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力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新世紀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信息技術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為例,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出發,對其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不僅限于傳授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信息技術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既要充分理解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探究新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又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從而使他們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專注于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我、表現自我,以此激勵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與掌握,并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創新就是通往教育的大路”,初中學生正處于一個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所受到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今后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增強對學生的重視,以學生為核心,通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其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從較長遠的意義來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對于任何事物都有著自己獨特、自立的思維,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為社會培養了一名有用的高素質人才。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應用策略
(一)營造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學習的有效方式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給學生營造健康、愉悅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特定的學習氛圍,通過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和思考。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傳授學生知識、解決疑惑,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養成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愉悅的教學環境能夠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各抒己見,為學生提供交流溝通和展示自己的平臺,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及時發現和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對學生的創新想法要多鼓勵和肯定,從而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例如,在講解《制作一份電子報》的時候,教師不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僅僅掌握基礎的word文檔編輯技能這一層面,而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發揮特長的空間,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采用小組協作,取長補短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制作出豐富多彩的多媒體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只有當學生對知識產生學習興趣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和內在潛力,同時真切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基于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講解“Flash動畫”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時候,教師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短片作為教學素材,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孫悟空大戰二郎神”等,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對“Flash動畫”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編熱情,并在積極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激活自身思維,萌發創新意識。
(三)重視學生的合作探究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分為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思路創新的過程,并在交流與互動中為學生打造更廣闊的創新思維空間。
(四)理論結合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最終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出掌握現代化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將理論知識結合現實生活,在現實中運用信息技術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實際生活中多運用信息技術知識,才能夠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現代化技術。例如在學生大致掌握了“WPS文字”、“WPS表格”和“WPS演示”的功能和基本操作以后,教師就可以為其發放一些實際性的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和實際操作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加深對各種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比如讓學生畫一些簡單的商標圖案、制作簡單的衣服圖案、制作明信片、書簽等,讓學生通過這些簡單操作的積累,強化自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運用能力。還可以運用“WPS表格”軟件將自己和朋友每一次的成績統計出來,計算自己的平均分以及各學科的成績浮動,總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在學習中能夠為自己做一個明確的定位,幫助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還可以運用“WPS文字”文檔制作一個“語文線上積累本”,將自己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或者文章的優美片段摘錄下來,增加自己的寫作積累。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可以認識到信息技術所具有的以往不知道的功能,讓學生將其應用到生活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了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初中信息教師要有耐心,并且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提供愉悅的學習環境,更新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貴鋒.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內蒙古教育,2020(18):80-81.
[2]劉思琳.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啟迪與智慧(中),2020(04):80.
[3]周鑫.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才智,2019(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