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燕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閱讀教學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不同階段的閱讀教學,其根本目標也是不盡相同的。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廣大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而到了高段語文教學當中,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才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必須要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來強化自身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實現閱讀教學的根本目標。本文就群文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討,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引言: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創新性的閱讀模式,對于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從本質上來說,群文閱讀是以特定的議題為核心,圍繞議題選擇相關的閱讀素材進行閱讀,從而強化閱讀內容的多樣性。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廣大教師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群文閱讀的指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爭取在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1.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重要意義
首先,群文閱讀打破了傳統閱讀模式的單一性和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的優化和創新。一方面,作為一種創新性的閱讀模式,群文閱讀本身就是對傳統閱讀模式的突破與創新,將其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助于改善當前閱讀教學質量不高的現狀。另一方面,群文閱讀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具多樣性,只有將其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才能促進閱讀教學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1]其次,群文閱讀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有助于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相較于傳統的閱讀模式,群文閱讀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多樣性的閱讀主題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此外,群文閱讀還能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閱讀內容,在開闊學生閱讀思維的同時,也能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2.群文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1以內容為主題的群文閱讀
文章內容是文章豐富內涵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體現,對于文章內容的分析和研究是學生語文閱讀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如何讀文章,從內容中吸取經驗和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方法來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課堂上以文章內容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活動,以此來對學生的內容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2]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這一課時,我們就可以以“自然描寫與人情感表達”為主題進行群文閱讀。首先,我們讓學生以《山中訪友》這篇文章為基礎,說一下通過文章內容的閱讀自己有什么體會和收獲;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在課下找一些自己認為與課文內容相似的文章來進行閱讀,比如豐子愷《梧桐樹》、朱自清的《春》等;接著分析一下自己找的文章和課文在內容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其中的不同之處在整篇文章的結構中又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最后,我們在課堂上對學生所找的文章和對課文的理解進行一些分析和說明,對閱讀的開展提出建議,并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流。
2.2以寫作手法為主題的群文閱讀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我們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在這個階段,為了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學生需要積累較多的基礎知識。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就可以從學生本身的需求出發,以“文章的寫作手法”為主題來進行群文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和技能。[3]例如,《草蟲的村落》這篇文章大量地運用了擬人化的描寫,以突出自然的繁華和奇妙。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以此來開展群文閱讀。首先,我們讓學生閱讀一下課文,找到相關的擬人寫法段落,并從中分析一下這種寫法對文章的作用,然后讓學生去課下尋找一些有關于擬人寫法的文章或者段落,并與文章的擬人寫法進行對比分析,說一下為什么同一種寫作手法在不同的文章中能夠表達出不同的含義,甚至可能截然相反,這種寫法的前提依據是什么。接著讓學生將自己對擬人寫作手法的理解進行整理,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最后,我們要對學生的想法和思路進行總結和引導,并進行全面有效的剖析。
2.3以情感表達為主題的群文閱讀
在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情感和思想的剖析是閱讀的靈魂。文章寫作的初衷就是對自身情感的表達,沒有思想和情感的文章無論用詞和結構多么華美,都不能讓人產生閱讀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情感剖析和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教學中的重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以“情感表達”為主題來進行群文閱讀,以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我們就可以從文章的情感中心出發,以“愛國”為主題開展一個群文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愛國精神的本質內涵,從而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找一些具有愛國色彩的文章進行閱讀,并讓學生思考這些文章的共同點是什么,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異同,哪種表現手法更加能夠觸動人心等等。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清晰地認識到愛國精神的本質內涵,最終能夠深化學生對課內文章的認知和理解。
3.結語
綜上所述,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引入群文閱讀都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優勢,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為學生確定閱讀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閱讀主題最大限度的整合閱讀資料,以群文閱讀的方式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和情感體驗,同時為學生提供閱讀寫作一體化訓練的機會,這樣才能將群文閱讀的有效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齊舉貴.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2021,14(02):112-113.
[2]王勝英.基于群文閱讀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教學探討,2021,8(12):257-258.
[3]吳祖明.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9,9(1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