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進
摘要:為了解決學生學習壓力太大的情況,國家推出了雙減政策。在學校方面,主要是要求減少作業數量,提升教學質量。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也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優化作業設計,調整教學策略,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保證學生的學習表現更加優秀。本文主要從精心優化語文作業、語文教學有層次性、師生共同討論知識等方面出發,對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化教學展開研究。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優化作業;層次教學;討論知識
以往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時,都是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督促學生進行學習的。雖然可以保障學生能夠獲取知識,但是也給學生造成了不小的學習壓力,使學生處在崩潰的邊緣。國家提出雙減政策之后,語文教師積極響應,減少了課后作業數量,讓學生在課后沒有那么多壓力。不過,仍然有不少學生習慣了在教師的督促下進行學習,沒有課后作業之后,他們處于放松狀態,對學習也不是很專心,出現了學習效率下滑的情況。對此,想要繼續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就要在課程中調整教學,在課后優化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知識,從而實現小學語文高效化教學。
一、精心優化語文作業
作業可以起到幫助學生深化知識,查漏補缺作用,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過,由于以往的語文課程中,教師在給學生設計作業時采用的是“題海戰術”,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的方式掌握知識。有的學生明明已經掌握了,卻還需要一遍遍練習,這讓他們對語文作業變得無奈,最后轉向厭惡,甚至不愿意學習語文知識。在雙減背景下,這種情況得到有效遏制,學生的作業量大幅度減少。但隨之而來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有所下降。對此,語文教師要著手提升語文作業的質量,進行優化語文作業,讓有限的語文作業體現出更大的價值,從而保障語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四季之美》時,教師要精心優化語文作業,提升作業質量。在語文教學中。我先給學生講解了這篇課文中涉及到的生字和生詞,詳細解釋了其釋義。隨后,學生自主閱讀和分析這篇文章。在學習中,他們領略到了四季的美景。在學生完成學習之后,我按照減量增質的原則給學生設計了作業:“請大家在課后收集代表每一個季節的景物,并用一句優美的話來形容一下自己找到的景物。”這樣,通過在課堂中給學生進行優化語文課后作業,不僅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感受到自然美,并獲得了運用語文知識的機會,鍛煉了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
二、語文教學有層次性
在以往的語文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計劃比較單一,就是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采用的方式也比較直接,一刻不停在教室中給學生講授知識。在課程中,學生需要一直聆聽教師的教誨,沒有休息的時間。而且由于教師一直在講解,也讓學生逐漸產生了厭倦了感覺。鑒于此,在現代化的語文課程中,教師要對語文教學進行層次化梳理,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開展教學,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能夠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己亥雜詩》時,教師要合理規劃教學層次,讓學生循序漸進掌握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中,古詩是學生最懼怕學習的一類知識。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我將古詩教學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閱讀古詩,熟悉其中的內容。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翻譯古詩,然后再改編成故事,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第三個層次是讓學生融合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重新體會,加深學生對古詩的感悟。學生循序漸進進行學習,由于教學層次設置合理,學生在學習中并沒有感到太大的壓力。這樣,通過在課程中合理規劃教學層次,讓學生由易到難逐漸掌握知識,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師生共同討論知識
雖然在現代化的語文課程中以學生為主導,但教師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不成熟,他們認知事物的角度不夠全面,很多時候都不能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在雙減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就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從正確的角度更快、更全面掌握知識,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知識,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再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例如,在教學《獵人海力布》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討論知識,指導學生正確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我對學生說:“在我國的長時間發展中,流傳下來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故事,這些故事中大多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下面我們就來閱讀一下吧。”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中的內容。他們閱讀完之后,我讓他們用自己的話復述一下教材中的內容,使學生對知識更加熟悉。隨后,我讓學生想一想這個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學生開始在課程中自由討論,我也主動參與到其中,與學生交換看法。很多學生都認為海力布非常熱心,為了救其他人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我對學生的發現予以贊揚,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這樣,通過在課程中主動與學生共同討論知識,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文章中的內容,也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有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總結: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轉變教學觀念,認清教學現狀,以減量增質為原則開展教學,從作業以及教學方面進行優化,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保證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從而實現小學語文高效化教學。
參考文獻:
[1]孫鳳霞.“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統整路徑的新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21(30):4-7.
[2]陳博.“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J].現代教學,2021(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