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芬
摘要:語文貫徹學生教育發展的始終,小學階段是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時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培養自己的讀與寫能力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是幫助學生學好這門課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讓思維導圖更好的應用,本文將對思維導圖融入課堂教學的優勢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可行性措施
引言:
教師要創新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方法,要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打下牢固的基礎,培養出學生對語文濃厚的興趣,幫助學生從這門課中找到更多價值,讓學生全面發展。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快了解所學內容。思維導圖可以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性和針對性,思維導圖通過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框架化整理與串聯從而梳理學習的知識,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習的進度和效率,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思維導圖教學法在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構建的知識網絡過于簡單化,與學生的生活密切度不高。教師沒有科學的思維導圖教學法,通過口若懸河的宣講課程內容,學生是否認真聽講,學習到課程內涵,都是教師很難把控的問題,這也不利于教學高質量開展。因此,教師要采用合理的形式,利用思維導圖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讀與寫的能力。
一、教師要立足于學生進行趣味性思維導圖教學
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之前,必須確立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有了教學目標,教師才會有更加明確的方向進行重難點的突破,幫助學生更加便捷的掌握所學內容。科學進行教學目標的規劃能夠促進教學高效性進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厘清知識之間的聯系,構建一個體系完整的結構是很重要的。因此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厘清課文之中各知識的聯系,建立知識體系,教師應該注重“以學生為本”,明確學習這一概念是針對誰而言,從中引導他們產生提升核心素養,并鼓勵其將人格塑造與所學內容進行結合。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后,學生對于秋天會有一定的了解,為了了解學生對于秋天的認知,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作文的形式出現,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教師在平日的教學過程當中,就應該加強對學生寫作素材積累的教學, 教師可以先擬定素材類別,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之后學生會帶著問題到課本單元中的課文中尋找答案,并能夠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思維導圖繪就,比如從第二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有關于秋天素材的積累。利用這樣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效的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了更多的寫作本領,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讀和寫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二、多元化形式呈現更加科學的思維導圖
隨著教育發展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改善,互聯網+的出現及應用可以更直觀,清晰的展示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網上教育等多種智慧化方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打破限制,根據學生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尋找更加科學的思維導圖進行呈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為了讓課程高效進行,學生更好地進行內容的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抓住知識主線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讓教學知識的重點得到更好的體現,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比如在《父親,樹林和鳥》后之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的大致框架幫助學生理清人物事件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更加清晰可觀的思維導圖,并進行多媒體呈現,然后教師可以布置任務,比如學生根據教師從 PPT呈現的思維導圖,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并讓學生根據啟發自己回到課文做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讀與寫能力往往能夠得到加強。
三、組織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工作
為了簡化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語文綜合水平,教師可以利用組建學習小組的方式,將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配,達成學生之間互助學習,共同提升的學習景象,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互動交流,教師要向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語文問題,使學生帶著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上冊“不懂就要問”時,老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本篇課文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么,那么這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會走進課文進行朗讀,不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課文的情境學生會帶著興趣深入理解,從而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思維導圖。最后通過調查研究學生會得出這三個答案,并將每一條進行細分。比如起因是孫中山先生上私塾,學生會再將這一類進行細分,先生只教背誦不講解,而學生只是跟著念病毒熟。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會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更深的領悟,還提高了小組合作能力。不僅如此,學生的讀與寫更得到了加強。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講內容更加繁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挖掘語文的樂趣,教師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往往忽視的學生的能力,而一味的追求結果,這不能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階段的學生特點,重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作用,多途徑呈現思維導圖,讓思維導圖充分體現教材,幫助學生在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的前提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董阿萍. 鞏固基礎提升能力構建體系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6):52-53.
[2] 黎開友. 思維導圖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科學咨詢,2020(2):166.
[3] 張瑞. 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12):44-46.
[4] 鄧應欽. 思維導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探賾[J]. 成才之路,2020(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