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代芬
摘要:新時期的教育發展,愈加注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而小學作為學生接觸和積累自身文化素養的初級階段,教師應該重視起傳統文化在課堂中的滲透,改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使其更加積極的去學習和探索傳統文化,從中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和素養,小學語文包含豐富的文化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從中了解和感悟更多的優秀文化和思想內涵,在文化熏陶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樹立民族責任意識,扛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合理滲透傳統文化,使學生在對漢字語言掌握的同時,了解中華文明,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語文科目本身語言豐富,具有其特有的教學優勢和功能,教師要從教材出發,充分發掘和利用,在授課過程中融入優秀的思想和文化,促進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那么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文中作出以下了幾點分析。
1、在漢字教學中引導學生感知傳統文化。小學生還處于認字識詞階段,而漢字的形成和發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所學漢字的由來和典故,使學生能夠清楚漢字的構成和演變過程,從中體會古人造字的聰明智慧和意義內涵,從而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認知和感悟。比如我們常見的象形文字,它是最原始的一種記錄形式,古人通過描繪相似的圖形代表身邊的事物形態,其表現方式簡單,象征性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演示相關漢字的由來和演變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日月水火”課程中,這幾個漢字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可以先讓學生想象日月水火在生活中的樣子,再向學生展示古人最早的記錄符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象形文字,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演示日月水火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使學生通過對比,進一步了解漢字的發展,感受傳統文化經過歷史積淀的深厚底蘊。
2、在古詩詞中了解傳統文化。古詩詞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中有著一定的代表性,其篇章簡潔押韻,句式優美朗朗上口,極富藝術色彩和濃厚的感染力,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著不少的古詩詞,可以帶學生學習和了解古代文學的歷史和文化,同時通過背誦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古詩詞雖然簡短,卻蘊含著作者濃烈的情感和思想意境,學生的認知范圍有限,可能無法真正的理解,教師在授課中,可以結合詩人的背景,幫助學生去體會詩文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利用多媒體準備相關的歷史資料和圖文信息,對照詩句為學生講解,使學生能夠與作者共情,對詩文產生畫面感,通過學習和情感的融入,進一步了解古代的歷史和文化。當然,要充分體會古詩詞的語言和思想內涵,還是需要學生多多朗讀和背誦,通過有感情、多形式的朗讀,增強學生對詩詞節奏和情感的理解,促進傳統文化的滲透。如古詩“楓橋夜泊”中,主要表達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心境,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詩人當時所看到的景象,讀準發音和斷句,體會詩人的表達方式,通過品析詩人的“愁”,指導學生讀出節奏,讀出情感,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詩文意境,感悟古詩文化。
3、在閱讀中體會傳統文化。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包含寓言故事、小說等眾多文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小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師的有效融入和引導,幫助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學習優秀的文化思想,培養優秀的思想品質,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認同和自信。比如在小學語文中有關于中華傳統節日的內容,“春節童謠”反映了春節的一些習俗,比較貼近生活,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習中可以想象到到春節熱鬧的氛圍和有趣的活動,教師可以引入春節話題,讓學生討論春節還有哪些習俗,學生也會充滿積極性,進一步認識春節文化,教師還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等為學生科普更多關于春節的由來和傳說,如過年中有關“年”的傳說等,帶學生了解更多的春節文化,也能夠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探知力。
4、課外拓展,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促進傳統文化在課堂中的融入,小學語文教師應擔起重任,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優化和創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認知和重視傳統文化,經受優秀文化思想的熏陶,為弘揚傳統文化作出貢獻。除了日常課堂教學,也要拓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閱讀和積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支撐。比如學完“端午粽”課文后,可以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和文獻,了解有關屈原的故事和歷史,并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端午節的作文,使學生能夠深入探究端午文化,了解更多的文化習俗,積累文化知識,同時鍛煉語言的組織和應用,提升語文的綜合素養。另外,教師可以創設相關情境,引導學生融入傳統文化的歷史和氛圍,在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探討中,使傳統文化的融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學習“景陽岡”課程時,教師可以準備相關武松打虎的影視資料,把所學內容更加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可以讓小組進行角色演繹,通過情境體驗,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也使傳統文化深入融合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結束語:傳統文化是國家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有著重要影響,語文教師要擔起重任,促進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使學生都能夠正確的認知傳統文化,接受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高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優秀文化的學理和實踐探索[J].黑龍江老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40(07).
[2]齊麗軍. 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中華文化的引入與教育方式創新[J]. 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8).
[3]杜麗英.優秀文化走進小學語文課堂——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優秀文化的滲透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