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作教學對于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從當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學生寫作的內容嚴重脫離實際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作文質量難以提升,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還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落實。鑒于此,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將其融入習作教學當中,爭取在改善寫作教學現狀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強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新課標指出,語文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在任何教學模塊當中,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加強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滲透,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從而強化語文教學的實效性。而習作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對習作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索,引導學生將寫作活動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使學生創作出內容豐富、情感飽滿的高質量作文。
1.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首先,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強化語文習作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豐富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能提高習作教學的實效性,這對獲得巨大的教學效益是極為有利的。一方面,生活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習作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和限制性,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多樣性的渠道獲取寫作素材,從而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另一方面,通過生活化教學,教師能夠引導學生以寫作的方式進行生活感悟,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情感表達的途徑,而且還能強化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其次,生活化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習作教學的范圍和空間,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極為有利的。[1]在生活化教學的影響下,學生的自主創作不再受到限制,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進行寫作訓練,同時還能將生活經歷與生活經驗滲透到寫作活動當中,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宣泄情感,而且還能增強寫作訓練的整體效果,進一步幫助學生創作出更多高質量的作文。
2.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
所謂生活化教學,實際上就是將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促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當中發現更多的學科知識,進一步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具體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其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為密切。眾所周知,不論何種寫作題材,其素材搜集都需要在實際生活當中進行,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習作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主動觀察生活,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以此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寫作需要。[2]例如,到春天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獨特魅力,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萬物復蘇的情境;在課余時間,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福利院和敬老院,去關注一些弱勢群體,促使學生擁有社會責任意識。這樣,學生在寫一些關于景色和助人為樂的題材時,就能夠多一些寫作素材和寫作內容。
2.2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國教育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也為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此,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與優勢,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利用網絡技術將日常生活的事物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多重觀察,撞擊學生的內心,然后在將寫作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提筆寫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寫出文章來,還能提高確保學生撰寫的文章具有真情實感,更能夠降低寫作的難度,縮短學生撰寫文章的時間。[3]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爬山虎的圖片或紀錄片,通過生動的圖片或者動態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教師再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寫一篇關于“爬山虎”的作文,角度任選,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又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何樂而不為呢?此外,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歷入手,讓學生提供一些平時拍攝的關于植物的照片或視頻,再借助微課將其展示出來,以此引發學生的生活回憶,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寫作教學的積極性。
2.3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
為了更好地實現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在社會調查完成之后才進行作文寫作。這樣的教學方式確實會花費一些時間,但是卻能夠獲得豐厚的匯報,讓學生作文的過程都有話可說。例如,在教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周邊河流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在調查之前,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都要有自己的記錄員、小記者以及統計員。經過調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匯報,有的同學說:“我們學校周邊的河流污染已經非常嚴重,很多河流的水已經開始變黑變臭”。有的同學說:“很多河流的水連牲畜都不能喝了,且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水中的魚兒越來越少,甚至有不少魚的尸體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教師可以自然而言的引出寫作范圍:寫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作文。這種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而且還能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3.結語
綜上所述,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都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提高習作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內在需要,同時也是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必然要求。鑒于此,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踐行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在習作教學中還原生活場景,并通過寫作進行生活感悟,以此滿足學生的寫作需要,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愛紅.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分析[J].華夏教師,2020,15(02):74-75.
[2]吳麗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9(04):86.
[3]莊振華.簡析小學作文課堂中踐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4(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