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核心素養”目前是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最熱門的詞匯,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已經成為每一個教師追尋的終極數學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數學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下面將對小學數學學科素養的落實方法進行探討,進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2014年3月,一個嶄新的概念——“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國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今天,這個概念體系正在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通俗的說,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或者說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以及有條理地進行理性思維、嚴密求證、邏輯推理和清晰準確地表達的意識與能力。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本國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準則。因此從結構上看,基于中國國情的“核心素養”模型,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圓心來構建。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策略
1.以生動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往往因教師注重對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和技巧的培養,忽視了其興趣培養,使很多學生形成了數學枯燥、乏味的印象。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地過程中,應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圖形的變化(玩一玩,做一做)”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三國華容道”的游戲講解作為激趣導入,使學生意識到平移只可以上下或者左右移動,接著通過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明白平移只改變物體的位置,不改變它的大小和形狀,幫助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2.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低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對生動、具體的事物更感興趣。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抽象、數學運算能力,教師可結合教學開展,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使其身臨其境的思考數學問題。
例如:在“買文具”的學習中,教師可運用信息設備將教室布置為“學習超市”,將鉛筆、書本及橡皮等分別進行定價,從而認識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接著在購物體驗中,理解并掌握了所付的錢減物品的錢等于找回的錢這個等量關系,使其應用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3.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數感
個人的數學意識和數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數學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數學素養水平。具備良好數學意識和數感的人應該具有對數和數運算的敏銳感受力和適應性,所以應將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例如“萬以內數的認識”,可以將農村與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現了農村學生進城后的所見所聞、城市學生來到農村后的所見所聞及生活體驗、城鄉學生分別時的美好回憶。在這些生活素材中學生能用萬以內的數描述具體的事物,能進行較大數的大小比較及幾千幾百加減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4.培養估算能力,形成科學的直覺。
估算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估算能力有著廣泛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積極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數學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形成各種解題策路,進而形成科學的數學視覺。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測量)這個單元中,通過課桌有多長,1米有多長,的教學,使學生明確1厘米和1米分別有多長,然后運用身體上這些“尺子”可以直接估計出周圍不同物體的長度,用估算確定結果,也可以通過估算檢驗測量的結果是否合理。因此,我們只要積極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注重對周圍、身邊的事例進行觀察、比較,鼓勵學生大膽估計、反復實踐,總結歸納,使學生分析問題有根有據,學生的估算能力一定會進一步提高,從而形成科學的直覺。
5.注重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評價設計
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往往是以分數論英雄,這種教學評價過于單一,容易將學生培養成學習的機器,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注重的是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重理解、重思考。基于這樣的原因,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的不同,運用核心素養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例如,有的學生筆算能力差,但是估算能力強,教師就可以在平時多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嘗試筆算,提升他的綜合能力。
6.展開實踐教學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據分析能力,教師可設計多樣性數學實踐活動。
例如:在“數據收集整理”的學習中,教師可將學生進行結組,分派給不同小組不同的探究任務。有的是幫助老師統計班級中定校服工作、有的是調研水電費使用情況等,使學生進行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并能夠做出一定的判斷。在實踐過程中,使其體會進行統計的必要性,并在此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積累學習經驗。
三、結束語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新課題。作為教師,不僅要注重提升自身數學素養,還要關注數學內容、數學教學理論、數學教學實踐與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鐘啟泉 崔允漷/主編.《核心素養與教學改革》.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03期
[2]周道斌.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J].新課程(中學).2018年07期
[3]劉曉榮.例說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年22期
[4]宋春艷.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