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是基于圖文并重原則,利用層級圖表現各級主題,為主題關鍵詞,顏色和圖像等內容建立記憶連接,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合理應用思維導圖,能夠確保更為高效的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教學內容,強化語文教學質量,使現代教育得到更大的發展。本文首先分析小學語文教師應用思維導圖的重要價值及其應用原則,然后綜合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希望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更為高效的應用思維導圖,提升教學質量,確保能夠有效落實現代素質教育。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語文 教學應用
1 引言
在小學階段實施語文課程教學時,思維導圖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語文教師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思維導圖,確保能夠實現整體教學過程的合理優化,進而保障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中具有更高的能動性,進而保障可以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為現代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為了確保語文教師能夠對思維導圖進行更為高效的應用,特此實施本次研究。
2 思維導圖
2.1 特點
其一為放射性,一般情況下,思維導圖結構整體像一棵大樹,從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同時,其結構分布和神經元組織極其相似,通常是以一個中心詞或關鍵詞開始,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可以使思維逐級發散,從而實現脈絡圖形的有效形成。其二為個性化,思維導圖的個人色彩極其強烈,思維發散的本質是個人思維發散,在腦海中進行思維導圖的編制,需要通過符號文字,圖形,色彩等形式表現個人認知意識和思維具有較高的獨特性,可以對創作者思想進行更為充分的體現。其三為多元化,對于思維導圖而言,多元化需要對其特點進行突出強調,創作者需要基于個人思維意圖,自由組合不同顏色的線條,符號,文字,圖形,確保能夠更為直觀的表現思維的深入和逐級延伸。其四為直觀形象性,從認知心理學分析,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可以在創作者思維中穿插各種線條,文字,圖片等元素,使其復雜思維逐步實現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與可視化,進而對其進行更為直觀的呈現,使學生對其加強記憶。其五為立體關聯性。通過分析思維導圖結構可以發現,思維導圖不同枝葉之間的聯系極其密切,與此同時,思維導圖的主干關鍵詞,中心詞和各分支的聯系極其密切,同時,該種關聯具有較高的生動性,清晰性,緊密性和立體性。教師在具體運用思維導圖時,需要從立體角度展開分析,對傳統二維思維進行有效拓展和延伸,從而實現知識網絡體系的有效形成。
2.2 應用價值
首先,小學生的思維普遍為形象思維,很難理解或整體把握具有較強概念性和抽象性的閱讀材料和課文,此時,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能夠可視化呈現相關知識,通過有效連接相關符號,線條和圖形,可以利用結構圖更為清晰的表達知識結構,所以,利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課文的層次和主要結構,引導學生對文章重點,段落和結構進行整體分析,保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更高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使學生對其相關概念具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進而強化學生數學思維。
其次,教師在將一堂課教學結束之后,需要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確保能夠全面歸納教學重點,并對其所學知識要點進行總結整理,科學梳理文本整體思路,保障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的了解課堂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創造良好條件,與此同時,可以使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為整體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創建良好條件。
3 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原則
3.1 轉變師生角色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高度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確保能夠對其師生角色進行科學轉變,使教師逐步轉變為教學的陪伴者和引導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應用思維導圖時,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繪圖,保障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中具有更高的能動性,同時,還可以保障學生具有更大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自主繪圖,此時,需要有效結合小組合作繪制和個人繪制。教師在具體進行教育工作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導圖繪制大賽,此時,學生可以更為高效的參與學習,強化學習興趣,進一步保障學生主體地位。
3.2 增加使用頻率
教師在進行教育工作時,需要向學生示范導圖繪制技巧,此時,必須有效結合教師師范和學生演練,同時,教師還可以錄制示范過程,并將錄制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印圖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對其導圖功能具有充分的了解。隨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相關練習和應用,引導學生針對課堂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合理繪圖。例如,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繪制預習圖,同時,在課堂上還需要合作完成練習圖,并在課后獨立完善復習圖,確保能夠實現使用頻率的有效增加,同時,還可以對其應用技巧進行科學鍛煉[1]。
3.3 培養閱讀習慣
語文教師在具體實施閱讀教學時,需要科學開發思維導圖,確保能夠對其進行更為高效的應用,強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進而保證能夠實現學生導圖思維的有效形成。此時,教師需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首先,需要使其閱讀內容由簡到難,確保能夠對學生閱讀反思習慣進行科學培養,進而保證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對其思維導圖進行科學修改與完善。其次,教師在課堂上,還要進行導圖基本布局的科學示范,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合理繪制。
4 小學語文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
4.1 識字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識字教學是其課堂教學的基礎內容和重點內容,與此同時,小學階段具有非常大的識字量,在以往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2]。教師普遍是以生字的結構或偏旁入手開展教學工作,而在鞏固和復習生字時,教師普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反復抄襲,該種教學方式具有較高的單調性和乏味性,長期使用會使學生對識字喪失興趣,甚至會使其產生一定的厭倦情緒和抵觸情緒,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而基于思維導圖開展識字教學,不僅能夠使傳統教學的單調性和互動性得到有效避免,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對識字學習產生更高的興趣,進而保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強化學生形象記憶,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并對課堂內容進行有效鞏固。例如,在實施《淚》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提示出“淚”字的結構,將該字和眼睛與水聯系起來,使學生對“淚”字具有更為直觀的認知,強化學生記憶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更為高效地參與學習。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進行識字教學時,通過最新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應用,可以保障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效果,保證學生能夠正確辨別漢字,進而保障學生對漢字具有更為全面的認知,為學生下一步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4.2 詞匯教學
在語文教學時,通過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更高的興趣。教師在對思維導圖進行具體應用時,需要引導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分散,實現學生邏輯思維的科學培養。在具體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詞匯教學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項組成,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落實詞匯教學時,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保障學生具有更高語文素養,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保證學生能夠積累更為豐富的詞匯量,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寫作,學習和閱讀學習創建良好的條件。例如,在進行《驚弓之鳥》的相關內容教學時,為了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學習興趣對有效增強,教師需要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在具體實施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課文詞匯進行深入學習,然后結合詞匯教學,確保學生能夠發揮更大的想象,主動繪制思維導圖,結合害怕,驚嚇,人,弓箭,鳥等詞匯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利用不同顏色線段對其進行有效連接,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詞匯產生更為全面的認識。總之,語文教師在實施詞匯教學時,通過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針對詞匯展開聯想,使學生對詞匯的引申含義具有充分了解,強化學生想象能力,為學生學習創建良好的條件,保障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以不斷提升語文成績,對現代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創造良好條件。
4.3 閱讀教學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閱讀教學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以往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是引導學生梳理文章思路,并對文章寫作手法進行歸納總結,確保能夠充分了解文章整體內容,深入分析文章主旨和文章主題。科學應用該種學習方法,會使學生思維出現一定的線性化,而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普遍為形象思維,線性思維方式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應用該種思維方式學習語文知識,會對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此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閱讀教學,使學生對其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強化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激發。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語文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耐心,強化教育引導,使學生能夠對思維導圖進行更為高效的應用,進而保障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大的幫助。例如,在進行觀潮一課教學時,本文主要講述觀潮盛況,教師可以以“觀潮”為中心詞進行二級標題的科學設計,將全文進一步劃分為觀前,觀時,觀后,引導學生繪制不同階段錢塘江的具體景象和和觀察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最后,對作者整體感受進行全面總結[3]。在具體進行思維導圖的構筑和完善時,可以使學生更為充分的感知潮水變化,進而感受潮水的壯觀,實現學生語言感受能力和想象力的有效增強。通過該種方式,不僅能夠確保高度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實現情感教學目標。所以,教師需要科學應用思維導圖,確保能夠使其發散性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引導學生共同制作和完善思維導圖,進而提升學生能動性,在制作完導圖之后,教師還需要講解思維導圖,從關鍵詞出發,然后對其進行一級分支的科學拓展,并對其進行深入講解,隨后,教師還需要激勵學生積極發言,同時,還需要保證邏輯關系和知識點的準確性,確保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具有更為深入的認知,進而保證學生可以更為高效的參與課堂學習,進而使其對相關內容具有更為深入的理解,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4.4 寫作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育工作時,寫作教學是其課堂教學的難點內容和重點內容,而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和畏難情緒,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想象能力缺乏。而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實現學生作文效率的有效提升,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習作活動, 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綜合分析,進而保證能夠合理開發學生的發展潛能,對其進行知識框架的合理構建。小學語文教師在對思維導圖進行具體應用時,需要針對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思維導圖的合理繪制。科學應用思維導圖訓練可以強化學生表達能力,實現學生寫作素材的合理豐富,進而保障學生具有更高的寫作能力。學生在具體參與課堂學習時,思維導圖能夠使其更為深刻的理解文章結構,在學生具有豐富的寫作素材之后,思維導圖本科學應用可以使學生更為清晰的認知素材內容,結合思維導圖分析文章中的關鍵詞,合理確定文章結構。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可以幫助學生繪畫習作結構,引導學生利用碘裝分解整理思路,使其人物形象具有更高的趣味性,進而保障學生具有更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效聯系寫作素材,使學生具有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當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時,利用關鍵詞填補空白內容,可以實現學生習作內容的合理增加,確保學生具有明確的寫作中心。
4.5 復習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復習和鞏固語文知識,在復習鞏固語文知識時,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性歸納相關主題,并對其進行全面整理,確保學生能夠更為深入的理解相關知識,使學生對其具有更為深刻的記憶。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鞏固時,可以使學生有效的記錄和標注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而保證學生在學習和記憶相關知識方面具有更高的針對性,使其能夠更為充分地掌握語文知識[4]。例如,語文教師在開展將相和一課教學時,在課堂復習鞏固環節,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相關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分析文章內容,與此融入,教師需要強化課堂教育引導,例如:文章主要表達了幾個故事。公管該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和復習,同時。還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保證學生進行有效復習,長此以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考試成績。
5 結語
在具體實施語文課程教學,小學教師通過在識字教學,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和復習教學等方面,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學生對其學習過程進行科學梳理,保證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的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推進現代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佳佳.廣則博,深則慧——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好家長,2019,000(059):P.144-144.
[2] 張燕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方法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0,000(002):P.1-2.
[3] 李青.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3):685-686.
[4] 劉春曉.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神州(上旬刊),2020,000(003):204.
作者簡介:
岳永飛:(1962.09—),男,漢族,甘肅民樂人,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