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來
摘要: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把握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所以教師要能夠根據高中學生的特點展開相應教學方式,使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的綜合素養。教師不僅要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也要可以跟得上學校給的教學安排,要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可以有效率進行練習和測試,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緊迫度,也可以讓他們在更多的練習情況下明白每一道題的核心知識點,加強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程度。本文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處理教學進度與練測的關系進行深刻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進度;練測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進度當中,教師要能夠把控住教學的進度,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就把教師所講的新內容進行及時的練習,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能看到學生練習的狀況,也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對一些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下一步的教學方案也能夠進行糾正和補充。雖然說高中數學的新知識比較多,但是教師要能夠明白新知識和練習是要相輔相成的,讓學生既能夠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也要對新的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充分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一、講課要精煉
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時,要能夠把握住其中的精華,可以提取出教材當中的一些知識點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深刻的明白一些數學知識。教材當中的一些數學定義和性質可能比較繁瑣和復雜,教師要能夠使用更生動的話語和簡潔的方式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集中自己的精神聽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教師可以制作一個PPT或者是提供關于數學知識的框架給學生進行講解,框架要能夠以一個線索進行不斷地延伸,擴展相應的知識點,讓學生進行學習。利用框架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看到一些關鍵詞的時候,就能聯想到這方面的知識,并且可以進行知識的運用和學習,教師要能夠讓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建立框架的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數學體系。在體系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能夠幫助學生把一些知識點進行羅列,還要給學生舉幾個例題在上面,這樣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及時鞏固。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的第一冊第一章當中有關于《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的講解,這個章節內容的知識比較多,有集合的概念,集合間的關系和它的運算,對于條件還有一些量詞也進行了充分的講解。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羅列一個比較簡易的框架,并且講解每一部分知識的時候都可以講幾個典型性的例題,然后給他們布置一個比較小的任務,在課堂上最后僅有的五分鐘,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框架的梳理,還可以把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例題寫在框架上,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深刻理解,也可以讓他們在復習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例題來加深印象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要能夠充分把握住重點關鍵點和難點,使學生可以對這些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呈現在相應的框架上,教師可以檢查學生所梳理的框架能夠及時糾正他們犯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練習要合理適量
在給學生進行數學講解的過程當中,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課后時間以及課上的一些空余時間,讓學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進行相應的數學練習,但是不要過多過繁雜的給學生進行布置,這樣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在課后也無法認真完成的做教師所布置的每一道數學題。在進行數學題目的練習過程當中,題海戰術不是最好的方法,它會使學生的精力嚴重的損耗,并且還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能夠合理地安排數學習題的數量和難度,使學生可以把上課所學到的一些知識進行充分的復習和鞏固,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下一步的思考。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的第二冊當中,有對于統計和概率的講解,教師就可以安排一些比較典型的例題給學生進行練習。在統計當中,有隨機抽樣,用樣本估計總體,在概率當中,有隨機事件與概率事件的相互獨立性,這些知識都有最典型的例題,教師要能夠利用這一個例題去擴展出2到3個的題型給學生進行練習,這樣能夠使他們把這些知識進行充分的運用,也可以讓學生去集中精力總結這些習題。如果教師在講解完這些知識點后,給他們布置過多的習題,學生沒有精力去做經典例題的整理,無法讓學生去自主獨立的進行對數學的思考。
三、講解和練習要進行結合
高中數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要能夠把握住學生所能吸收到的一些知識點,有一些知識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教材當中的一些定義和性質進行講解,但是有些知識點必須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當中進行明白和梳理,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體現這些知識的習題,讓他們進行探究。在學生探究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加以引導,讓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第八章《立體幾何》的講解過程當中,教師就要能夠利用一些帶有知識點的例題給學生進行講解。立體幾何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太過抽象化,所以教師利用這些直觀圖和圖形給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圖形的認知能力。在進行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講解當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習題進行講解。教師在給學生找到這些習題之后,不要立馬進行講解,要給學生一個思考和探究的時間,教師要能夠時刻關注到學生的一些反應和情緒,如果感覺到學生已經有了一點眉目,就要抓緊課堂時間去進行引導,使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如果教師看到學生愁眉不展,要能夠做出一點提示,讓學生豁然開朗,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使學生在練習和聽講的過程當中培養對于數學的綜合思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能夠及時地把握住講課和練測方面的關系去進行研究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結束語]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練習和學習探究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要能夠把握住知識點的精髓,讓學生去更深刻地進行理解,并且要能夠充分把握住教學的時間以及他們進行練測的時間,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效率地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運用和復習。但是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進行足夠的講解,就讓他們進行更多的練習,這樣會使學生在答題過程當中比較迷茫,浪費了課堂時間,也無法達到該有的成效,所以教師要能夠做好合理的時間規劃,就要能夠給學生講解更多的知識點,要讓他們開動自己的腦力進行更深刻的思考和學習
參考文獻
[1]蔡學科. 高中數學教學中化歸思想滲透的教學策略剖析[J]. 學周刊,2022,No.493(01):110-111.
[2]羅忠. 高中數學“練習”教學的有效性方法探究[J]. 新課程,2021,No.579(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