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琳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差不大,可是在成績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由于學生的審題能力存在差距,要想正確解題,審題是關鍵,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現如今小學低年級的數學題形式多樣,題型靈活,這就對學生審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段的特點,識字量少,思維能力弱等,很容易理解錯題意而導致解答錯誤。本文從小學低年級審題現狀及原因出發,探究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審題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低年級? ?審題? ?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關于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 學生不僅要學習數學的基本知識,也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題型。而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閱讀能力有限和文字轉換成數學信息能力的不足,就會很容易因審題不清而造成答題錯誤。特別是在講評試卷或講評練習時,可以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在老師要求重新仔細讀一遍題目之后,馬上知道自己為什么錯,錯在哪里,并且立馬能寫出正確答案,都不用老師說答案。這種現象就說明,一部分學生做錯題目并不是不懂知識點, 而是審題能力不足。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癥下藥,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因此,對于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得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審題方面的訓練,是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并且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的環節。 本文在實際教學中經過反思及實踐,對于小學數學低年級審題方法有一些粗淺的認識,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生審題能力低的原因
1、審題粗心大意
讀題是審題的前提,是解題的基礎。對于小學生數學審題來說,粗心大意就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在教學活動中,特別是考試的時候就很容易看出,大部分學生審題不夠認真,導致答題錯誤,有時甚至是越簡單的題目越容易出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經常發現一部分學生讀題時都沒有把題目讀完,或者是讀完了意思都沒有理解清楚,就按自己的感覺寫出答案,就導致答題錯誤。比如,填空題之類的簡單題型,明明題目是說填序號,可很多低年級學生會不按題目要求,而是按自己的想法,不細心,把答案直接寫進去,產生這類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形成了“思維定勢”,產生了負面作用。又比如低年級學生常常會遇到文字和圖形相結合的題目,而且有的數學信息不能直接從文字中提取出來,而有的學生就只看一半的題目就開始下筆答題,往往就會出錯。
2、知識點掌握不牢固,不懂得靈活運用。
在教學活動中,會發現一些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不牢固,導致在一些概念及解題方式上容易出現混淆,還有一些題比較相似,但是考察的知識點卻是不一樣的,但是很多學生就轉不過彎,不懂得靈活運用知識來解答。例如:在考察十幾減幾時,運用“破十法”計算時,就會有些同學與之前的一圖四式知識點混淆。如題目為有13只雞,公雞有7只,母雞有多少只?13-7=? (只);有個女孩說:我這樣算10-()=3;3+()=();這里是運用“破十法”計算,但是很多同學就以為是一圖四式,就解答錯誤了。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有效方法
1、強化默讀細想;培養審題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 關于在解決問題的正確性上,其實很大程度取決于是否能正確審題,而小學生因為其年齡特點和智力發展水平的局限,讀題時往往由于不仔細,不認真,不理解詞意,觀察不具體全面,而導致沒能正確的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要求和順序以及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如可以集體朗讀、輕聲讀、個人默讀,并且要讀通句子、不添字、不錯字,不漏字等,低年級的學生閱讀速度慢,識字量較少,理解能力不足,這就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學生學習讀題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時,讀的方法滲透也重要。
2、學會圈題,畫重點
讓學生學會提取關鍵詞,不僅能讓學生找到解題的關鍵所在,還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粗心大意。低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比較注重整體, 而忽略細節,這就容易漏掉關鍵信息導致答題錯誤。并且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思維比較局限,思維和讀的速度有一定的誤差,還會出現看錯上下行等問題。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時,可以引導學生用手指字,一個字一個的讀,使口和手互相配合,遇到關鍵字或信息時及時用筆圈出來。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認識的字更少,加上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先帶讀,并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用手指字,自己讀時也是用手逐字逐句地讀,遇到有用信息時用筆畫出來,以提醒自己注意。
3、培養小學生的讀圖能力
現在小學生所接觸的很多題型不僅涉及計算,還有一些圖像,有時需學生把圖形中的一些信息轉化為有用的數學信息,這類圖文結合型題目不僅計算的難度有所增加,最重要的是著重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信息轉換能力、整合歸納能力,而且有時圖像類型的題目中還包含干擾信息,學生還要學會排除干擾,正確解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看圖,圖文結合并能夠用數學語言完整地描述題目的含義。此外,教師應以身作則,教學時時刻注意細節,給學生做好榜樣,傳遞一種嚴謹的態度。
三、結 語
小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自身首先要給學生做好表率。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滲透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并且要認真觀察小學生的解題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認真的審題習慣,教給學生科學可行的審題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正琴.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3-20
[2]馬楠.小學生閱讀能力對數學學習能力的影響,文淵(小學版);2019-10-05
[3]陶積文(導師:傅敏).小學分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專業: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