構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學會靈活轉變高中數學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懷友.淺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J].考試周刊,2016(5):7.
[2]王志漫.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J].新校園:閱讀版,2018(5):103.
[3]王兵.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的幾點思考[J].速讀,2018(3):44.
[4]陳小平.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師,2013(27):82.
[5]陳煥兵.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實踐與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6]王健慧.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初探[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5):38.
[7]陳安芬.探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10):173.
[8]呂呈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優化策略[J].學周刊:下旬,2016(9):187.
[9]侯新蘭.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12):27-28.
作者簡介:
華云,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宕昌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