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德光
摘?要:創新作為現代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當代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是現代化時代背景下的學生所必須要具備的一項能力素養。但是,在教育領域,創新能力的培養卻往往因為缺乏考核,導致被眾多教育工作者忽視。創新能力的教育意義和價值,并未被深入意識到。基于此,本文就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入手,結合當前的數學教學發展困局,來詳細談談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學改革,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能力;核心素養;教材內容;培養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是根據小學生的特殊特性所精心設計的,其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思維等都是在細細研究小學生的普遍特征之后所成型的。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教材編制者在編制教材的時候就已經將其融入教材之中。但是,卻又很多教師因為短期內的成績目標,限制住了教育思想的發展,而將教育目標僅僅鎖定為提升成績。對此,必須要重回教育本心,探索教育的本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與能力的綜合提升發展。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教育整體形勢仍舊十分嚴峻,尤其是考核評比等的重視程度日益攀升,社會各界各層,無論工作、學習、生活,大大小小的考核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因如此,導致在教育領域原本就十分看重的成績,仍舊熱度不減。就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分析,不難發現,很大一部分的數學教師,因為外界的壓力以及各方的限制,不得不選擇了應試教育模式,向學生強行灌輸數學知識,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固化,學習模式毫無生機。甚至,還有一部分的教師,并未意識到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等對于小學生的學習發展的重要性,仍舊固執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利用長篇大論的理論講述和海量的作業刷題訓練,來圖謀提高學生的成績。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看似直接、一擊中的,但是,卻忽略了學習發展規律,導致學生的學習基礎不牢,缺乏旁支養分輔助,數學學習進展反而受到限制。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誘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環境和氛圍,是影響小學生的重要因素,會從心理上和情緒上,對小學生的行為和動機產生影響。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要做的是借助于教材,挖掘其中的創新元素,并根據行為決定論的思想,為小學生營造出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在優良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習的欲望,獲得學習的動力,誘發學習動機,進而促使小學生的思維“活”起來,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知識點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分、秒”一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每日作息時間安排,向其他同學了解時間。還有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年、月、日”一課的時候,引導學生自主講述自己記憶里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自己的生日、自己知道的節日、爸爸媽媽的生日等等,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算一算離自己的生日還有多少天?或者,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合作討論,計算交流。或者,在教學“分數除法”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分數問題轉變為一些實際性的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就實際問題展開趣味探討……教師借助靈活多樣的教學設計,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小學生在這一氛圍中,受到影響,解題開展學習思考,促進小學生的思維活動,為小學生的創新培養奠定基礎。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對于小學生來說,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他們就會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并且樂此不疲。在教學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心理,巧妙地在數學教學中,融入趣味性元素,讓小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投入到數學學習探究中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數學思維的活躍度。要知道,創新,一定是在興趣的幾基礎之上的。沒有興趣,就沒有創新的動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的利用小學生的興趣,在教材內容中不斷挖掘,以更加精巧的課堂形式或者手段的創新設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繼而促使學生打開思維,產生學習、思考的動機,促進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其實只要教師仔細發掘,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教學元素,可以在課堂上,有效的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探索興趣。如位置探索、制作立體圖形模型、創意設計組合圖形圖案、了解神奇的數學奧秘……例如,以一年級“100以內的加法”為例,數學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一個超市購物的情境,利用多媒體和學生的文具等物品,模擬一個超市購物和售貨員的游戲,借助角色扮演活動,引導學生扮演售貨員,在計算貨物價值的時候,巧妙地將數學加減計算知識技巧融入其中,既能夠有效的促使學生掌握數學計算方法,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在游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同時,積極性也十分高昂。并且,在游戲體驗中,學生對數學計算的感知更為形象,計算原理等的理解也更為深刻,學習模式的創新,為學生的思維創新帶來了有效的培養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在游戲參與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三)注重問題的創設,為學生的創新營造良好的條件
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一些巧妙地問題涉及,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等特征,利用問題,以問題為餌,引導小學生開展數學探究學習活動。在小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中,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猜測、嘗試的過程,正是一種創新思維的體現,也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為了更好地引導小學生掌握其概念定義等,可以在課前,先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己親自制作一個模型出來。然后,在正式的相關知識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在模型上來標注出相關的概念,并跟隨教師的問題,展開思考設。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立體模型,展開立體模型與平面圖形的對比,或者,讓學生結合之前所學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來小組合作探討,思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表面積等的相關計算公式,以明確的問題,引導學生的小組討論,促使學生在高效的合作學習中,完成本節知識點的理解學習和掌握,并促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盡情發揮自己的思維優勢和特長,大膽思考,大膽創新,探索數學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點雖然看似枯燥乏味,但只要深深走進其中,就會發現其中富含奧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世界。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挖掘創新教育誘導因素,利用更具創意的創新教學,引導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世紅.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數碼設計(上), 2019, 000(012):43-44.
[2]李朝華. 小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女報:家庭素質教育, 2020(1):1.
[3]周啟榮.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20(8):1.
[4]裴對菊.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14):1.
[5]李敏. 猜想,探究,實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 安徽教育科研, 2020(10):2.
[6]孫玉華.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20,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