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任遠
摘要:新課改以來,“深度學習”成為了教學領域熱門的關鍵詞。學生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學習主題的探索活動,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掌握核心知識、把握學科本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對于學生來說,元、角、分之間的進率他們學習的難點之一,教師應當根據他們的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探究活動,在課堂中引導兒童有序操作,最后將其已有經驗系統化,從而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
關鍵詞:生活經驗 深度學習 探究活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提前了解學生情況,精準設計探究活動
(一)課堂剪影
師:你知道我們去商店里買東西要付什么嗎?
生:要付錢。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人民幣?
生:100塊、10塊、20塊、5塊……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大家有沒有去商店里買過文具?
生:我買過橡皮、鉛筆、直尺……
師:你還記得買文具時付了多少錢嗎?老板有沒有找錢給你?
生:我媽媽給了我5塊錢去買直尺,我不記得付了多少錢,但是老板給我找了幾個硬幣,那些硬幣長得還不一樣。
(二)我的體驗
這是我在準備教學設計前與學生的談話。從學生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有過一些購物的生活經驗,但大部分學生沒有見過1分的硬幣,對人民幣的進率更是知之甚少。于是,我設計了“認一認、分一分”、“拿一拿”、“買一買”等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人民幣以及人民幣的單位后,用自己的方法對學具分類,在學習完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后,設置購物活動,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并加以更新。
二、合理把控課堂節奏,引導學生有序操作
(一)課堂剪影
1.第一次試教
師:仔細觀察這張1元的人民幣,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生:它上面有1,還有圖案;它是綠色的……
師:你們認識這個漢字嗎?是的,“元”,它是人民幣的單位。角和分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2.第二次試教
師:老師今天請來了許多人民幣,在這些人民幣中有你認識的嗎?
生:有1塊、5毛……
師:在生活中,我們確實會說“幾塊”、“幾毛”,不過在數學中,它們有另外的名字。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它們的名字就藏在人民幣上面,你們認識嗎?(課件上圈出“元”、“角”、“分”字樣,并板書:元、角、分)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你們會讀了嗎?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二)我的體驗
在一次試教時,我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本以為他們可以發現人民幣上的單位,然而并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所以我只能指出了人民幣的單位。在第二次試教時,學生在“認一認、分一分”環節中先去找人民幣的“名字”,在認識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之后,教師再引出人民幣的單位。這一次,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人民幣的單位,并且為他們接下來的分類活動提供了知識基礎。對于這樣的知識,學生如果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僅僅依靠課堂上幾分鐘的觀察,是比較難發現和理解的,此時就需要教師的講授,讓學生直接地了解到: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而在“買一買”的環節中,由于大部分學生之前都有過購物經驗,所以在這一環節,可以放手讓學生探究,但應當給學生提供給清晰的探究步驟。例如:
第一步:想一想,你打算怎樣付1元2角;第二步:說一說,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第三步:做一做,和同桌用人民幣學具擺出你們的付錢方法。
三、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將生活經驗系統化
(一)課堂剪影
師:請前兩個拿到紅包的小朋友到講臺上來,打開紅包,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悅吧!你的紅包里裝了什么。原來只有一張學具啊。舉高一點讓大家看看,這是什么面值的?沒錯,是1元。另外一位小朋友看上去很開心,你能展示一下你紅包里面的人民幣嗎?哇,有好多張啊!你們知道他手上是什么面值的嗎?是呀,是1角。在這兩個紅包當中,哪一個紅包里面的學具面值更多呢?是1元的多,還是10個1角的多?
生一:我知道,它們倆一樣多!
生二:一看就是第二個多。
師:看來大家有不同的想法,讓我們跟著電腦老師一起數一數,看看1元和10角到底是誰多。
生:1角、2角、3角、4角、5角、6角、7角、8角、9角、10角。
師:看來,1元就是多少角?沒錯,就是10角。也就是說,10角就是?對1元。(板書:1元=10角,10角=1元)這兩句話你們會說了嗎?和同桌一起說一說。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了1元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現在請你猜一猜,1角就是幾分呢?
生:10分。
師:讓我們再和電腦老師一起數一數。
生:1分、2分、3分……10分。
師:還真被你們猜對了,1角就是10分,10分就是1角。你們會說了嗎?說給同桌聽一聽。
師:剛才,還有第三位小朋友沒有拆紅包呢。現在請這位小朋友到講臺上來,把你的紅包打開,數數里面有幾張學具?
生:有兩張5角的。
師:有哪位小朋友來大膽地判斷一下,第三個紅包里的人民幣和剛才的兩個相比,是一樣多嗎?可以回憶一下我們之前學過的分與合,5和5,合成?對,合成10。5角和5角合成幾角?10角就是?是呀,就是1元。用一張1元可以換幾張5角?按照這樣的思路,幾枚5分可以換一枚1角?
生:2枚,5分和5分合成10分,10分就是1角。
(二)我的體驗
教材對于進率的教學是這樣編排的:創設商店購物活動的情境,學生討論買練習本時遇到的問題,通過營業員阿姨的一句話(10角就是1元),引導學生認識到1元=10角。在第一次的試教中,我使用了教材中的圖片,直接告訴學生:10角就是1元,雖然學生齊讀了幾遍,但在之后的課堂練習中,對于人民幣的進率的掌握并不是很熟練。
在和幾位有經驗的老師研討之后,我決定在進率的部分安排“發紅包”的環節:挑選出三位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思考的小朋友,分別送給他們裝有1元學具、10張1角學具、2張5角學具的紅包,在拆開紅包時,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深度學習,需要學生全身心的參與,也需要教師適當的引領。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下,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融合新知,從而解決的新的問題,并且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也將服務于生活。
參考文獻
[1]陸蓮花.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析[J].小學教學研究,2020(15):62-63.
[2]金曉慧.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J].學周刊,2020(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