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也預示著初中化學學科正式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如何在這一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無疑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方法。在以每一課時的設計為主題的教學基礎上,教師要結合化學這門學科的獨特優勢,進行大單元主題教學的整體設計,結合全面性的教學原則,積極構建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流程。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當中提出“科學素養”的教學觀點,使得化學學科實現了以知識傳授為主體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高效轉變。初中化學學科理念的提出使得課程實現了全面的創新,那么,化學課程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這就需要挖掘化學學科獨特的教育目標,從綜合性角度考慮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形成整合型的知識結構,探索化學學科的思維規律,因此,大單元主題式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開展大單元主題式教學有利于學生構建整本教材知識框架及認知方式,掌握真正能夠支撐以后能力提升的資源。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實踐意義
(一)優化教師教學內容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需要我們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審視和思考教材,這樣有利于改變過去傳統教學中圍繞教材進行教學、教學活動形式單調的問題,可以使教師在規劃和設計教學活動時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從而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復。
(二)提高化學課堂實效
只有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才能保證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輕松。在各類評價中,不少教師紛紛提出,一些優質課之所以可以被當成典范,其主要的教學思想就是遵循大單元主題教學設計,使課程如此“大氣”。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也再一次證明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展現科學方法的價值和意義,學生也能在此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單元知識結構,自主構建相應的思維方法。
(三)緩解多樣化教學目標與單一課時的矛盾
通過一些化學教學實踐,一些教師逐漸認識到實施大單元主題教學設計不僅能夠創新教學風格和優化整合課程,還可以促進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開展,從而在新課改目標的引導下更加迅速地完成單元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緩解教學目標多元化、教學方法多樣化與有限的單獨課時時限之間的矛盾。
(四)提升教師整體規劃能力和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規劃的過程中有效地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整合,并全面、連貫地分析教學目標,通過思維框架的方法把握好知識內容之間的關系,以此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梳理單元知識的脈絡,構建相應的框架,此舉可提升學生的認知層次,使學生形成具有自己思維的信息提取線,便于學生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課例展示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課例內容:九年級上冊教材
(一)大單元主題式學習概述
本教材首先從化學可以帶給我們什么以及對化學的研究內容入手。通過啟發式的講解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類比、實驗的方法開啟化學探索的過程。第二章通過學習化學現象的內涵,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強烈的好奇心。同時引導學生探索生活中常見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的科學實驗,認識到科學家對化學知識時的嚴謹態度,了解身邊的化學物質。第三章內容為物質構成的奧秘,帶領學生感受物質結構其復雜性,全面了解物質的微觀結構。學生通過從宏觀轉變到微觀,從定性轉變到定量對物質構成的微觀研究,能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化學知識產生全新的認識。第四章的內容為認識化學變化,其中涉及的最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并且延續上一章節中化學式的書寫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最后一個章節為金屬的冶煉與利用,是對金屬元素的系統研究,更是對元素化合物的認識。
(二)大單元主題式學習課例分析
本主題單元的內容來自滬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冊課本,經過對教材的整體分析,可將大主題單元分為三個專題:第一個專題“初識化學”,通過豐富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化學現象,從而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第二個專題“常見的化學現象”,其中的內容包括第二章節的身邊的化學物質以及第四章節的認識化學變化;第三個專題“物質構成的奧秘”,其中的內容包括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以及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等。
本次大單元主題式學習以專題三的內容為例,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由這兩條主線貫穿。
從宏觀到微觀的體現:通過展示一些實際性的化學實驗和生活案例,引導學生認識到微粒的性質;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具體事物的圖片,使學生全面了解物質構成的微觀結構。
定性認識的體現:認識微粒處于不斷運動當中、微粒之間具有空隙;構建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引導學生認識原子的構成,以及原子、分子、離子之間的區別和轉化關系;理解元素的內涵,認識常見的元素符號,可以熟練地區分什么是單質、什么是化合物,借助元素的化合價學習書寫物質的化學式。
定量研究的體現:對“相對原子質量”的學習和理解是定量學習化學的開端,“相對分子質量”“化合物中元素之間的質量關系”“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某元素在物質總質量中所占的質量分數”等一系列內容,都是定量研究物質組成的基本內容。
教師可在化學教學中結合新課改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宏觀世界進入微觀世界,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建微粒的微觀模型,可以用微粒的觀點來學習化學知識。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策略探究
(一)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課前系統
構建大單元教學的課前系統,要建立在發展學生化學學科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因此,課前系統需要包括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方式、教學用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設定以教材主題為基礎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彰顯出核心素養的內容。其次,對單元教學目標要進行整體性、科學性的設計。完整的設計和規劃單元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不同時期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二)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課堂系統
大單元主題教學課堂系統主要是由導入環節、情境創設、問題思考、學生活動、總結歸納構成的。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可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以“分組活動—實驗—探索”為主線開展教學,還可以延伸到課外,以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
(三)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大單元主題式教學課后系統
以單元教學評價和學生學習效果為核心構建單元教學的課后教學流程,并將化學學科的素養作為測評學生的標準。教師可以結合課后習題或者單元測驗對學生進行檢測,進而做出教學反思,比如:單元教學最終達到了最初的教學目標了嗎?學生的實踐活動是否真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課堂得到展現了嗎?單元教學評價的策略要體現出多種多樣,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注重整合,實現“大單元”教學
運用大單元主題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確主題,系統地整合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設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體現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尤其對于化學實驗部分,大單元主題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原理,系統地梳理知識點,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我們周圍的空氣”的這部分內容主要以空氣的組成、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物質的分類為主,在構建本單元知識體系時,筆者根據學生之前的一些學習基礎進行主要教學設計,通過本章實驗和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元素化合物,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本單元以氧氣作為學生接觸物質的開端,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對空氣和氧氣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因為它們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本章通過對氧氣的性質、用途、制法等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純凈物、化合物以及氧氣的制法實驗等,能夠培養學生實驗操作的基本能力。
(五)大單元主題式教學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我們教學的一大重點。首先,教師要進行有效的分組,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注重差生與優等生的搭配,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構建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內要進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學生可以從教材或者網絡上尋找相關資料進行整合探討,進而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種高效學習的背景下,學生合作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六)核心素養下強化學生探究思維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學生是擁有一些自主學習的時間的,在這些自習時間,學生可以用來整理知識點或者解決疑難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大單元主題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方便學生理解,也更能體現單元設計的綜合性。另外,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也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很多學生對教師講的內容難以完全理解,而教師也不會一直在學校,很多問題還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探討解決,在課間與自習時學生之間的探討可以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意識的形成,能夠鍛煉學生的探究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為學生留下一些探究任務,為學生確定探究目標,也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自主探究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例如,在進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練習學過的內容,并自主進行思考探究,如在開展氨氣噴泉實驗時,學生明白氨氣溶于水生成空氣,進而產生噴泉。在進行本實驗之前筆者先引導學生回憶一下氨氣的有關性質以及反應等,讓學生做到新舊知識的銜接,進而更加深入地開展實驗。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大單元主題式教學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效果卻是單課時無法達到的。除此之外,在大單元主題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過程也是十分輕松的,有利于實現“寓教于樂”的優質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費江.基于主題式學習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J].中學課程資源,2019(04).
[2]沙靖.初中化學主題單元教學設計例談[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05).
[3]鄧晶.打造主題式化學課堂,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5).
[4]王云生.建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單元[J].化學教學,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