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在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初中教師要不斷地創新體育課程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從而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運用興趣教學,將為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提供便利,構建趣味性、高效性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推動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實現提升。
關鍵詞:初中體育;趣味教學;現狀及策略
對于任何知識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教師之一,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在開展體育運動的教學時,教師也能夠明確地觀察到興趣的重要性。然而,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將體育學科看做是“副科”,較少投入教育精力,鉆研體育教學體系,以至于體育課程常常呈現出機械化、乏味化的狀態,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始終停滯不前。所以,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主動地探索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模式,以便在調動學生的興趣中,提高學生的體能。
一、趣味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通過對趣味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部分教師在趣味教學法概念上存在錯誤理解,他們往往會認為只要在教學中多添加一些內容,就能夠增添教學的趣味性,然而這種理解存在片面性。對于初中體育課程來說,除了要使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以外,還應該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證其趣味性。一些初中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認為將多種體育運動呈現在一節課上,比如既有田徑、又有球類等,就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然而,實際教學中,學生只是單一地進行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是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按部就班地被教師安排著去進行運動,運動本身并不是出于學生的意愿,這就會導致體育運動成為了學生被迫去做的一件事,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學生積極性的提升。這樣的教學形式不能取得預期的課程教學效果,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就更無從談起。
二、趣味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據訓練的內容,為學生設定合適的游戲活動
傳統的初中體育課程是由教師先進行示范,然后學生再通過模仿進行練習的行為,以便學生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掌握體育運動的基本動作技巧。然而,這樣的形式很容易帶給學生疲倦感,降低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對于進入初中階段的孩子來說,游戲仍舊對他們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他們也愿意在游戲中釋放自己的熱情,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通過將趣味性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以便學生在玩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身體素質。
比如,在組織學生練習排球運動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三球不歸一”的游戲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玩樂的場景,然后強化學生傳接球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先將傳接球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懂得如何準確地擊打排球。隨后,教師為學生講解游戲的規則:學生分為兩組,在游戲開始時,其中一組分得一個排球,另一組分得兩個排球;當教師發出游戲開始的信號后,每組奮力將球拋向另一組;在游戲結束的信號發出后,哪組一個球也沒有則獲得勝利。當學生了解了游戲活動的規則后,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己活動的時間,以供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使學生為了獲得游戲的勝利而主動地參與傳接球的練習。在學生練習完畢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傳接球的規則進行運動游戲,使學生傳接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有效應用游戲教學,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當在學生失敗時,主動地給予學生言語上的鼓勵
語言可以成為學生獲得勇氣的來源,使學生更加肯定自己。在組織學生練習體育運動時,教師能夠看到,有些動作和運動技巧較難,學生很難一次性就學會這些動作技巧,當出現失敗的情況時,許多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放棄的念頭。顯然,這樣的想法會阻礙學生的練習進度,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當在學生失敗時,主動地給予學生言語上的鼓勵,使學生從教師的話語上獲得激勵,以便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心,更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定點投籃”的運動技巧時,教師能夠發現,許多學生并不能精準地將籃球投入籃中,因此,開始出現“放棄”“籃球沒有意思”等想法。面對學生的這些想法,教師不直接采用嚴厲的話語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鼓勵。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動作標準度等方面出發夸獎學生,如對于沒有投中籃球,但投籃姿勢相對標準的學生,教師對其說道“你的動作很標準,相信不斷的練習后,你一定會投中的”等話語,讓學生肯定自己練習定點投籃的成果,促使學生可以在之后的練習中依舊保持較高的興趣。不難看出,教師的話語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肯定自己的練習結果。
(三)努力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
構建生動性、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確保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例如,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開展“障礙跑”活動,對此教師就可以構建“超級瑪麗”的情境提升教學趣味性。首先,教師需要明確障礙跑需要學生消耗極大地體能躲避障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能力極為關鍵。因此,在游戲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超級瑪麗游戲的模式來設置海綿障礙進行接力,最后利用積分的形式評比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又能及時調整障礙難度,避免一些危險。而這樣的體育課程和活動,也會受到學生的喜歡,提升他們對于運動的喜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趣味化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參與度,在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的同時更好地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釋放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壓力,實現對不良學習情緒的排擠,推動初中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初中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運用各類方法,以合作競賽的形式,盡量引入游戲教學、構建生動的課程教學情境等方法,來提升初中體育課程興趣教學的效果,構建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使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韓西鵬.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8):125-126.
[2]鄒俊亮.初中體育課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試題與研究,2020(3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