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全雙 鄧豐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多方引導,通過技能大賽訓練,參賽培養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賽訓學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以下簡稱七一職中)是四川省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目前學校的各專業正在推廣現代學徒制。以該校的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學校結合北川地區汽車維修產業發展需要,進行了人才培養深度調研,本著以“以賽促教”、“產教融合”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政、企、校、行”四方聯動,共同推進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特色發展,形成民族地區中職學校專業發展可復制,可推廣的專業發展模式。
關鍵詞:以賽促教;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民族地區
一、實施背景
北川是全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地處秦巴山區連片貧困地區,汽車工業不發達,但是國家汽車工業發展迅速,隨著汽車行業在綿陽地區的發展。需要大量汽車專業人才,填補缺口,而北川七一職中是近年來汽車專業通過內涵發展,產教融合,師資結構優化,實訓設備的更新,為全省高職院校培養了一大批汽車專業人才。七一職中通過深度調研綿陽汽車產業發現:當地產業主要以小作坊式的傳統汽車維修和美容為主,都還沒有涉及到,或者很少涉及到新能源汽車維修與服務,讓汽車專業與地方產業深度對接,專業主任牽頭帶領專業老師到維修市場做調研,收集一手數據,成立了北川縣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以賽促教”、“產教融合”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模式推廣到全省,充分發揮學校實訓基地何不同汽車維修企業的作用,相互促進,互利共贏。實施與地方經濟相適應的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勢在必行。
二、主要做法
七一職中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結合北川、安昌地區的產業特點,與當地汽車維修、汽車美容、汽車銷售等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向新能源方向特色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學校主導、企業指導、行業督導,校企共建共享,強化推進人才培養重點任務”,形成民族地區“以賽促教”、“產教融合”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特色現代學徒制新策略。
(一)四導聯動凸顯現代學徒制新特色
現代學徒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好學生黨史教育,培育現代工匠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和多方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為目標。在民族地區,汽車工業不發達地區,學校要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給予現代學徒制的政策和要求,把“政、企、校、行”有機融合起來,形成“政府引導、學校主導、企業指導、行業督導” 的四導聯動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的現代學徒制新特色。
(二)五共協同助推現代學徒制新路徑
1.校企共建專業
一是根據產業建專業。結合綿陽地區汽車產業發展實際需要,七一職中調研當地汽車維修企業的發展和人才需求,對接產業建專業,將傳統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調整為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該專業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引導和支持,通過綜合評估,獲批四川省師范學校重點專業建設項目,并開展為期三年的重點專業示范建設。
二是根據專業建班級。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創新實施把“專業建在校中廠”。與北川三有汽修開展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班”,引企入校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安全的實習崗位。通過跟崗實訓,鍛煉學生汽車專業技能,師資互聘互用,我校教師為三有汽修廠提供新能源汽車技術培訓,提供汽車鈑金先進的設備、提供汽車涂裝環保的PPG水性漆,提供新能源汽車維修專用設備和檢測工具。這樣,校企共同培養學生,共同開展專業建設,共同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校企共用師資
該校從企業和行業聘請技能專家、高校教師、技能大師、企業技術總監、售后負責人擔任兼職教師,對師生的專業技能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同時,專業教師也利用假期到企業崗位實踐和掛職鍛煉。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引進高校汽車專業老師、企業技術總監到學校兼課,讓學生的教學內容貼近企業崗位要求,以此培養更貼近企業需要的人才。例如,該校聘請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的黃峰老師、PPG成都分公司培訓總監羅陽先生、奔騰汽車西南售后負責人、三有汽修總經理馮大林等長期擔任兼職教師,不僅把師資優勢,專業特長充分發揮,讓學生提前了解行業企業的要求讓學生通過企業的新工藝,新技術在校期間就開始學習。
三、成果成效
一是校企共同開發校本教材及課程資源。與汽車涂裝企業PPG公司共同開發了《汽車涂裝技術》、與汽車鈑金麥特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汽車鈑金技術》、與新能源汽車公司行云新能共同開發了《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并在實踐中開發微課、微視頻、微專題等課程資源上傳至學生喜歡的抖音APP。
二是在課程思政中傳承工匠精神。汽車專業的5S規范深植學生心中,讓學生學習規范的操作流程,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做一個精益求精的汽車工匠。
三是校企共同開展課題研究。七一職中充分利用專業優勢校企共同研究省級教學改革重大項目《融入羌族農耕文化的新時代中職勞動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課題,并聯合企業開展實踐研究。
總之,在民族地區實施專業發展,不但要根據地方產業發展,還要結合本校設備和師資實際,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產教融合之路。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助力鄉村振興的人才,通過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時代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下一步,將在現代學徒制與高校開展中高職銜接方面下功夫,提升人才的學歷層次、服務能力和扎根地方干事業的情懷,著力打造“高校-中職-企業”三方合力育人的專業建設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文霞,申榮衛.中職院校建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探究[J].時代汽車,2020(1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