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瑛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各個企業不斷進步,正在朝著現代化防線不斷發展,呈現出了較好的發展趨勢。現如今,我國各個企業為了能夠對當前的管理制度進行革新,逐漸將供應鏈管理模式應用其中,對于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而采購作為供應鏈模式的重要工作內容,采購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能夠直接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本文將針對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成本控制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闡述出控制采購成本的措施,希望能為各個企業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采購;成本控制
從目前看來,能否對采購成本進行有效控制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對于企業管理來講,企業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成本的高低,如果能夠對采購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就能夠增加客戶對企業的好感,提高企業的信譽,企業也因此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由此可見,控制采購成本存在必要性,必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市場地位,進而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
一、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和傳統采購的區別
(一)采購程序不同
通過調查顯示,傳統采購比較復雜,由于工作內容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完成,因雙方只是進行單次合作,無法對材料的質量進行保證,極有可能會因材料而出現矛盾,采購工作的效率也會因此大幅降低,還會延誤材料的入庫時間,阻礙企業的正常經營。除此之外,因采購成本太過雜亂,會出現大量的資金浪費現象,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F如今,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能夠直接采購供應鏈之內的供應商材料,還可以和供應商進行長期合作,不僅使企業的采購工作更加簡單、明確,更降低了采購工作的成本支出。不僅如此,通過與供應鏈內供應商的長期合作,能夠讓供應商更加重視客戶對于產品的評價和滿足程度,如此一來,更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
(二)采購目的不同
傳統采購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庫存,保證不會出現材料供應出現問題的情況。除此之外,傳統采購主要根據庫存材料的飽滿度實施采購計劃,但因采購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沒有進行準確的溝通,往往會出現材料儲備過多,導致企業的采購成本進一步增加。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工作會先對供應鏈內的客戶需求進行了解,然后針對客戶需求量實施采購計劃。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采購數量過多而出現材料堆積情況的出現,企業的采購成本也會因此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方式還能夠確保出現采購風險時能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進而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會受到影響[1]。
(三)供需矛盾不同
傳統的采購工作往往會因利益大小導致購貨方和供貨方之間產生矛盾,嚴重情況下雙方的矛盾會再次升級,形成更大的糾紛,這種現象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行,企業的未來發展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阻礙。而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工作通常會結合購貨和供貨雙方的利益,使雙方能夠通過良好的合作形成利益團體,獲得共贏,如若出現風險,雙方也能夠協同應對,能夠有效推動雙方的良好發展[2]。
二、供應鏈環境下的采購管理問題
(一)供應鏈信息出現誤差
在應用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過程中,由于競爭壓力較大,各個供貨方之間通常都會保留部分的數據信息,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損害。但是,購貨方卻是隨時可以替換的,除去供應鏈內的企業后,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企業進行采購,所以,供貨方并不能將供應鏈中的信息完全進行共享,嚴重時還會出現較大誤差的信息,致使雙方之間的合作終止,更會損害購貨方的部分利益。
(二)沒有明確出員工崗位的職責
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需要明確出各個工作人員的職責,在企業中的工作崗位中,采購工作異常關鍵,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調查顯示,采購工作主要有合同管理人員和采購人員,分別負責簽訂合同以及采購的工作,合同管理人員和采購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往往會牽扯到談判技巧和許多權限,但由于企業并沒有將這些內容在崗位職責中進行說明,致使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內容沒有足夠的認識,采購成本的控制也因此難以呈現出較好的效果[3]。
(三)制定的采購戰略不夠明確
通常來講,職能部門會運用供應鏈模式發放采購資金,但從實際情況看來,企業的采購工作并沒有制定出明確的采購預算和戰略規劃,往往是由采購部門根據自身經驗進行采購工作,致使采購和供應鏈中的工作產生沖突,采購成本就會因此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嚴重影響[4]。
三、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加強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采購成本控制意識
對于企業來講,采購成本的控制效果主要取決于是否具備合理的成本控制意識。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對采購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了解采購成本的控制方式和空間,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注重采購成本的控制過程。除此之外,還需要將科學、正確的成本控制意識向采購人員進行貫徹,若此以來,采購人員就會更加重視成本控制計劃,采購成本控制也會因此呈現出較好的效果。
(二)針對性選擇采購方式
從實際情況看來,采購成本會因供應鏈環境而產生一定的差異,所以,在進行采購時,需要針對不同的供應鏈環境來選擇適合自身的采購方式,以此來對采購成本進行控制。通過調查顯示,許多的中大型企業都會將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所需的材料制定成采購清單,然后交由專業負責采購的部門進行材料采購,而采購部門就會按照采購清單進行材料采購標準以及采購方案的制定,這種方式能夠對采購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由此可見,中大型企業的采購方式雖然能夠有效控制采購成本,但卻不適用個別的小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雖然小型企業的采購訂單相對較小,應當與其他企業共同協同進行采購,以此來避免出現采購風險,還能夠對采購成本進行控制[5]。
(三)和供應商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通過調查顯示,傳統采購的雙方通常不會進行長期的合作,大多只是進行單次的買賣。購貨方通常需要進行簽訂合同以及招投標等才能進行采購,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并且工作效率低下,因每次選擇的供貨方不同,如果采購工作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因此,需要在供應鏈模式下構建出現長久的合作關系,使雙方能夠形成利益共同體,供貨方就會更加重視材料的質量,購貨方的采購工作也會更加簡單,采購成本的控制也能夠呈現出較好的效果。
(四)打造采購管理服務平臺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許多信息化技術逐漸應用到各大企業的管理工作之中,能夠制定出科學的采購標準,采購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也會因此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企業需要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加以重視,構建出采購管理服務平臺,不斷完善采購標準和管理制度,并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采購的各項細節工作之中,使采購工作更加的規范和標準,進而推動企業良好的發展腳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供應鏈管理模式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企業必須在采購工作中應用供應鏈管理模式,以此來對采購成本進行合理控制。首先,需要在企業內部樹立正確的采購成本控制意識,讓工作人員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選擇適當的采購方式,與供貨方構建長久的合作關系,使供貨方能夠和自身共同面對產生的風險,從而保證材料的質量,然后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采購工作中,簡化采購工作的同時提高采購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對于企業的發展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曹鵬.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光伏企業庫存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21.
[2]王婉鈺.基于??四J降腍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21.
[3]周陽.A公司北京地鐵16號線項目施工過程精細化成本管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9.
[4]姚杰.基于供應鏈管理的HF企業成本管理優化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20.
[5]鄒娜.SZDJ公司采購成本控制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