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美術教學觀念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發展創新思維。基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能夠對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性意義。
關鍵詞:想象力培養;小學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
相比較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傳統經典科目而言,美術這門學科所受到的關注程度比較低,其不屬于期末考核科目,很多教師往往將其作為副科對待,這也導致了各種教學過程不規范的狀況,甚至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將美術課堂作為娛樂科目對待,極度壓榨美術課堂的課時,導致很多內容無法被充分展現出來,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很少,難以達到教育部門的標準要求,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難以形成必要的美術素養,缺乏想象力和創造能力,這對于未來的成長和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另外,部分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問題,備課工作不夠及時,甚至缺乏系統性的備課,課堂過程中采用傳統的知識講授式模式,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或者要求反復訓練學生某個方面的美術技能,沒有注重全面發展,也缺乏對于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美術課堂將會變得較為枯燥和乏味,缺乏積極活潑的氛圍,所培養的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這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存在偏差,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不斷革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運用新型的教學策略,強化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2小學美術教學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策略
2.1設置故事情境培養思維活動
想象是人腦的一種思維活動,是進行創新及其活動的重要思維形式。想象可以是對已有記憶中的形象的再造思維,也可以是對事物的創造性思維。美術中的想象以形象思維為主,最好借助一定的情境去觸發,而不要空穴來風的胡思亂想。具體形象的情景既能激發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興趣,又能誘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思維。良好的情境如同和風,為學生想象的翅膀助力,促使他們快樂自由地飛翔。創設情境的方式有許多,或挖掘生活中的事物,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或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發揮故事的神奇魅力。在教學《大人國與小人國》一課時,我給學生介紹《格列佛游記》,創設了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情境,我和學生一起欣賞故事作品,組織學生討論故事內容,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并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我是格列佛,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有趣而奇幻的故事,起到較好的激趣誘思效果。
2.2借助多媒體平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美術教育的目標是“以美育人”,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一個過程。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立足于學生的生活,通過學生的視覺觀察,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美術課堂上往往容易走神,所以,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借助多媒體平臺輔助教學功能,可以讓這一切成為可能。在教學中,老師結合教學內容精心備課,在網上下載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圖片或動畫視頻資料,教學時播放給學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學習“彩墨游戲”一節內容時,老師先給學生簡單講解一下中國畫中水墨畫的特征、創作的工具、創作的方法,當學生對中國水墨畫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老師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功能,把中國畫的技法和線條以動畫的方式進行演示,增強學生的真實感受,使學生對水墨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繪畫,觀察自己在繪畫過程中調墨的效果和動畫中的差異之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3創意添畫轉化想象
實踐與創新是一對孿生兄弟,如果沒有實踐行動,不把想象的東西塑造出來,想象永遠得不到實現,創新也將化為泡影。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創新需要行動,實踐與創新互為支撐,互相促進。造型表現是一種實踐性美術創作活動,是想象思維的外化,是作者通過作品表達情感、思想的手段與方法。創作是美術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將想象轉化為現實的一種方式,創作活動是創新能力的歷練過程。例如,在教學《大人國與小人國》一課中,我在引導學生在對比活動中理解了大與小的關系后,組織學生利用對比方法創作大人國與小人國的作品,在作品創作活動中,我安排了兩個層面的創作活動,首先是師生合作添畫,給學生示范,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想象格列佛休息的場所,并將想象中的情境畫出來,添加在黑板上。其次是學生獨立創作,讓學生大膽想象,拿起身邊的畫筆,完整的創作一幅作品,利用大小的對比手法,表現出有趣的內容。創意添畫讓想象的種子落地開花,讓學生體驗到創作的成功與樂趣,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2.4開展積極有效的教學評價
為了有效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們的想象能力,教師要開展積極的教學評價,當學生取得一些學業方面的進步時,要及時進行表揚,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失誤時,也要及時進行指正和引導,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客觀學習水平,其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仍然不夠成熟,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為了更好地發展想象力,就要開展教學評價,從而對學生形成正向刺激,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同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采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鼓勵他們運用多元化的美術工具大膽創作,不要受到現實事物特性的影響,要減弱寫實要素,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呈現在畫布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想象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這也是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目標,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不斷更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創設科學有效的美術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史亞偉.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0):130-131.
[2]牛文婷.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意思維的培養路徑[J].試題與研究,2021(14):15-16.
[3]張敬娥.探究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