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鑫
摘要:中職語文應用文教學時,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多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體現專業特點。同時,中職語文應用文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教材,還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加強與專業的聯系,凸顯職業特色,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通過教學,讓學生能夠寫出內容具體明確、格式合乎規范、語言準確簡潔的應用文,給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繼續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語文;應用文教學;職業特色;語文素養
引言
伴隨著職業教育的騰躍式發展,“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模式和人才評價標準呼之欲出。應用文寫作因其本身特征受限而不惹人愛,這就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但中職語文這一板塊內容既與學生就業相關,又與學生的升學相連,不僅不能忽視,還更應加強教學改革,提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值,學有所用,以實用性來喚醒學生的熱愛。
一、突出實用內容,凸顯職業特色
應用文非常實用,常被用來處理現實問題,常見的應用文包括現實生活中會用到的請假條、借條、收據,工作中會用到的通知、報告、請示、計劃、總結等。中職學生即將走向社會,所以在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突出實用內容,多與學生的專業、實際相聯系,與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相銜接。同時,重視夯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增強他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能夠理論聯系實踐,進而為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合格的中職生貢獻專業力量。
教育部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中規定了中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標,其中增設了“職場應用寫作與交流”專題,要求中職學生學會寫作常用及與專業有關的應用文。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真規劃授課內容,加強對學生進行應用文寫作培訓,規范寫作形式。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實際,及時補充教材中沒有但在生活中較為常用的應用文類型。
應用文寫作的學習要服務于工作和生活,通過“職場應用寫作與交流”專題的學習,“提高學生職業道德意識,培養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實現高質量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
二、加強專業聯系,提升職業素養
在應用文寫作中存在這樣一種情況:部分文種在學生讀書階段很少用到或者完全用不到,導致學生覺得應用文寫作沒什么用處,甚至非常抗拒。但事實上,職業學校的學生除了要會寫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文,還要熟練掌握本專業未來可能涉及的應用文的寫法。因此,中職語文老師在進行應用文寫作教學時,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應用文寫作與學生所學專業的聯系。
筆者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首先必須改變傳統的應用文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明確應用文教學的目標,突出實用性,突出重難點,把應用文學習和學生的專業有機結合起來,把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技能訓練作為寫作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教學內容上最大限度地體現專業特色,這樣既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又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筆者多年來任教于物流專業和電商專業,這兩個專業都是非常實用的綜合性學科,學生未來的工作是多種多樣且復雜的,雇主需要員工具有較好的溝通和寫作水平。在語文學習尤其是應用文寫作學習中,筆者在規劃教學時注重彰顯專業特點,引導學生在提升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加強與專業相關的應用文寫作訓練。同樣的一門課,在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時要有所側重。例如,對物流專業學生加強市場調查、產品說明等實用文體的寫作培訓,對電商專業的學生則加強廣告、文案等宣傳類應用文的寫作教學。
三、立足基礎知識,夯實寫作根基
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們發現其中的字詞、標點、語句等基礎知識都存在較多問題,很多老師把這歸結為學生沒有掌握其“格式”。透過這些“格式”的表象,究其根源,其實是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欠缺,為此,在應用文教學中,不能只是一味地抓格式問題,更應該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提升基礎寫作,比如應用文寫作要注重“實”,強調實事求是,符合客觀實際;語言要清楚明白、確切無誤、簡明扼要;用詞要符合規范;過渡語“妥否,請批示!”較為固定等。
同時,還應指導學生養成讀應用文范例的習慣,在反復的朗讀中提升語感,感悟不同文種的特點。只有從本質上注重這些基礎知識,學生在應用文寫作上的錯誤才不會反復,不僅讓學生知道“怎么寫”,還應讓學生明確“為什么這樣寫”,扎實寫作根基。
四、實施比較法,加強學生理解應用能力
比較法即研究和分析兩個及其以上事物之間的共性和異性。教師可以在應用文教學中引入比較法,學生可以在對比中區分不同應用文知識,加強對它們的理解和應用。例如,教師可以將應用文語體和議論文語體進行比較分析,區分應用文語體的特征:模式性、專業性和直接性。針對應用文的不同類型也可以引入比較法,比如便條和通知,二者在內容和語體上就有異同。內容上,便條是說明性條據,是通過書面形式把臨時要告訴別人的事寫成簡便的條子;通知則是用來下達指標、傳達領導意見或約定具體問題等的一種文體。二者的共性都是傳達信息,但不同就在于通知的語體更具指令性;而格式上便條有敬語一說,通知沒有。所以在易混淆的應用文中引入比較法,也可以讓學生在對比中學會區分。
五、運用歸納概括法,強化學生寫作經驗積累
對于中職生而言,歸納概括是必備的能力。概括能力越強的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相對較為牢固。教師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基于學情,鼓勵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在自己歸納中分析各種應用文寫作的共同要領,強化寫作的經驗。例如,教師在教授新聞的應用文類型時,可以同時將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和評述新聞放在一起,讓學生通過三者差異歸納概括它們的共性特征,即內容新穎、事實準確、篇幅短小等。
結語
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僅為培養職業人才創造了重要條件,還提供了社會變遷所需的人才。抓好教學,就是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語文作為職業教育的基礎學科,起到連接各科的橋梁作用,更應當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且作為新時代教師,應該在新課標背景下大膽創新教學模式,加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及現代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彩虹.提高中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20(34):379.
[2]皮紅梅.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有效教學解析[J].語文課內外,2020.
[3]王艷.淺談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