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奇能
摘要: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全方位的提高現階段義務教育的育人水平,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于學生的成長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針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文中將會針對如何在雙減背景下落實有效教學的策略,提高體育教學效率進行研究。
關鍵詞:雙減;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學生的成長需求,力爭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以及良好的鍛煉習慣,著眼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采取諸多措施糾正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不良表現,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同時教師還需要減輕學生的課下作業負擔,響應國家雙減政策的號召,并且緊密依托課本教材來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活動。但是體育教師在開展雙線活動以及有效教學探索活動的過程中會面臨著一系列現實因素的制約,首先針對這些制約因素進行探究。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及制約因素
(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路僵化
思想決定行為,部分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受到陳舊的教育理念的束縛,自身的教學思路較為僵化,沒有進行很好的創新,帶有較強的局限性,沒有著重落實雙減政策。這些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較低,不重視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沒有從終身體育鍛煉的角度出發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導致學生的鍛煉意識不強,缺乏主觀能動性。在宣傳健康知識,運動習慣,運動品格和情感方面不到位,只是按照預定的教學計劃開展平鋪直敘式的教學活動,在落實新課改方面缺乏主動性。沒有正確的處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自身的教學思路的調整需要較長的周期,不能夠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要求,降低學生的課下的作業負擔,提高學生課堂時間利用率。
(二)受到舊有的教學模式的客觀束縛
部分教師無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無法根據體育與健身教材的課程目標和規劃開展教學模式創新活動,受到舊有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抑制。同時對于體育游戲和分類教學之間的關系沒有進行很好的探究,甚至開展了一刀切式的教學活動和調研活動,沒有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引領學生培養其正確的團結協作的意識,吃苦耐勞的品質,積極向上的精神。教學環節的設置不盡合理,仍然是導入環節、教師講解環節、學生訓練環節。現有的教學模式無法和雙減背景以及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要求相吻合,沒有建立健全初中體育教學體系,導致學生的課下時間利用率較低,課堂上無法就所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拓展訓練,同時有的教師對于游戲教學、層次教學以及生活化教學等新模式的探索工作不及時、不充分,沒有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靈活度。
(三)學生的認知不夠深刻
初中生的課業負擔在逐漸的得到減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在短時間之內達到預期的目標。現階段部分學生仍然認為學習成績可以決定個人的發展和命運,在日常生活中過度的關注數學、英語等學科對于音樂、體育、美術等發展性學科往往不甚關注,認為這些并不能提高自己的考試成績,甚至會讓自己分心,浪費更多的時間。甚至有的學生會在體育課上做其他科的作業,或者不參加體育課的體育鍛煉活動或者學習活動。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身體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反而是逐漸的在降低。也有的學生認為體育課堂的活動量較大,自己經常上完體育課以后注意力不集中狀態變差,難以完成其他學科的學習任務。教師對這部分學生也無法開展及時的輔導和糾偏,導致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索工作面臨著一些困境。
二、雙減背景下開展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活動的具體策略
(一)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參與行為與習慣
在雙減背景下體育教師要通過豐富教學形式,增添更多趣味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這樣才能避免在課下做無用功,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水平,并且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扼w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對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有明確的要求。教師不要過度的關注專業技能教學,還要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愛好。此時游戲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可以更容易獲得同學們的青睞,并且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很容易的就得到集中,并且保持長時間的興奮。
例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時,體育教師選擇帶領學生進行一些拋球報數的游戲。教師首先將學生均勻的分成兩排,以環形的形式排開,然后將每位學生所處的位置進行編碼,讓學生記住自己的編號。然后隨機選取一個學生,讓他站在中央位置,其他學生圍繞著該學生形成一個大圈,由中間的學生隨機向空中拋球,并說出一個編號,聽到自己編號的學生需要立馬接球。如果可以成功的接住籃球,則可以作為下一個中間人繼續剛才的游戲,沒有接到球的學生需要接受相應的懲罰,進行一些才藝表演活動或者籃球技能的展示活動。在完成展示以后繼續相應的游戲這些活動。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基本功得到更好的鍛煉,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各展神通,設計一些籃球游戲活動,由學生決定活動的形式、時間、評價標準。在針對民族民間體育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就會組織學生對于民族竹竿舞進行訓練活動,提供相應的舞蹈器材讓學生進行挑選,將學生劃分成相應的游戲小組進行舞蹈訓練,并且可以考慮開展一定的比賽活動。還可以開展一些知識小貼士比賽,讓學生爭相去搜集關于民族竹竿舞的歷史以及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游戲表現情況進行評分。為了進行更好的游戲導入活動,教師可以用優美的音樂來進行伴奏,營造熱情融洽的學習氛圍,然后再運用兔子舞開展熱身運動。更容易達到提高學生課堂時間利用率的目標,夠滿足雙減背景的要求,同時為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工作積累更多的經驗。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體育鍛煉效率
為了滿足雙減政策的要求,并且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經常性的開展一些拓展延伸活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與此同時,很多的體育知識都來源于現實生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和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情境,或者某些知識進行聯想,相信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這為雙減背景下初中體育課堂落實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活動提供了一個大的研究方向。體育教師要將體育融合到現實生活中去,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和情景融入到體育教學的課堂上來,讓初中生們通過體育運動來實現正常的交往活動、健身活動、壓力舒緩活動,以及娛樂活動。這會拓展體育教學的范疇,讓學生認識到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從而不由自主地提高重視程度。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晨起的部分時間到廣場以及體育運動場進行一些晨練活動,將短跑訓練、田徑訓練以及長跑訓練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課下開展部分訓練活動。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訓練任務會減輕,課業負擔會減小,同時這也提高了課下時間的利用率。學生在開展戶外活動以及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體育項目,如打太極、舞劍、廣場舞可以有更多的感受。學生沉浸其中會有更多的感想,會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一些分享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解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進一系列生活體育項目,可以將武術舞劍等休閑項目進行導入,適應了不同學生體育訓練的需求。在開展生活化體育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做到持之以恒,教師應當反復強調,讓學生形成持久鍛煉、持久參與的習慣,久而久之才會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三)開展情境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落實雙減政策,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水平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教師需要針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際情況,切實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將課堂的有限時間進行更加高效的運用。現階段部分初中生對于體育的認知過于表面,對于體育教學的具體形式雖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自己心中所喜愛的體育鍛煉的形式以及體育知識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了解,缺乏相應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沉浸其中,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在此基礎上開展情境教學活動可以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例如,在開展體操教學活動時,對于一些細節動作的講解占據了較大的時間比例,學生覺得無聊,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此時教師可以對于傳統動作進行拆解練習,布置一個類似于舞林大會的情景,播放一些廣場舞音樂,讓學生自由自在的進行一些肢體動作的展示活動,然后再播放關于體操的音樂,由教師示范相應的標準動作,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生認為自己經常看見廣場舞,對于廣場舞的動作和舞步較為熟悉,或者自己天天每天都可以看見爺爺奶奶以及一些親屬參與到廣場舞隊伍中,對于一些舞步和動作十分熟悉。只要教師進行初步示范,學生就可以進行很好的模仿,此時教師再進行矯正就可以了。初中體育教師在無形中就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體操訓練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現實生活中的體育訓練的情景,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方便教師的教學活動,同時也方便其他學生的學習活動。
(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師生互信度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基礎,在現階段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認識到要從傳統的教師角色中走出來,要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保持較高的關注度,切實杜絕對學生要求過于嚴格,態度過于冷淡,缺乏熱情等問題。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力爭做到不增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依托雙減政策來減少作業布置的量,同時開展一系列課后調研活動,了解學生的反映情況,給予更多的課下指導,并且尊重學生習慣和生活,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會更加的信賴和依靠教師,在生活中以及在課堂上會達到情感交融的程度。讓學生產生更大的崇拜感,有利于教師的思想引導和行為引導。在課堂上雙方之間的合作會更加密切,這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并且和學生進行深度交流,就雙減背景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進一步優化。
(五)注重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積極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
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依靠教師的引導以及同學們的配合,這樣才能逐漸的達到相應的目標,同時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地擔負起相應的責任來。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修養水平,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如果教師具有極強的魅力,相信可以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這樣會提高受歡迎的程度,學生會更愛上這類教師的課程,這樣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就會得到提高。此時教師應當嚴格的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相關能力。在備課活動中教師要認真嚴謹,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幽默風趣,提出的一系列教學建議和問題要具有引導性和趣味性,在課后復習鞏固活動中要認真負責對每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相應的監督,并且和學生開展談心交流活動,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做同學們的知心朋友。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敞開心扉,擁抱體育課堂,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培養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這樣可以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開展初中體育課堂落實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圍繞著如何提高師生的重視程度,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達成了廣泛的共識,依托雙減政策的要求,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著重提高學生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學習習慣,將教師的高標準高要求落實到課堂學習時間中去。體育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創新自己的理念,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游戲教學以及情境教學的相關策略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的有效度。
參考文獻
[1]李巨剛.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22):125-126.
[2]張銳.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02):70-71.
[3]高明偉. 關于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十).,2021:780-785.DOI:10.26914/c.cnkihy.2021.012605.
[4]周尚稼.略敘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與途徑[J].山西青年,2020(09):167-168.
[5]翁金芳.愉悅課堂 有效合作——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9(50):62-63.DOI:10.14161/j.cnki.qzdk.2019.5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