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摘要:數學文化是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數學方法的根本保障。教師應認識到,弘揚數學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上通過教學手段穿插入數學文化,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全面認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深入體會數學美,從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教育策略
數學文化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經過不斷的前進與努力總結出來的,它是人類思想史與數學史上的瑰寶。學習數學文化可以豐富數學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奧妙,理解數學發展歷史過程,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一、小學中的數學文化分析
老師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術性學科來應對生活中的問題,并教給學生一種數學思維,用這種數學思維來理性的認識周圍環境,認識自然與世界。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一些學校過于重視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將數學教育與數學教育目的區分開來,使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文化認識幾乎為零,在數學教育層面這并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的整體認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改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增加起數學文化部分,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數學來源與發展有所了解,對數學家撰寫的數學經典著作有所認識和體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理解,從而熱愛數學,共同探索數學發展歷史。眾所周知,數學不僅具有科學美的一面,也具有藝術美的特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數學的文化功能和人文功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使學生達到科學與人文的統一要求。
二、教學中體現數學文化的重要性
數學文化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淀,由數學家思維的創造和人類智慧的精華結合而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從文化角度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親近數學,理解數學,領略數學的魅力,認識數學價值。小學時期的數學教育是小學生邁向數學知識大門的關鍵一步,在此階段,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文化,能夠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數學文化體現在簡明的公式法和法則中,也體現在數學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中,這都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看待問題時不再單一片面。例如在學三角形運算中,就能夠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解決問題;在進行追擊問題與相遇問題課上,學生也能夠運用抽象化思維來分析問題。這些數學思維,正是數學素養的體現,也是數學文化的體現。教學中體現數學文化,能夠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上課熱情和效率也有所提高,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學中體現數學文化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踏實細致,嚴謹認真的良好習慣。此外,數學文化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在講解數學家在數學上的探索時,同學們對尋求真理的過程感同身受,對待數學研究不再不輕易放棄,更加有進取精神。
三、體現數學文化的方法策略
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主陣地在課堂,所以把握住課堂的十幾分鐘,才能做好數學文化的交流與傳承。這就要求老師要提前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將數學文化融入到教學中來。運用自己的教學知識和教學策略去掌握課堂節奏,做到將數學文化教育落到實處,不流于表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科魅力。比如在教學中可以引進數學史,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知識。例如在進行負數授課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以下生活情景:一位農民第一天賣土豆掙了50元,第二天沒有掙錢,第三天反而因為價格波動虧損60元,老師問道,“同學們,請想一想這位老伯三天的勞動是虧了還是賺了?你用什么表示虧錢呢?”同學們不禁陷入了思考接著,老師繼續引導說,“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相反意義的量這時,為了方便計算,可以用具有相反意義的數來表示,所以數學家就把負數這個概念引入到數學中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中國關于復數概念的起源呢?”這時學生都被好奇心所驅動,紛紛要求老師講一講中國負數的發展史。老師講起數學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負數概念,人們計算時用小竹棍擺出數字來進行計算,這種小竹棍也可以用骨頭和象牙來代替,在我國三國時期有一位叫做劉徽的數學家,在建立數學負數時具有重大貢獻,他首先給出了負數的定義。他曾經說過:今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就是說遇到了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要用正數和負數來區分。劉徽這位偉大的數學家還給出了正負區分的方法,老師給同學留一個小作業,課后去搜尋資料,看看古代人是怎么用正數和負數進行加減運算的?”學生們的好奇心大增,紛紛去課下查閱資料。這樣進行數學文化引入,能讓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對中國古人的思想與智慧表示敬佩。
四、結語
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文化包括數學概念,原理,方法問題的數學知識,也包括所體現出來的數學精神形態,如理性思維和嚴謹的運算法則。當然,也包括數學家在創造數學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數學思想、數學精神和數學歷史等。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靈活把握,向學生傳遞數學的深遠和奧妙,向學生展示數學文化之美。
參考文獻:
[1]孫應偉.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21(34):115-116.
[2]李文茹.淺析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價值及實踐路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