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產業結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在諸多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許多企業也陸續出現了營運資金管理效率不高的問題。良好的營運資金管理關系著企業資金周轉效率,以及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時影響企業盈利情況。由此,本文從高新技術企業的特性、營運資金管理特點入手,從四個方面分析成熟穩定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在營運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影響因素。重點關注企業優化營運資金管理的策略,借此協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長遠穩定發展。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資金管理
高新技術產業,是當下世界經濟形勢中,具有較大競爭優勢的核心產業。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地,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均受到密切關注。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時間較短,且技術資金消耗較大,因此許多企業受到資金規模的限制。資金不充足,已然成為影響諸多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提升企業營運資金管理質量,保證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期間的資金供給,是高新技術企業需要關注的管理重點。處在成熟穩定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多方面分析影響營運資金管理的因素,不斷優化營運資金管理模式,從而最大化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保證資源配置,使企業處于持續、高速、健康的發展狀態。
一、高新技術企業概述
(一)高新技術企業界定
目前我國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認定,是通過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企業所從事的產業,屬于該技術領域范圍內,且在此基礎上持續進行研究開發和技術成果轉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開展經營活動,則可界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二)高新技術企業特征
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征可總結為以下四點:一是高投入。相較于一般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本更高,企業無論是在技術研發方面,還是在生產經營方面,都需要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來維持企業的生存、推動企業的發展;二是發展快。科學技術是國家發展的依托與基石。因此,我國政府在高新技術產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給予了很大的政策優惠。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同時,由于高新技術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創新性,因此企業發展不易受到傳統行業發展規律的制約。許多企業在技術成型后,即可快速占領市場,在短期內即可獲得凈利潤的快速增長,實現快速的發展;三是高風險。快速的發展,導致高新技術企業面臨著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所對應的市場體系尚不成熟,市場是否能夠接受企業的技術、服務或產品,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較高的投入也意味著企業需要實現規模與效益的平衡、保證投入與產出的匹配,而一旦經營效益無法保證,高投入必將影響企業資金鏈的穩定,給企業經營帶來較大的風險隱患;四是高收益。高新技術企業運用創新技術實現快速發展,在面臨較高風險概率的同時,同樣具備較高的收益率。
(三)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特點
其一,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面臨的資金籌集難度更高。高新企業經營風險更大、企業資金投入更高,因此融資不暢、融資難度較高,是高新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投資方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關注度較高,對企業融資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另一方面,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企業,難以提供符合貸款抵押標準的擔保物,進一步增加了企業資金的籌集難度。
其二,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需要考慮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企業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營運資金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僅在各個階段企業面臨的資金風險不同,同時企業在不同階段影響營運資金管理的因素也不同。高新技術企業在營運資金管理方面,需要根據不同的成長階段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二、分析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必要性
分析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對于企業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從資金使用的角度來看。營運資金管理工作既包含了資金配置計劃,同時也包含了資金分配方案。因此,分析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是優化資金管理模式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企業更高效的管理資金、保障經濟效益。其次,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營運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管理過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財務數據分析。借此,財務管理者能夠更加明確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提升資金配置的科學性,有效減少資金浪費。最后,分析營運資金管理是優化企業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針對目前營運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運用更加科學的管理技術與方法,能夠對企業資金進行全面的監管、強化對資金鏈的監控,促使企業營運資金發揮更高的效用,提高企業整體收益。
三、成熟穩定階段高新技術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影響因素
(一)銀行方面
高新技術企業所處的市場經濟環境較為復雜,因此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涉及的現金流量難以準確的預測,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帶來了更大的資金風險。銀行在選擇企業合作時,其關注點更加集中于企業資金的安全性。因此盡管高新技術企業自身業務具有較高的收益性,但與銀行之間的合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礙。銀行與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融資關系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成熟穩定階段的企業,需要借助科學的負債管理,消除銀行方面給營運資金帶來的影響。
(二)資產抵押方面
高新技術企業調整營運資金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利用資產進行抵押、申請抵押貸款。在資產抵押方面,資產的流動性,會對貸款比例造成較大影響。如果企業提供的抵押資產具有一個可行的二級市場,那么企業更容易尋找到合作方,為企業提供貸款,并且保證貸款比例。高新技術企業,其核心的生產力是技術、科研成果等。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難度較大,難以確定是否可以保值增值。這就給高新技術企業資產抵押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成熟穩定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盡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生產規模,但是與一般企業相比,有形資產的占比較小[1]。這種資產結構特點,導致企業可提供的抵押資產較少,制約了企業營運資金的獲取,增加了企業營運資金的管理難度。
(三)股票和債權融資方面
股票和債權融資,均是企業獲取外部資金的融資渠道。處于成熟穩定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了穩定企業經營,需要保持一定的營運資金水平。因此,對短期債權的依賴度是較高的。目前高新技術企業所采用的債權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商業銀行貸款、商業票據融資、政府擔保貸款、貼息貸款、發行債券等。債權融資關系著企業的負債規模,負債的增加,會影響企業資金鏈的穩定性,增加企業經營風險。
發行股票,是企業進入成熟穩定階段,可實施的融資方式之一。此時企業的主導產品已經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達到一定的市場占有率,經營業績也處于平穩上升的階段,企業發行股票的條件逐步趨于成熟。股票融資方式彌補了債權融資的局限性。能夠實現長短期融資方式的結合。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說,這是投入資本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成熟期的企業可借助這一方式調整自身資本結構,獲取企業的最大利益。
(四)供應鏈方面
成熟穩定期的高新技術企業與上下游供應商的合作力度,會對企業營運資金造成較大的影響。這是由于高新技術產業市場環境變化較快,穩定的供應鏈為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環境變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企業可以通過強化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運用賒購策略、規范賒銷流程,來降低自身的營運資金水平,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五)民營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特殊困難
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在獲取國家資金支持、股權融資獲取(特別是非上市企業)、銀行貸款支持等方面,事實上都存在著兩種待遇的現實。投資人,特別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為民營高新技術融資時設置了多于、難于國企的有形及無形的門檻。
四、轉變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優化策略
(一)優化企業內部資金結構
成熟穩定期的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容易受到銀行方面、資產抵押方面的影響。在選取債權融資策略時,容易過度依賴銀行信貸等短期債權融資方式。這種情況下,企業的資金結構較為單一,無法保證資金結構的穩定性。因此,高新技術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產業特點,創新營運資金管理模式,全面優化企業資金結構。
一是企業要建立一個適合企業發展的資金結構框架。不僅要明確企業營運資金的來源,同時要確定資金的使用方式、分配策略,全面提高企業營運資金的利用率。二是要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自身運營方向,科學制定生產經營計劃。要避免通過過度賒銷的方式擴大經營規模。同時要注意企業總體的現金周轉,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特別是短期償債能力。三是要關注中長期信貸,避免企業過度依賴短期借款。企業過度依賴短期借款,會導致債務內部結構失衡。企業要重塑、優化與銀行的合作體系,更加重視中長期的債務融資模式。四是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要進一步重視技術創新,通過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增強資金運營的能力。
(二)完善營運資金管理制度
高新技術企業在進入成熟穩定階段后,要進一步完善營運資金的管理制度。首先,在運營資金應用方面,企業要按照各業務單元建立完善的資金運用體系。確立資金使用的優先次序,同時嚴格的規定資金使用額度。通過嚴格的制度,保證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按需分配,避免不合理的資金支出,減少企業成本。其次,在資金配置方面,高新技術產業可按照業務流程,將營運資金劃分為生產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和非生產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兩個部分。針對生產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的管理,重點關注營銷環節、生產環節以及采購環節的營運資金[2]。充分關注各個環節的資源情況,嚴格監督各環節的營運資金周轉。此外,要重視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過程,就是強化運營資金管理的過程。高新技術企業要完善成本控制制度,選擇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
(三)打造跨平臺資金管理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運營資金管理,需進一步配合多樣化的技術手段,實現高效率的資金數據處理,全面提升企業的運營資金管理水平。高新技術企業要借助自身技術優勢打造跨平臺資金管理模式。一是加強風險數據的收集,強化對各類問題和風險因素的判斷。通過信息化平臺,全面的搜集企業資金管理數據,針對其中的異常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其中的風險因素,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完善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3]。二是建立數據的共享及反饋機制。通過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協調溝通機制。例如當企業流動資金需求量增大時,營運資金管理人員將異常的數據信息反饋至企業管理層,并同步分析流動資金需求量增大的原因,甄別目前企業營運資金流動存在的問題。企業管理層根據反饋的信息,快速的采取應對策略,制定更加完善的運營資金管理方案。
(四)強化供應鏈的管理
強化供應鏈的管理,一方面能夠使企業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關系更為密切。通過規模化采購或賒購的方式,獲得更大的優惠、降低自身資金成本、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另一方面,強化供應鏈的管理也能夠使企業減少對短期借款的依賴性,進一步優化對營運資金的管理。首先,企業要完善前期供應商的評估。企業通過前期考察、建立供應商數據庫、分析供應商供貨能力、合作誠意等方式,精選多個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4]。其次,企業要從信任維護的角度出發,科學的分析供應商對企業的期望要求,建立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促使雙方相互協作、形成穩定的價值鏈。例如,統一雙方的物料標準及要求、準備充足的交付及運輸周期、按時交付、及時付款。通過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使購銷環節的資金管理更為穩定,增強雙方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
(五)加大流動資產與負債的管理力度
高新技術企業要加大流動資產的管理力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以及其他流動資產等。其中,應收賬款及存貨是對企業流動資金影響最大的兩個部分。針對存貨部分,企業要以產定購、以銷定產,減少無效或低效的資源浪費,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控制成本。針對應收賬款部分,企業要加強與顧客的聯系,提升服務意識,同時制定嚴格的賒銷政策,壓縮應收賬款規模,提高應收賬款的周轉率。
流動負債增加,意味著企業采用了大量的短期籌資模式籌集營運資金。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但是也增加了資金風險。因此,企業要對營運資金的分配有宏觀的把控,合理的選擇籌資模式。要盡可能縮短短期債務的占用時間,最大化的保證資金流動速率。同時要切實的掌控借款貸款的各個流程。通過嚴格的審核制度,控制流動負債規模的增加[5]。
(六)重視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高新技術企業要重視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針對資金的合理利用程度,以及資金的收益性進行評估,強化對企業營運資金的統籌安排、提升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針對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這兩個關鍵性的要素,選取與其相關的會計科目,通過對會計科目數據的橫縱向對比,評估營運資金的管理績效。例如對存貨橫縱向數據對比,計算存貨周轉率;對應收賬款、應付賬款橫縱向數據對比,計算應收及應付賬款周轉率等[6]。二是將營運資金按照資金應用渠道,劃分為生產經營活動以及非生產經營活動兩個部分,關注生產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的管理效益,從而評估營運資金的管理績效水平。
五、結束語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收益、高投入、發展快的特點。銀行、資產抵押、股票債券,以及供應鏈等方面,都會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更是面臨著融資的特殊困難。鑒于此,企業要根據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發展階段,關注營運資金管理的影響因素,制定科學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通過優化內部資金結構、完善管理制度、打造跨平臺管理模式、強化供應鏈管理、加大流動資產與負債的管理力度,以及重視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解決自身發展過程中的營運資金管理問題,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焦云.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19 (02): 141+143.
[2]梁海泳.關于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 (13): 24+27.
[3]肖崢琳.高新技術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市場,2019 (26): 87-88.
[4]李佩,張精.基于要素分析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以G公司為例[J].上海商業,2020 (08): 4.
[5]何心語.基于渠道的營運資金管理分析——以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 (03): 2.
[6]劉曦.新形勢下企業強化營運資金管理的思考[J].納稅,2020 (01): 1.
作者簡介:牛有山(1971,11—),男,漢族,寧夏鹽池人,碩士,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高新技術企業營運資金管理。
3671500338222