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茂姣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中,勞動教育被放在教學體系改革的首要位置。在許多教育工作過程中,勞動教育作為其重點內容之一,應充分體現在教育過程中,從而強化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促進未成年人樹立積極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觀念,積極參與勞動。在小學的眾多課程中,數學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勞動性。它自身的知識在內容和制度上都反映了強烈的勞動因素。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勞動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新課程改革著重提出要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因此,數學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過程時,要有意識地在數學學習中融入勞動教育,盡可能地發揮勞動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利用實踐教學法,讓他們體驗勞動的快樂和美好。
一、在小學數學中植入勞動教育的優點
事實上,小學階段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階段,他們往往會出現獨立發展的意向,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這種現象表明小學是小學生獨立意識發展的關鍵期,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果斷地判斷事物并做出選擇。學生具備獨立性,可以讓他們減輕對成人的依賴心理,幫助他們樹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獨立意識,這對學生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形成起著巨大的作用。動手實踐能力對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種技能。對孩子來說,他們的手是靈巧的,他們有較高的創作能力。腦力勞動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而體力勞動主要是在班級衛生的打掃方面,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承擔打掃衛生的素質,是衡量他們勞動意識高低的一個好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勞動意識。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勞動教育的策略
(一)擴充勞動教育的內容
教材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資源,對學生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教材中豐富的內容、多彩的圖片、簡明易懂的語言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因此,小學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創造性地組織教育教學工作,利用多樣的教育情景,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進而實現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巧妙地把學習融入實際的生活問題中,這可以把新學的知識點建立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上,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也能夠幫助他們樹立勞動意識。
(二)創新課堂教學評價,做好實踐課堂有效改善
在開展小學數學實踐課堂構建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理念的發展變化,注重對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進行創新,引導小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評價當中,指引小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思考,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在教學評價創新過程中,注重結合小學生自主評價、學生互評、教師總結性評價,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及質量。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可以引導小學生結合數學知識學習情況、勞動情況,對自身的表現進行評價,反思自身的問題。接下來,聯系學生互評,指引小學生善于學習他人的優點,促進小學生更好地成長及發展。通過創新課堂教學評價,使教學評價工作更好地滿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需要,深化數學教學效果及質量,有效地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及數學學科素養。
(三)借助動手操作,增強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
在數學活動中通過動手操作這一環節滲透勞動教育,使學生在勞動中發現問題,并且借助自身的技能以及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學生不僅可以豐富經驗,同時也可以提高動手能力。如,教師在教授“種植問題”以及“按比分配”等的數學內容后,設置與種植勞動相關的具體實踐任務,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具體的操作實踐流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實踐性活動,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對學生設計的過程給予指導,同時就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以點撥與引導,切實保證各小組在種植物的行距、株距上保持整齊、美觀,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經歷了實踐勞動,學生不僅理解了種植問題以及按比例分配的數學知識,同時也在動手操作之中增強了勞動技能,體驗到勞動的成功感,體會到團結合作的滿足感,體驗了創造的樂趣。
(四)利用良好的課堂氛圍,融合勞動教育理念
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至今仍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錯誤的認為學生只有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但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品質更為重要。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利用大環境的渲染力來吸引其注意力。在講解知識點時,應重視師生交流,利用練習或實踐來解答問題,同時,在授課時教師要尊重部分學生的個性化想法,在發現其想法出現錯誤后,應用委婉的語言進行指正,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融合勞動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發展的引導者,要有意識地把勞育植入教育教學中;結合教學經驗和出現的教學問題,不斷摸索出最適合學生勞動教育的教學方法;關注和關愛學生的成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朱海濤.淺談勞動教育回歸中小學校園的必要性[J].內蒙古教育,2019(35):60-61.
[2]肖滋智.基于勞動素養的小學數學動手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9(43):114.
[3]付登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第七期“教育問題時習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19:44-50.
[4]朱術磊.智慧·價值·文化:勞動教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內生意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